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曾风光无限的王石,在晚年黯然退出?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深析

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现在是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那么为何昔日里风光无限的王石,在他晚年的时间里,会突然离开呢,这背后有很多的原因值得我们去剖析。

王石作为万科集团的创始人,默默无闻地打拼了十几年,从一个小公司变成了行业里的巨头产业,并且还成为了一个上市公司,可是原本以为,王石成功以后可以变得轻松自在一些,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为何会在风光的时候被资本圈“逐出门外”。


最开始的时候,王石并不了解公司的股权框架,他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如何快速地给公司招商引资上,他为了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所以必定会采取一些稍微偏激一些的方法,例如他采用了“同股同权”的招商方式,这个方法虽然可以快速给公司招揽到大量资金,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但是这必定也会让其他资本家发现其中的漏洞,从而为自己的后路埋下了一个漏洞。

例如在15年的时候,当时的万科处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佼佼者,所以当时的王石根本看不上任何人,可是随着万科被其他资本逐渐入股后,他手上的股份已经被侵占的差不多了,最终被姚振华以500个亿撬动了王石的60个亿,并且直接控制了王石所拥有的的控制权,导致王石最终的下场只能是默默离开。接下来,来分析一下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顶层架构不完善

首先第一个致命的应该是王石前期并没有完善公司的顶层框架结构,致使很多人钻了漏洞,最终导致自己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二、采取同股同权的方式

万科采取的是同股同权的股份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形成一个致命的伤害,毕竟公司只要在发展,就会吸引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股份、不同的资本注入进来,当数量达到一定的限制之后,必定会对公司造成巨大的威胁。如果前期没有用书面上的合同作为证明,那领头人的股份权就一定会被掏空。


三、过于相信人心

过于相信人,这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应该是存在的一个通病,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谁谁又开公司了,某个人又要创业了,但是其中有好多人都是合伙开工资,但是商场如战场,如果在最初没用书面合同进行约束的话,等到后期公司真正发展起来后会有很多算不清、道不明的帐。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居安思危的心态,不可以过于相信别人。

那么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如何更好地把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签署相关协议

上面分析了原因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出现问题的原因最主要还是没有制定一些明文规定来进行约束,才会导致后面那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所以,当创业时,无论关系有多么好,都一定要制定明确的合同。

二、完善股份的激励机制


完善股份激励机制,首先可以保证公司内部员工的忠诚度,让她们没有二心,这一点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么做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才的入驻,其次的话它可以完善公司内部的管理模式,做到统筹兼顾,并进一步的推动公司的发展。毕竟一个公司只靠老板往前冲是远远不行的,它需要靠企业内部每一位员工的努力

一位从业十五年的资深人力资源,由小白到总监,每日分享职场干货知识,关注加评论,每日领取当天干货知识课件,您也可私信说出您的问题,共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原因   干货   激励机制   控制权   晚年   黯然   漏洞   资本   合同   股份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