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荆楚粮油”金字招牌 走出“湖北菜籽油”振兴新路

这是一场蓄湖北精品之势、聚品牌之力,突出荆风楚韵特色、彰显湖北好粮油的盛会。

荆楚好粮油,香约黄鹤楼。11月22日上午,由湖北省粮食局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承办,湖北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共同协办的“荆楚粮油”湖北粮油公用品牌发布会在黄鹤楼楼前广场隆重启幕。

湖北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新明

此次公用品牌发布会立足湖北、贯穿全省,以“荆楚粮油”品牌打造缘起、目标定位、发展方向为逻辑主线,旨在通过全方位阐释荆楚地域文化,立体构建“荆楚粮油”品牌转型升级的延伸链条体系,实现品质品牌品位价值共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这次活动既是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有力举措,也是对“荆楚粮油”公用品牌建设启动以来的最新成果展示和集中检阅。而这,也是“荆楚粮油”公用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

打出品牌宣传“组合拳”

时下,行驶在湖北省内多条高速公路上,细心的车友会发现路边出现了许多蕴含荆楚特色的粮油品牌宣传广告。这是今年湖北省级粮油公用品牌实施品牌联动的成果之一。

据了解,今年以来,“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湖北省粮油公用品牌携手省内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做好“1+N+X”品牌叠加营销宣传,并陆续登陆湖北省内外各大媒体平台。

通过全省高速公路、种植基地、重要路段的广告路牌,湖北日报、农村新报、粮油市场报、湖北之声、人民网等的宣传推广,湖北卫视天气预报专栏组合宣传,社区入户闸栏、电梯牌和智能屏广告,以及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积极宣传湖北粮油产品,扩大了湖北省粮油公用品牌的影响力,提高了企业粮油品牌的知名度。特别是3月份以来,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牵头拍摄的“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系列专题、广告片播放效果明显,组织推进的“春耕”“油菜花海”“特色品牌”等活动,有力助力了湖北优质稻米、菜籽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湖北自古是中国的重要粮仓,也是农业和科教大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湖北省提出,要打造优质稻米、菜籽油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组合拳。与此同时,正全面推进院士专家团队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515”行动,以科技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

“京山桥米,香飘万里”“潜江虾稻,世界知道”“品尝孝感香米,传承孝道文化”……伴随着一个个响亮的品牌广告语,各品牌LOGO依次以光影秀的形式绚丽登场,熠熠生辉,也正式开启了湖北粮油品牌的推介环节。今年的6月2日上午,在湖北广播电视台举行的湖北优质稻米、菜籽油品牌推介暨院士专家 “515”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链推进会上,两院院士傅廷栋、张启发、桂建芳、陈焕春齐聚现场,邓秀新院士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为湖北粮油品牌打call,以科技之力助推湖北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这次推介会集中展示了“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京山桥米、孝感香米、潜江虾稻、荆门高油酸菜籽油、随州香稻、监利大米等13个地方区域公用品牌矩阵,并着重对荆门、孝感、潜江的粮油品牌进行了推介。

推介会上,荆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克雄、孝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石必成、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冰分别带着家乡特色粮油产品京山桥米、荆门高油酸菜籽油、孝感香米和潜江虾稻依次登台,通过不同的创意形式向全国观众进行推介。用四大产品及周边食材制作的各类美食飘香舞台,成功抓住了在场观众的味蕾,也让人记住了这些享誉全国的荆楚粮油品牌,更是成功吸引了三大银行现场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授信额度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将拿出总共600亿的授信额度,支持湖北省优质稻米和菜籽油产业链的发展。其中,荆门、孝感和潜江,将获得其中150亿元授信额度用于粮油产业链打造。

日前,作为全省首家“荆楚粮油”省级公用展销中心也面向消费者精彩亮相。记者走进展销中心,一改传统粮油点给人的刻板印象,仿佛置身于某个高档购物中心。该旗舰店建筑面积约140㎡,分为好粮油品牌LOGO和视频形象区、“荆楚粮油”省级公用品牌共建共享产品展示区、优质农产品核心种植展示区、优质大米展示区、湖北菜籽油展示区、综合功能展示区、品鉴体验区、直播带货区等八大功能区,品类丰富、品种齐全,集产品展销、品牌推广于一体,为全方位展示“荆楚粮油”省级公用品牌开创了新模式。

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三才向记者介绍,从“孤军奋战”到“抱团发展”,“荆楚粮油”湖北粮油公用品牌开创了展销新窗口。品质是基础,品牌是动力,品质与品牌的双向融合是打造永不落幕的“荆楚粮油”湖北粮油公用品牌推广中心的目标方向和发展定位。

“‘湖北生态美、荆楚粮油香’的定位准确,符合全省粮油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价值观。积极打造‘荆楚粮油’公用品牌是全面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题中之义,也是农业和粮食部门的攻坚方向。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推广、宣传‘荆楚粮油’公用品牌,形成持续做大做强的合力。希望‘荆楚粮油’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和天下名楼一样,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和世界!”湖北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新明说道。

