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为什么宁愿自毁长城,也要杀檀道济

三月己未,司空、江州刺史檀道济有罪伏诛。庚申,大赦天下。《宋书·文帝纪》是这样记载檀道济被杀后宋文帝的反应。从宋文帝大赦天下的举动来看,他对檀道济的死是很高兴的。因为不仅给两位兄长(一皇一王)报了仇,还解决了檀道济这位军中第一人对皇权的威胁。

义熙十二年(416年),年仅十岁的刘义符被任命为征虏将军,镇守京口,这个时候的檀道济是他的司马兼临淮太守;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后任征虏司马,加号冠军将军。之后檀道济参加了北伐后秦的战争,短暂地离开了刘义符的身边。不过等到平定长安后,檀道济又被任命为镇守在江陵的刘义符的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号征虏将军。升迁为宋国侍中,兼任世子中庶子、兖州大中正。

从上面的一系列官职轮转之间就能发现,刘裕始终都在把太子刘义符跟檀道济做绑定,可以说他就是刘裕留给刘义符的嫡系班底,这也是檀道济与另外三名辅政大臣的不同之处。不过历史证明,刘裕留给自己儿子的这个班底却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当其他几位辅政大臣准备废杀新帝,本来应该最受皇帝信任的檀道济,却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他作为急先锋领兵进入云龙门,废杀了刘裕长子少帝刘义符、次子庐陵王刘义真,之后就是迎立了看起来没有什么威胁的刘义隆。

刘义隆即位后,对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优抚有加,进徐羡之为司徒,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用荆州刺史换取谢晦手中的禁军兵权,而檀道济则拒绝了武陵郡公的爵位,这一步他算做对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封赏都是包裹着蜂蜜的毒药,新皇帝掌握权力的那一刻,就是毒发的时候。元嘉三年,宋文帝刘义隆以废弑君主之名诛杀了徐羡之和傅亮。谢晦知道二人被杀后,起兵反抗,檀道济和到彦之联手打败了曾经的盟友,并把他送到建康处死。四个辅政大臣已经除掉了三个,就只剩檀道济一个人。

作为军中第一人,且在平定谢晦有功的檀道济,是不可能再用废弑君主来处理的。檀道济因为跟随刘裕有从龙之功,加上元嘉年间也是屡立战功,在军中威信名望特别高,左右及心腹,都身经百战,他的几个儿子也都很有才气,这简直就是三国时司马家族的翻版。元嘉十三年的时候,宋文帝病重,卧榻上的皇帝或许想到了曾经的曹丕和曹睿,担心檀道济可能会是下一个司马懿。于是就用“存有反心”的名义抓捕并杀了檀道济。

从檀道济引兵开路进入云龙门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实际上就已经注定了。刘家不管谁登基都不可能够容忍他的这种背叛行为,毕竟檀道济连一起辅助好几年的刘义符都废了,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被废的是不是自己。此外,向来只有君王把臣子当作国之干城,哪有臣子自己这么说的。虽然檀道济的确对南宋非常重要,但是他自诩南宋的万里长城,或许在皇帝看来更像是困住皇帝自己的牢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云龙   司马   元嘉   加号   刺史   臣子   长城   军中   大臣   将军   皇帝   宋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