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留给的大洋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当我们谈起大洋,人们心里可能想的更多的是一种时代记忆,是对这种古董传承价值的思索,今天,很多人家里或多或少依旧还有这一元素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历史价值的灵魂不息,这里面融入的血汗正是祖宗、亲人亲情、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无限延续,而被一辈辈后人们视若珍宝,永远代代相传在路上,长相守望传递着血脉相连的不舍情结。

祖传银币

过去很长时间内,人们一提起陕北人方言所说的响洋,很快就有不少网友说那是鹰洋、大洋、袁大头、孙小头等,但各种叫法还是有所区别,我查阅到的响洋,最早铸造于清廷造币厂,首次发行于清末宣统元年,上印蟠龙,亦叫龙洋。进入民国前期,国家实行银本位货币制度,普遍铸印壹圆,重七钱二分,含纯银八成九,即六钱四分八厘,(23.9024808克),这期间,因时局不稳先后发行了两个大小略微不同的款式。这就是历史上壹圆孙中山小头和袁世凯大头币的全国通用币,是为国币。

在那个兵荒马乱和饥荒的年代,这种币制无疑是天下最珍贵的东西,给普通人以温饱而辛勤劳作,给上流社会人们出行交易以带来底气和硬气。仔细观察那些生意场上的商人走贩都是带着沉重的银袋,严严实实的包裹着,甩出来都是铛铛的响声,更有生意人、通商口岸还能见到麻袋装裹的繁华交易场面,一些富商在骡马牲畜市场更是出手阔绰,盘龙和拄拐的大洋在民间更是一骑绝尘,大户财主人家一瓮、一麻袋、甚至数十罐大洋的传说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确实对当时财富积累、经济发展互流互通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引领时代潮流

古往今来,做生意也是为了谋生,在生意场上,有的商人得出了分辨真假的技巧,敲击、对准口角哨吹,更有甚者蹬在麻布鞋底搓搓,用耳顿听它发出的音频高低和声音柔和绵长还是尖细,有些就通过细致入微观察纹路,推敲铸造工艺技术有没有瑕疵。这些动作和时代烙印对真假银币的鉴定起到了更为直接明了的作用,使那个年代这种大宗货币交易成为真正的主流形式无可撼动、空前绝后形成了整个风潮下人们对财富的看重,所以,我们所讲到的一些富人、家底儿好的大户人家正是在那个时候通过不同的经营之道和货币政策识别能力,积累下了供予后人成长、生活、珍藏传代的大量金银财宝,可以用四个字“腰缠万贯”来形容都一点不失为过,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财富的象征。

然而,天道有数岁月轮回,一朝天子一朝臣嘛。随着当年囯民政府的撤退,金圆券、银圆券分文不值废除后的大震荡,货币政策也经历了数次改版发行,最终到新人民币的广泛流通上市,使的这种币制在市场调控主导形势下也很快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默默记录着过往云烟里无数尘封的往事。

永作传家之宝

那么,新时代的今天,人们精神和物质条件普遍不再匮乏,对于有些会经营善于理财的家庭,一部分看重门弟、感性的亲人对于大洋还是有着爱不释手的情结,但这并不是说对大洋折合下的今日市场价格走势的看涨有多迷恋,而是把它当作了传家的无价之宝留给了儿孙,在重要的节日、特殊的时刻当作贵重礼物送给亲人永作纪念,告诫后人们承前启后,珍惜亲情,珍爱生活。

我觉得这就是父母把仅有的一部分银洋留给我们带来的价值之一。所以,让我们一起记忆这些传递爱心的瞬间,记住祖先艰苦朴素、积攒这些金银财宝背后的原始故事,讲述给我们的儿女,深晤大洋到今天依旧在市场上展现一定的亲昧和极具收藏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学者、爱好收藏的古玩大商们高价回收的某种意义和无数年长老人们心心念念高看一眼境界的意义。


今日头条看见更大的世界,关注【瓮中吟】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银圆背后的故事,欢迎大家留言点评,讲述更多人间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大洋   宣统   币制   银圆   金银财宝   麻袋   亲人   父母   价值   财富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