上下聚力突围“一壶油”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面积、菜籽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生产的油菜籽色泽好、籽粒饱满、出油率高、享誉全国。去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将菜籽油产业列入农业十大重点产业链建设工程,全省菜籽油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今年,湖北省将“招商引资”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相结合,积极引导和支持中粮、中化农业、生农发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民营油脂加工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目的就是集中政策和资金,推动产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领军龙头企业。

湖北省粮食局介绍,今年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强化品牌建设:支持“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双品牌营销宣传;支持“荆楚粮油+”和湖北菜籽油抱团进商超,设专柜专区进行展示、营销;坚持开展“荆楚粮油走出去”行动和“进社区”活动,组织粮油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重要展会,进一步扩大湖北菜籽油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加工,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去年,该省补贴加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湖北省将继续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企业就地加工油菜籽,生产不同风味和特色的优质产品,努力在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上做文章。

荆门民峰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营高油酸油菜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拥有国内领先的微波增香加工工艺生产线和全自动罐装线,年加工油菜籽能力达到10万吨,旗下“荆花”牌高油酸菜籽油填补了国内高档菜籽油的市场空白。

荆门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加大菜籽油就地加工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该市规上油脂加工企业加工菜籽油同比增加150%,销往云、贵、川、湘等地的菜籽约比去年减少五成,加速由“卖资源”到“卖产品”的蜕变。

湖北出台《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实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重点打造10个农业主导产业链,其中菜籽油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锚定这一目标,湖北省粮食局正科学推动,奋力冲刺。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这一目标,湖北省粮食局组建菜籽油工作专班,每月召开专班工作调度会,局长亲自调度指挥,分管局领导每半月一督办,专班每周一碰头。指导督促各地制定本地菜籽油产业链建设方案,分解任务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建立了重点菜籽油加工企业月报直报机制,每月进行统计分析,促进精准施策。建立了局领导直接联系菜籽油龙头企业机制,精准服务龙头企业,积极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湖北省菜籽油产业链建设开局良好,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今年的油菜籽收购量和加工量大幅增长,带动农民增收,但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突出短板:龙头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不强、产业链建设的基础仍然薄弱等。面对这些薄弱环节,今年,湖北省将着力在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加工增值、科技创新、完善机制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湖北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谈到。

湖北省粮食局介绍,该省将着力在加工增值、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以市场为导向,增加绿色优质和高端产品的供给,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瞄准健康消费市场,纯香型、清香型、浓香型……不同风味、具有湖北特色的健康型菜籽油产品,将不断丰富百姓的餐桌。瞄准分众个性市场,企业还在积极开发楚菜专用油、烧烤专用油等新产品。

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美称,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水稻和“双低”油菜籽为湖北当地两大优势品种。近年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2550万亩左右,油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7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550亿斤左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供应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湖北省粮食局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培育打造“湖北粮、荆楚味”地域品牌,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粮油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凸显。

从油菜花海到一滴油香,从田间稻浪到一粒谷米,坚持走科技驱动和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湖北菜籽油、优质稻两大产业链建设的关键之举。在产品展示区,由院士领衔、专家合力共同研发的新型特色稻米,为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带来了福音。这里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培育的高油酸菜籽油,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研发的米饭型全谷黑米,有专家合力研发的为糖尿病人量身打造的降糖米,有“虾稻共作”的虾稻米……集视觉审美与味蕾需求于一体,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搭建科技助农交流合作平台,广泛融合优质资源,聚力科研院所专家团队人才要素,聚焦生物育种核心技术课题攻关,推动优质粮油产品从种植端到消费端提质升级,实现产业体系“从1到N”的裂变。

产业发展归根到底是产品品质的竞争。在粮油行业,优质粮源是优秀企业立足的根本。如何在粮食收购和加工环节保障原粮的品质,湖北也在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天门的庄品健公司,从清理收粮开始,到整理出库,粮食全程不落地。通过低温循环烘干设备,利用热风力进行低温循环烘干,将稻谷受热温度全程控制在35℃以内,能够有效提升粮食品质和出米率。

这是湖北省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一个重要成效。2017年以来,省粮食局积极推动在全省 63 个主产县市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750个,粮食日烘干能力达到11万吨,每年清理烘干处理粮食百亿斤以上,有效减少潜在粮食损失,促进了粮农增收。2022年,湖北印发《全省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烘干能力,优化烘干布局,推广应用绿色智能烘干设备,力争2025年全省烘干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批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湖北省粮食局产业与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粮食局从整个粮食产业链抓粮食安全,从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保证粮食安全,助力“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

如今的荆楚大地上空奏响了以品牌建设引领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下一步,湖北省粮食局、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落实湖北菜籽油、优质稻米产业链“双牵头”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双产业链建设,打造“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公用品牌,持续讲好品牌故事、擦亮品牌底色、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更多湖北粮油走向全国人民餐桌,推动湖北粮油产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王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菜籽油   湖北   潜江   粮油   孝感   荆门   湖北省   金字招牌   稻米   粮食局   油菜   产业链   粮食   加工   农业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