今年的房地产就是2015年的翻版

2022年的房地产,和2015年极其相似。2015年也是这样,房贷利率下降,全国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城市陆续放松限购限贷等等限制政策,每隔几天就能看到政策又放松的消息。

这就是房地产,这就是夜壶,尿急的时候马上拿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搁到一边去。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去年还在严厉调控,今年又要大放松呢?

第一,大的宏观环境比想象得更差,疫情的严重程度也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今年整体的宏观经济比去年要难好几倍。

很多企业现金流能扛一年两年,但是要扛三年甚至更久,就会很难受了,肯定是要断流的。

各行各业都在熬,都在扛,很多家庭甚至还不起房贷了,法拍房也在增加,保经济增长变成了重中之重。

而保增长今年只能靠投资,投资主要是基建和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很敏感,所以一开始拿出来的并不是房地产,而是大基建。

但是大基建需要发债借钱,从一季度的实际落地情况看,还是没有那么快,钱没有到位。

但是房地产一直以来就很好用,所以也不得不先拿出来用一用。这就是当下整个宏观的底层逻辑。

第二点,地方财政比想象的要更难了。现在各地都依赖土地收入来支撑财政,土地的收入平均要占到50%以上,部分小城市甚至能达到80%以上。

疫情以来,大量企业非常困难,税收越来越少,让各地更加依赖土地出让。但是去年以来土地根本就卖不掉,财政收入锐减。

同时今年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各个地方都在给企业和家庭减税,减税的后果是地方更加没钱了,但是该花钱的地方不但没有变少,反而增多了。

抗疫要钱,大量的防疫工作人员要领工资,大撒消费券也要钱,几千万几个亿的消费券都是实打实的要从财政里出的。这些支出在正常时期是根本没有的。

花钱的地方多,土地拍不出去,没有钱进账,各地方的难受程度可想而知。地方如果再不拉动房地产,恐怕就要停摆破产了,公务员工资都没有着落。这就是房地产最特别的地方。

房地产深度联动着中国的两大核心:

一是土地,土地财政占了总财政的30%以上;

其二是金融,房地产是一种信贷抵押品,其贷款占了商业银行信贷的30%,这决定了房地产是超过A股最大的实体资本市场。

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像房地产这样直接而且有效地给财政、金融和实体带来直接的帮助,这就是现阶段中国经济依旧非常需要房地产的根本原因。

不想用,但是不得不用,无奈而又现实【王永山财富自由俱乐部精英实操群】群友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抵押品   房地产   基建   疫情   翻版   实体   去年   财政   土地   地方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