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战役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老大丰臣秀吉,集结十五万大军,进攻朝鲜,很快占据了朝鲜的大部分领土,把朝鲜国王赶到了鸭绿江旁边,逼得朝鲜国王不得不朝明朝求救,万历皇帝派祖承训带了三千人马去支援,由于祖承训轻敌,被日军轻易打败,虽然祖承训吃了败仗,但也不怪他,毕竟他只有三千人,而日军有十五万,所以祖承训的失败并没有引起万历的不满,他很快又下了一道命令,命兵部侍郎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带着四万人渡过鸭绿江,去帮朝鲜收复失地。


大军一个分为左中右三军,宋应昌代表朝廷,是此次出征的一把手,李如松指挥军队的具体战斗,是二把手,按照当时的规定,李如松见宋应昌是要穿正装,并且行礼的,但是李如松毕竟嚣张惯了,见宋应昌的时候随便穿了件衣服,也不行礼,还很自然的坐在宋应昌旁边,一点不也不谦虚,宋应昌也没办法,谁让别人会打仗呢。对领导都是这个样子,对下属就更不用说了,呼来喝去,想干嘛干嘛,他爹的老部下找他聊天,有一搭没一搭的,极其的高傲傲慢。

当李如松和宋应昌带着人跨过鸭绿江,见到朝鲜大臣柳成龙时,这位仁兄问李如松有多少人,李如松回答:四万多一点,柳成龙一听,李将军,这可不行,日军足足有十五万人,虽然天朝的军队作战勇猛,但是四万人怕是不太够啊。李如松一听,差点就撸起袖子准备打人了,但是转念一想,这是在国外,还是要注意国际政治影响的,于是我们的李大少爷压线自己的火气,冷冷的看着柳成龙,四万我都认为太多了,柳成龙听完叹息一声,觉得明朝派来的这个主将是一个,盲目自信,狂妄至极的统帅。祖承训几次给李如松进言,日军作战勇猛,战术诡异,不可轻敌,李如松却理也不理,所有人都认为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必败无疑,可李如松心里跟明镜一样,及时过了二十多年,他依然记得,曾经那个落魄老人教给他的东西,今天他终于有机会了。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如松带着人来到了肃宁馆,在这里会见日本使者,这些日本人过了既不宣战,也不求和,他们是过来请赏的,这其实是李如松的计策,可是李如松有个部将叫李宁,一听说李如松要处理这些日本人,当即带着几个人,看见日本人就杀,由于李宁是突然冲过来的,也没有进行组织,当即军营了乱成了一锅粥,日本人趁机逃走了好几个,等李如松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脾气火爆的李如松下令要将李宁处死,因为李宁不但擅自行动,还打乱了他的计划,最后还是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求情,才保下了李宁。

虽然计划失败了,但是李如松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日军又派使臣过来,这次过来的目的居然是澄清误会的,日军长官小西行长一听自己人过去求个赏居然被杀了,在家琢磨了半天,终于是想明白了,肯定是误会了,于是他又派了自己的亲信小西飞过来,并告诫他一定要懂礼数,李如松一听,特别的开心,隆重的接待了小西飞,还确定了之前的事是误会。等到李如松去平壤赏赐日军的时候,日本人张灯结彩,还有欢迎仪式,李如松一看,攻城的绝好机会,他立马下达了攻城的命令,可是除了戚家军以及少数人外,大多数都是在观望(主要是没见过,哪有打仗穿的花里胡哨的),城内的小西行长一看情况不对,立马关闭了城门,把明军挡在了城外,李如松观察形势之后,下达了进攻北城的命令,由于北城防守严密,易守难攻,日军很容易就打退了明军的进攻。等回到军营,李如松气的暴跳如雷,城门大开你们都不冲,都是傻子吗,除了戚家军和少数将领,其余的都被李司令骂的狗血淋头。骂完人,李司令让李如柏带人巡夜,由于小西行长看《三国演义》上头了,派了一波人去劫营,被李如柏一顿猛打。


