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软禁其母太后赵姬;茅焦为何要替她冒死直谏秦始皇?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上篇说到嫪毐企图谋反,被刚要亲政的秦始皇嬴政残酷诛杀,

那么 接下来,太后赵姬和吕不韦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根据《史记》和《资治通鉴》的记载,

秦始皇嬴政在下令查办这件事时,是派了专门的官员去负责处理的。

当初为假宦官身份的嫪毐,是怎样被掩人耳目地送进了太后赵姬的宫中,其幕后的主使是谁?

究竟谁是一手经办人?

这,该是难不倒负责此事的官员!

毕竟,他们是在秦王赢政有指令的高压下,必须竭尽所能去查清一切事实真相。

由此,追查的结果,事关丞相吕不韦与太后赵姬,是由他们联手积极操办的产物。

尤其是吕不韦,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假扮成宦官,被有目的地送到了太后赵姬的宫中,

得以让他有与太后赵姬厮混的机会,致使嫪毐不仅权势升天、企图谋反。

还生下了两个,有可能夺取秦始皇王位的孩子。

在秦始皇赢政看来,这真可谓是养虎为患!

由此,或许有愤怒!或许有怨恨!或许有冷酷!

亦或,还有身为人子的那份最基本的爱和尊重,

这诸多的复杂情感,该是在当时秦始皇嬴政的心中,

都上下翻飞、不停交织上演过。

最后,或许是所处身份的逼迫,让他选择了这诸多情感中,

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愿看到的冷酷与无情。

尤如《资治通鉴》里茅焦劝谏秦始皇赢政的话:

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

他用车裂之刑残酷诛杀了嫪毐一族,为绝后患。

他又让人将两个年幼的弟弟,装入麻袋活活打死。

对于自己的母后赵姬,秦王赢政的心中,或许还有一丝残存的母子之情,

把她安排幽禁到了秦王家族的老家,雍城的萯(音倍)阳宫。

似有让她面对秦王家族祖宗,面壁思过的意味。

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嬴政,同时下达命令:

胆敢拿太后的事情来劝谏的人,一律统统斩杀,砍其四肢,堆到宫殿台阶下来示众。

虽然有秦始皇这道死亡命令的威胁,

但在当时很是遵守孝道的背景下,囚禁母亲,让人觉得是件大逆不道的事。

由此该是引起了秦国朝野不小的震动。

前有因此事进谏而死的勇士,已达27人之多,

但仍没有阻吓住,勇于直谏的勇士齐国人茅焦。

在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里,详细记述了茅焦的劝谏过程。

茅焦给秦始皇赢政递交了请求劝谏书,赢政派使者回复他,

让他亲自看看堆积在宫殿外面的人,那些都是因太后之事要执意劝谏而被杀的人。

意思是要吓退他!

茅焦却让使者给秦始皇回复说,天上有28颗星座。

现在大王你已经杀了27个人,我就是那第28颗,我来是要凑够那个数的!

怕死我就不来劝谏大王了。

和茅焦一起居住的人,听说了茅焦要为太后这件事去劝诫秦始皇嬴政,

都认为他是有去无回,必死无疑,纷纷把他的行李瓜分后躲了起来。

而秦始皇赢政听到使者带来茅焦的回复,不禁怒火中烧!

还有这般不知死活进退的人!好吧,那就让你看看本王,是怎样收拾你这般顽固不化的人!

一怒之下的秦始皇赢政,觉得茅焦这个人,是故意来触犯自己的禁忌。

于是一面派使者去把茅焦召来,一面吩咐人在大殿前,安置了一口烧了开水的大锅。

准备要清炖茅焦,让他也尸横殿下!

待茅焦来到秦始皇赢政的宫殿,看见怒容满面的秦始皇赢政时,

他不慌不忙地给赢政行礼后,气定神闲地说,

长寿的人不忌讳谈论自己的死亡;国家的领导者,不会忌讳讨论国家的兴衰败亡。

一个人的生死长短,和一个国家的长存,

都是由这个人,或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是否开明决定的。

不知道秦王你想不想听?

你看看,不得不佩服这些擅于游说的辨士,他们一上场,就能摸准说服对象的最大痛点和心理需求!

希望国家统一、永久长存,绝对是亲政初期的秦始皇嬴政,所迫切需要的。

听到这样的话,秦始皇嬴政的怒容该是消了大半。

你有何高见?我倒愿洗耳恭听!

茅焦继续说了下面的一席话:

大王你狂妄过度,做下了有违天理人伦的事,不知你觉察了没有?

你下令把假父嫪毐用车裂之刑处死,还牵扯了一群人遭殃,这该是你的不仁德;

你又下令处死两个年幼无辜的弟弟,这是没有血脉亲情的表现;

把你的母后赵姬囚禁在雍城,这是不孝道。

残酷杀害向你进谏、提供建议的人,

这跟历史上残暴的夏桀和商纣这样的暴君,有什么区别呢?

大王的这些所作所为,如果被一心想来为秦国做事服务的人知道,

他们还有,来为秦国做贡献的意愿和希望吗?

我茅焦,实在是,替大王你担心秦国未来的命运和安危呀!

说完这些话后,茅焦抱着必死的决心,走出殿外,脱掉衣服,准备慷慨赴死。

秦始皇赢政听了茅焦的这番话,该是醍醐灌顶,点醒了他一时沉浸在愤怒和怨恨中的心绪。

同时,也该是这番话震动了秦始皇赢政的内心。

于是秦始皇赢政走下殿来,亲自接上茅焦,让他穿上衣服, 赦免了他。

有了茅焦的劝服,秦始皇赢政出于秦国在诸侯国间,

脸面、尊严和有利于秦国统一的全面考虑,

让太后赵姬在雍城萯阳宫软禁了一段时间后,被秦始皇赢政亲自带领人马,

接回了都城咸阳,仍让她住在了甘泉宫里。

因茅焦的勇于直谏,秦始皇赢政发现他是个人才,便为他加官进爵,让他担任了上卿之职。

为此,“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茅焦的赞叹。

而唐代文学家元稹说他是:“茅焦脱衣谏,先生无一言。”

在这里插叙茅焦冒死直谏的过程,不仅要特意展现茅焦的勇敢,

不畏强暴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世之人学习和借鉴。

还在于要说明的是,若没有茅焦的冒死进谏,说不准太后赵姬,就得不到好赖算是善终的结局。

回了都城咸阳的太后赵姬,直活到公元前228年去世,才结束了一个女人,只敢在小说故事里描述的一生!

好,因篇幅所限,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至于传奇商人吕不韦的最后人生结局会如何?在下篇继续!

喜欢的友友们,请关注、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后赵   秦国   秦王   都城   车裂   劝谏   资治通鉴   太后   大王   使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