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娇文旅:做好森林康养度假项目规划开发的7个要点

经过卫星观测,在过去的20年里,地球变得越来越“绿色”了。疫情常态化之后,以亚健康人群和老年人群为主的低免疫力人群,不仅在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方面有很大的需求,而且还有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

在这种背景之下,森林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优势,森林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宁静的环境以及负氧离子等,而且许多研究都表明了植物分泌的多种植物精气(如“芬多精”)具有抗肿瘤、降血压、舒缓减痛等多种理疗特性,十分适合亚健康和中老年群体,森林康养也将成为今后旅游消费的必然趋势。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深耕文旅行业23年,专家团队凭借23年的文旅行业发展经验,为大家整理了如何做好森林康养旅游及森林康养度假项目规划开发的7个要点。



01

森林康养也被称为“森林医疗”或者“森林疗养”,是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包括森林游憩、度假、疗养、运动、教育、养生、养老以及食疗(补)等多种业态的集合。

在我国,“森林康养”一直被称为“森林疗养”或者“森林养生”,叫法不同,然而本质都是利用森林资源,环境,产品进行人体保健活动。我国的不少古文记载了有关人体健康和自然的关系,比如《黄帝内经》中有关“天人相应“学说。



1980年我国引入了森林浴,并且在两年后建立了张家界森林公园。2012年,我国首次提出“森林康养”的理论概念。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将森林康养列为重要发展产业。自2016年以来,原国家林业局等部门陆续发布了很多支持鼓励发展森林康养的政策文件,积极引入森林康养、休闲养生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模式。

目前我国对于森林康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导致我国森林康养旅游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都还在起步阶段。在实践中,我国台湾是发展森林浴较早的地区,自1965年以来,已建设森林浴场40余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如北京、湖南、四川、浙江等地,依托优质良好的森林公园设置了一些森林浴场,开展了一系列森林康养的实践探索,组织了森林疗养师的培训和多种多样的森林体验活动。


02

我国自2012年引进“森林康养”理念后,得到了不少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认可。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23%,拥有800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多个自然保护区,12条国家森林步道(长度22000公里),这些地方都适宜开展森林康养,为森林康养产业提供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保障。

《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设1200处,国家也出台了《森林康养技术规范》指导全国森林康养发展。四川是我国森林康养发起最早、推进力度最大、森林康养机构和场所最多的省份,每年去四川接受森林康养的人数大约为700多万人次。其中,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总量达到了75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6.8万亿元人民币。

国内对于森林康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在相关政策和学者们的推动下,我国森林康养旅游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03

大健康产业是未来趋势,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助于将森林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怎样做好森林康养度假项目呢?总结7点,可作参考。

(1)要与基地所处区域的整体规划协调一致。如果建立在森林公园内,必须要与公园总体规划衔接,纳入其整体规划范围之内;如果建立在自然保护区,必须避开核心保护区。

(2)项目要突出康养核心要素。一般要建立森林康养步道、一定规模的住宿和餐饮项目、适宜的森林康养活动场所。

(3)项目要体现基地的主要特色。有的基地温泉资源丰富,可考虑规划突出温泉特色的森林疗养项目;有的基地中药材丰富,可考虑规划以中药为特色的森林养生项目。

(4)项目规划要务实。要因地制宜规划投资规模适度、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项目。



(5)项目规划一定要以保护森林环境为先。对自然山体、水系破坏较大的项目坚决不能实施。

(6)项目要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为游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能够帮助不同需求的客人实现深度的康养体验,进而达到彻底放松身心和疗养休闲的目的。

(7)注意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升华,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心灵的修养与疗愈,是极其稀有的资源组合。如七里坪项目规划在尊重世界遗产的价值、远瞻峨眉金顶独一无二的纪念物标志性的基础之上,对每个地块巧妙布局,以表现出对金顶示以敬意,让游客在不同角落都能观赏到这一重要文化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森林浴   森林   项目   江山   森林资源   步道   森林公园   要点   人群   我国   基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