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桃花扇惹怒康熙,差点被诛九族,幸因自己姓孔得保全家

过去封建王朝中,一代又一代的君王统治人民,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会学习一套学术理论让人民信任自己,而这套理论就是儒家思想,清朝的康熙帝也是如此,他认为想要统治汉族便要在思想上与他们同步,所以他就学习儒家思想并且大力推广,还亲自到孔子墓地上祭拜。

▲孔尚任画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而孔子的后代到了清朝,有名后人叫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贞璠之子,为孔子世家六十户中的官庄户。孔尚任早年考取秀才,后来避乱随父在曲阜北石门山中读书。

孔尚任一开始只是个小官,后因康熙要招揽孔子后人来弘扬儒家思想,孔尚任爬到了国子监。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孔尚任,随工部侍郎淮阳,疏浚黄河入海口,两年间他结识了一些明代遗民,到扬州参拜史可法衣冠冢,到金陵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拜明孝陵,到栖霞山白云庵拜访道士张瑶星,了解许多晚明南明的情况,为他后来的作品《桃花扇》搜集了许多素材。

孔尚任从小官变大官,心态也变得自傲起来,但是国子监做了十多年,没有再被提拔,他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满是埋怨,还写了一本桃花扇讨论国家兴亡。

▲孔尚任《桃花扇》。(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桃花扇故事中,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字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剧。

孔尚任在《桃花扇》剧本中,揭露了晚明党争状况以及南明王朝权力核心的腐朽,也褒扬忠君思想,表扬了史可法等明朝忠臣,讽刺了投降清朝的叛将,尤其在最后一出一个魏国公徐达后人的皂隶角色,在〈馀韵〉说出:“开国元勋留狗尾,换朝元老缩龟头”的词,暗讽明朝显贵降清剃发留辫和帽子服饰。

康熙皇帝专门派内侍向孔尚任索要剧本,但因为康熙自己好不容易做了这么多去淡化满族和汉族的差别,现在出了桃花扇,讨论一番国家兴亡,分明与康熙作对,康熙本要诛其九族,但是看到作者是孔家人,还是自己提拔的官,思前想后决定,此人不能杀,杀了会有大麻烦,免去官职罢了,就这样,孔尚任成为一介平民。

据《洪升年谱》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载:

“六月孔尚任《桃花扇》成,遂盛行于世。秋,康熙索《桃花扇》观之,其后孔尚任罢官,世多疑其系以《桃花扇》贾祸。”。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孔尚任被罢官后,回到家乡石门山隐居,六、七年后,孔尚任得到天津诗人佟(字蔗村)的帮助,《桃花扇》才得以刻板刊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正月十五日逝于曲阜家中,年七十一。

参考资料:《洪升年谱》《桃花扇与传统文化二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国子监   康熙   曲阜   汉族   孔子   明朝   年谱   桃花扇   词条   清朝   全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