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没有他就没有汉初的休养100年,“马下治天下”的倡导者

汉朝初年,春末夏初的长安城内,西南风吹拂着杨柳,嫩绿的柳叶夺壳而出,绿油油的颜色给人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原本因为连年战争一片破败景象的长安城内,经过汉朝军民几年光景的努力修缮的也极为光洁,道是道,街是街,道道成行,街街成排,人们行走在这街道之上也能感受到新朝所带来的变化。

一、马下治天下

未央宫中,正殿里,汉高祖刘邦歪斜在自己的龙椅之上,嘴角微翘,眼神不屑,极不耐烦地看着下面跪着的几个大臣(儒生)。

刘邦:天下,是我坐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诗书有何用!

听得出来,今天刘邦和平时比较的话,说话的音调明显高了很多,说出的话硬邦邦,狠啾啾的,带着怒气和火气,他是真的生气了。

这个时候,从下面跪着的大臣中起身一个年龄四十岁模样的人,他不慌不忙地走出所在一列,低着头。

大臣:皇上,您马上得到的天下,难道要在马上治理吗?!

刘邦:那未尝不可!

大臣:那您希望刚刚打下的江山很快毁掉吗?

刘邦:当然不希望。谁不愿意子孙万代,国泰久安。

大臣:商汤、周武王文武并用,所以国运长久;吴王夫差、智伯穷兵黩武而灭亡;秦一味严刑峻法,终致亡国。

一说到秦朝,就说到刘邦的痛处上了,这是刘邦走过的朝代,是他最为熟知的时期,因此他也最明白秦朝为何会灭亡,对于秦朝的酷吏刑罚他深有体会。

于是他由怒变笑。

刘邦:那你继续说下去吧

大臣:陛下应该学古知今,明白天下兴旺的道理。

刘邦:要不这样吧,你把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写写吧,写好了拿来给我看。

大臣:臣,领旨。

这个领旨的人是谁?

他为什么有如此勇气敢和刘邦硬杠?都知道刘邦生平最讨厌儒生,特别是那些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儒生。惹怒皇上,他不怕被杀头吗?

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叫陆贾,以能言善辩最为出名,有个雅号是“有口辩士”。他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就以幕僚的身份跟随刘邦,虽然资历比不得萧何樊哙这些人,但是比起其他人还是可以的。

既然皇上都放话了,那就写吧,自此以后陆贾就写了十二篇文章,每写完一篇就给刘邦读读,刘邦都极力称赞,号其书为“新语”。

在《新语》中,陆贾主张“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同时强调人主必须无为。这也为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国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其中有十句经典语录,既是当初刘邦的修身之法,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个人修身之用。

1、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出自汉·陆贾《新语·术事》。

2、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出自汉·陆贾《新语·慎微》。

3、好者不必同色而皆美,丑者不必同状而皆丑。出自汉·陆贾《新语·思务》。

4、良马非独骐骥,利剑非唯干将。出自汉·陆贾《新语·术事》。

5、怀道者须世,抱朴者待工。出自汉·陆贾《新语·术事》。

6、众口毁誉,浮石沉木。出自汉·陆贾《新语》。

7、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西汉·陆贾《新语·辅政》。

8、近河之地湿,近山之土燥,以类相及也。出自汉·陆贾《新语·无为》。

9、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出自汉·陆贾《新语·慎微》。

10、朴质者近忠,便巧者近亡。出自汉·陆贾《新语·辅政》。


二、说服南越王

刘邦本就知道陆贾能言善辩,很适合搞外交结盟联合,恰在这个时候,赵佗平定南越地区,自立为南越王,且还有想自立为帝的想法,只是还在忧虑一些事情罢了。

赵佗本是秦朝官吏,作为一个副官被秦始皇派去岭南收拾百越地区,没想到秦朝居然亡国了,那索性自己称王好了,山高皇帝远,自己说了算。

汉朝刚刚建立,是没有实力和能力去远征讨伐南越国,那只能去说服他来归附汉朝,派谁去合适呢,非他陆贾莫属。

从长安城到岭南,路途遥远,环境恶劣,好在路上还算顺利,没有出现大的事故,陆贾一路颠簸终于来到南越国,看到眼前这一切陌生的景象,他神舒一口气,希望自己这次不辱使命,能成功而回。

