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要上吗?著名小学校长说的实话出乎意料:数学思维是关键

现在提倡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但是那些零起点去上一年级的孩子,到底如何呢?

前几天在一个家长群里面,看到很多家长吐苦水:一年级的进度也太快了,老师讲的速度我们孩子根本就跟不上,才一年级,每天回家晚上就学习到10点钟了,大人孩子都痛苦。

还有的家长说:虽然入学前强调零基础入学,但是班级里面的孩子大部分都提前学了,就我们家长跟傻子一样,真的让孩子天天玩了。

特别是在教改双减后,一年级零基础起点又被强调了一下,而且一年级会设置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过渡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幼小衔接还有必要做吗?

很多人会告诉你,没必要做。但是有位著名小学的校长,却说了句大实话。

这就是史家小学的校长卓立。卓立校长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

他曾经在史家小学工作48年,担任了20多年的校长。卓立老师始终认为小学是人生的基础,而一年级是小学的基础。因此一年级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

有人就问卓立老师:幼小衔接有必要上吗?

卓立老师的回答出乎意料,但是却是一句大实话。

他说:从心里说,没必要上。但是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告诉他,幼小衔接还是有必要上的。

卓立老师又强调了建议孩子上幼小衔接的原因。

小学的教学模式和幼儿园有很大差别,孩子要从20分钟一堂课过渡到45分钟一堂课,这对于孩子来说相当有挑战。幼儿园时期,孩子基本就玩,但是上学后,要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听课,需要专注力持续跟上老师,课后还要完成作业,这些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都很难。

如果孩子在一年级刚开始,就感觉学习很不容易,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受到伤害,甚至对学习和学校也失去兴趣。

卓立老师还说:幼小衔接并不是让孩子去学知识,而是要养成小学需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像小学中的拼音啊,生字啊,如果孩子在上学前没有学习过,可能一二年级会落后一些,但是这种差距会在2年级结束的时候消失。

真正让孩子感觉难的是数学思维,这也是造成孩子3年级孩子落后的主要原因。

数学并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

我们家长教孩子1+1=2,可能两分钟就教完了,但是老师却能讲一堂课。为什么呢?因为在老师的课堂里,1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可以代表一颗星星,一片叶子,一个人,一只猫,它是有生命力的。

数学是一定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生活,学数学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家长用错误的方式教孩子算术,孩子最后可能算对了,因为他记住了算法,对于算式的本质是不理解的。

这样的学习方法,到了三年级,孩子数学成绩会一落千丈。就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培养数学思维。

那么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数学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单纯从算术方面讲,卓立老师说,会数数,数到超过20就可以了。因为整个小学1年级就是教20以内的加减法。

但是,孩子要养成数学思维。具体如下:

第一个思维:能够分清基数和序数。

让孩子理解“第几”和“几个”是不一样的概念。这对孩子来说非常抽象。

建议家长可以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比如让孩子数桌子上有几个桔子,然后把桔子排成一排,让孩子依次拿出第二个分给爸爸,第三个分给妈妈等等。这样练习几次后,孩子就能明白基数和序数了。

第二个思维:数的分解。

数的分解对于整个加减法运算提供的基础思维素材。

在给孩子练习的时候,可以拿着实物,对一个数进行不同方式的分解。比如4能分解成1和3,4还能分解成2和2。

卓立老师还强调了要让孩子练习不同层次的分解,比如4能分解成1和3,接着往下3还能分解成2和1,2又能分解成1和1。

第三个思维:有时间观念。

钟表其实是60进制,这对于熟悉10进制的1年级孩子来说很难。而且在课堂上老师只花两三个课时来讲解时间,这就要求家长在家里经常带着孩子看钟表。

家长要让孩子区分矮胖胖的时针和高瘦瘦的分针。告诉孩子矮胖胖代表几点,高瘦瘦代表几分钟。

第四个思维:图形思维。

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小学要先学到立体图形,因为它跟生活的关系更紧密一些。比如孩子的积木,家具,用品等等,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

卓立老师建议常给孩子玩七巧板和磁力片,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图形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如果孩子在学龄前,能从上面4个思维进行数学启蒙,进行幼小衔接,那么等孩子上了小学,哪怕到了三年级,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成绩下滑了。因为他已经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起了灵活的思维,能够应对小学学习中的各种变化。

如果您还是对自己给孩子做数学启蒙没信心,又不想花钱送去补习班,那么建议使用下老师推荐的这套《数学来了》启蒙绘本。

这套书让孩子能看得见数学的抽象概念,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场景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教孩子认识图形,以及把图形从进行各种分割和组合成新的图形,对孩子来说很困难。

但是这本书讲了一个图形怪物村的故事,这种情节能一下子把孩子带入其中。村子里村民就是各种小图形,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听完故事后,孩子能在场景中回忆起学习到的图形。

这套书把数学思维的内容都进行了讲解,具体包括数量,按数取物,了解顺序数,大小多少粗细,平面图形,长度,距离,10以内加减法,标准分类,排序,时间,立体图形等等。

每本书都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跟数学相关,书后还有游戏和问答。

整套书还贴心地配备了贴纸,让孩子能在玩中学习数学。

幼小衔接,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培养出孩子的数学思维

数学来了 ¥59.9 购买

点击上面链接,即可获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幼小   思维   数学   加减法   北京市   出乎意料   分解   幼儿园   校长   图形   小学校长   实话   家长   著名   年级   关键   老师   孩子   小学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