过了几天,李如松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部署了整个进攻计划,采用围师必缺的战术,放开东城,李如柏、杨元、张世爵各带一万人总攻西城三个城门,吴惟忠带领三千戚家军进攻北城,神机营参将骆尚志带两千戚家军进攻南城,祖承训带兵八千随自己督战。部署完毕,明军各将领带人前往平壤攻城,明军看着城里严阵以待的日军,既不往前冲,也不架云梯,就在城下架大炮,然后明军就开始了炮灰覆盖,一顿下来,打的日军伤亡惨重,但是小西行长毕竟久经战场,很快镇静下来,部署兵力守城,虽然明军的火炮很强,但是要攻破平壤城,还是需要架云梯的,经常几番炮火的打击,明军只要爬上城头,然后打开大门,胜利唾手可得,可日军极其强悍,发起了猛烈的反扑,打退了明军的进攻,战斗进入了焦灼状态。正当西城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南城的五千朝鲜投降守军正坐在城头晒太阳,进攻南城的骆尚志带着八千精锐,穿着朝鲜军服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五千人一看,自己人不怕,也没多管就继续晒太阳打瞌睡去了,就一瞬间的功夫,骆尚志带着人架起了云梯,已经登上了城头,然后就顺利的占领了南城。虽然南城被破了,但是由于平壤城太大,从南城绕到西城也还要一段时间,小西行长也派兵过去支援南城,骆尚志也一时帮不了太大的忙,此时西城的明军和日军已经打红了眼,明军拼命往城头上冲,日军反抗的也越来越激烈,明军久攻不下,伤亡也越来越多,杨元带头攻城被日军击伤,李如柏头上也挨了一枪,幸好头盔够厚,才没有什么大碍(锦厚未至重伤),总司令李如松当时带着两百骑兵到处晃悠督战,目标太大,被日军一排枪打过去,当场就被撂翻在地,就在所有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李如松从地上爬了起来,擦了擦鼻血(触冒毒火,鼻孔血流),静静地说了句,换马再战,小兵一看总司令都这么猛,也开始拼命了,不要命的往城头冲,但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发作,毫不退缩,和明军死战到底,李如松一看,这样下去不行,拿出了他的杀手锏“大将军炮”一炮就轰开了城门(前面不要主要是因为当时技术不成熟,容易炸膛伤到自己人,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用的)城门被轰开之后,日军士气消沉,纷纷四处逃窜,三万明军冲入了平壤城,可小西行长一点也不消停,占据城里的制高点,准备打打巷战,李如松也不惯着他,让人找来木头,围在日军制高点下面,就说了一个字,烧,烧的日军是鬼哭狼嚎,但日军确实耐热,硬生生挨了一晚上,也不投降,第二天,终于扛不住了,除了小西行长带着的几千人,其余的纷纷往李如松没有布防的东城跑去,李如松之所以没有在东城设防,就是因为东城出去就是一条大河,当时是正月,天寒地冻的,日军没得选择只能往冰上跑,李如松一看,当即下令往冰上开炮,于是乎日军,溺死者约有万余。还在城内死守的小西行长也耐不住了,准备和明军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多次打退了明军的进攻,战斗陷入了僵局,这时李如松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和小西行长去谈判,大致就是我不打你了,快走吧,小西行长一听,可以,那我就走了,李如松知道困兽不好斗,但是放出来就好斗了,他命令查大受带三千人去小路埋伏,追着跑出来的小西行长就是一顿猛打,日军斗志全无,一看见明军拔腿就跑,而明军苦战多日,十分疲劳,一时竟没有追上,至此,平壤战役结束,明军大获全胜。

#宅在家里看历史#​#历史##历史有知识##李如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平壤   尚志   鸭绿江   南城   西城   东城   朝鲜   城头   日军   行长   战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