陆贾一到南越,赵佗还是以应有的礼仪接见了陆贾,但是也并没有给他好脸色看,用话和行为在有意刁难他。赵佗见陆贾的时候并没有穿着中原官吏的衣服,而是身穿南越那边的奇装异服,以显示现在的自己和在中原的时期不同了,还对陆贾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陆贾是早有所料,他并没有怯场,他不紧不慢地对赵佗说:

您本来就是中原人,祖坟也埋在中原,可现在您抛弃了祖宗留下来的习惯,想凭借这么小的地方和大汉朝对抗,这是很危险的。

说完这些之后,看赵佗还是那副不屑一世,盛气凌人的样子,陆贾就继续下说道:

当初秦朝败落,多少英雄豪杰都想抢这个龙君宝座,可只有汉王最早进入了咸阳。

您看项羽又猛又横,还自封为西楚霸王并且也给各路诸侯都封了地方王,实力可见不一般吧。可汉王一出关,五年的时间就灭掉了项羽平定了天下,这绝对不是个人能力能做到的,这说明什么?这是上天的意思,天意不可违。

现在天子知道您在这里建国,本来是想带兵来讨伐的,可为了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不想让他们在遭受这战乱之苦,这才派我来封您为南越王,希望您能向大汉称臣。如果您不接受天子的好意,那他就会派人挖掉你家的祖坟,杀光您老家的所有亲人,然后再安排大将带着数十万大军来攻打南越,到那个时候,估计不用汉军动手,南越之内便有人想拿您的人头去投降了。

要么说陆贾的头脑好使,反应快,口才好,他是连虎带蒙,反正中原的具体情况赵佗也不了解。陆贾说出的这番话实在是有力度,吓得赵佗不得不重新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赶紧站起身来,向陆贾赔罪说到:我在这蛮荒之地待得太久了,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然后又试探地问道,我跟萧何、曹参、韩信比如何?

陆贾微微一笑,大王要比他们贤能得多。

赵佗又得寸进尺,那我跟天子相比较,谁更贤能?

听到这个,陆贾收起了笑容,继续说道:当今皇帝从一个小县城,一个亭长起兵,最后统一天下,做到了三皇五帝曾经做过的事情,甚至超越他们。现在大汉朝百废待兴,人口过万万,土地面积数以千里以上,您这南越国不过区区几十万人口,而且还都是蛮夷,这崎岖的土地,顶多算得上汉朝的一个郡,大王怎么和当今天子比呢!

赵佗听完陆贾的这些话也就没有问下去的必要了,他不得不接受汉朝的封赏,向汉朝称臣,作为一个属国,称谓南越王。

后来到了汉文帝时期,赵佗自称帝为“南越武帝”,汉文帝问谁能去说服他,陈平推荐陆贾去游说赵佗,这次陆贾又没有辜负期望,说服赵佗自去帝号,向汉朝称臣。

三、扶刘恒登基

刘邦驾崩后,吕后掌权,吕家实力迅速做大,随时都有取代刘氏重做江山的的可能,当时最有资格和最有威望的权臣也就是陈平和周勃,但是两个人不怎么来往,彼此心里是怎么想的还是隔着肚皮。

在这危急时刻,陆贾站了出来,他先去了陈平的府邸,在没有经过通报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陈平的住处,进言说:“国定安定时,要留意丞相;国家危险,要留意将军;将相和睦,人民就会归顺朝廷。”因而他建议陈平去结交周勃,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汉江山社稷。

陈平采用陆贾的计策,于是献五百金为周勃祝寿,周勃也投桃报李,从此将相深交,两个人合力去连接外部的刘氏势力,最终吕氏谋篡的阴谋没有得逞,纷纷被诛杀。刘邦的儿子刘恒成为了天子,继续延续刘氏的血统,大汉江山还是稳稳地在刘氏的手里。

可以说他陆贾对于大汉江山的稳固以及汉文帝能够成功上位是功不可没的。


当初吕后刚刚掌权的时候,汉惠帝体质多病,性格软弱,吕氏一个个被封王,朝廷乱得很,人人自危,陆贾看到这种情况就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等到吕后薨死,他重新回到朝廷协助汉文帝登基,又发挥自己的特长去说服南越王赵佗。

可以看得出来,陆贾还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懂得如何玩转政治,知道什么时机需要隐忍退让,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出山,“狡黠”这个词用在陆贾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陆贾   南越   中原   江山   秦朝   倡导者   天下   新语   汉朝   刘邦   大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