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张茂怡:故事从鸾峰桥讲起

故事从鸾峰桥讲起

——《相见在鸾峰桥》观后感

张茂怡

《相见鸾峰桥》剧照

也许因为我就是剧中故事里的同乡人,对家乡题材有那么一种特别的情愫,《相见在鸾峰桥》电影首映仪式观看后,今天应福建环三都澳绿色环保基金会的邀请,再次到剧场观看了这部饱含浓浓闽东乡土人文元素的院线电影。很早以前,我就听说曾经在下党工作过的吕纯振同志在筹划这部电影,并就电影起名征集多方意见,在编剧的过程,又因受邀作家无法深入闽东山区进行生活体验,剧情脱离地域特色而几易主笔,在吕纯振同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持下,并在他的尝试努力下,剧本终于成功开拍,并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登上院线电影银座,实现了寿宁下党电影题材的飞跃。

下党乡夜景

鸾峰桥引出的剧情

作为全国单拱木拱桥跨度最长的下党鸾峰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这座廊桥是闽东地域文化的特色代表,从明代建造至今,历经自然风雨和人间沧桑,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从此经过,踏上浙、赣、皖的战斗征途,也见证了闽东地区领导同志带领工作团队“三进下党”的路途艰辛。电影题材出镜的第一印象就是鸾峰桥和桥头小广场“百家宴”人气场面,故事的主题从鸾峰桥切入并随着故事的曲折发展,推出下党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和干部群众矢志不渝的努力下,展现出的蓬勃发展生机。鸾峰桥的在剧中的深刻意义不仅是电影中两代人的爱情故事见证,更是闽东脱贫成果的历史见证。

三十多年前,遭受海难灾害存活下来的屈妹因自己是海上疍民之女,岸上无立身居住地,只能逃荒他乡。在逃荒到下党村时,饥饿难耐的屈妹晕倒在黑夜里的鸾峰桥上,从远乡赶集劳作回来的下党青年村民范石个和外号叫“子弹壳”的同伴救了尚有气息的屈妹,并把她背回范石个家中救治,从此,屈妹嫁给心地善良的范石个,并生了他们的儿子范海路,作为范石个好朋友的“子弹壳”在伸手救助中因为稍露犹豫而错失了与屈妹的三十年夫妻缘分,守寡多年的屈妹在儿子的促成下,终于与暗恋她三十多年的纯朴村民“子弹壳”圆了房,儿子范海路也在振兴乡村的奋斗过程与驻村第一书记杨渝屏喜定终身。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鸾峰桥相见,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故事背景内容,当年差一点饿死在桥上的屈妹与后来致富发展起来的儿子都是在鸾峰桥上有故事的人,第一个相见画面,展现的是极端贫困的历史过去,甚至还以赶路回村的黑夜、饥饿晕倒场面作为那时物质匮乏、极度贫困的场景铺垫,而在剧终之前,一对年轻人在鸾峰桥上的相见相约,这个村庄已经实现了摆脱贫困,并走上振兴的新时代发展之路。时光的流逝更替,与情节人物的交集、碰撞,让鸾峰桥更具历史的沧桑感,也让更多的人们对这座古老的廊桥如对历史老人那般崇拜与敬重,这一点在屈妹做梦桥上供奉的神仙托梦叫屈妹修一条船作为夜晚睡觉的床铺情节里也隐约透露。影片还多次出现鸾峰桥和下党清澈溪流的画面,这些都让鸾峰桥主题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驻村第一书记杨渝屏和致富带头人范海路

猪、解暑茶、子弹壳、老祠堂的往事

下党是一个曾经的“五无”贫困乡,无公路、无乡财、无照明电、无自来水、无办公场所的“五无”问题曾经困扰当地的生产生活,在这种极度穷困的年代,当地人盼养猪,又怕养大猪,因为太大太重的生猪无法抬出村送到距本乡二三十里外的平溪乡出售,这个“抬不出乡”的最大问题就是“路难行”,由于没有通公路,乡里出山的山货都必须靠肩挑背扛徒步崎岖山路,“三进下党”的回忆就有这个“抬猪难”和小孩生病人工抬着送医而惨死路上的往事,电影中关于下党村养猪的故事,首先从驻村杨书记送一碗猪肉给屈婶吃遭到拒绝并勾起屈婶对当年丈夫因赶猪出村而摔下悬崖的惨烈往事。在村民语言对话中也几次交待养猪可以致富的剧情铺垫,这个铺垫十分符合寿宁县农村那个年代的经济背景,应该是编剧对当时县情精准把握的体现。

剧情中范海路陪同父亲赶猪、村民挑担登九岭、干农活——身上总离不开一个竹筒子水壶,这个道具十分符合历史情景,在瓶装矿泉水问世之前,寿宁农民上山砍柴、种地,必带之物就是这竹筒子,它因装水量多、耐用、不易摔破、取材方便而被当地人们普遍使用。当年,地区领导深入下党调研时,当地群众自发熬煮大桶解暑茶,在村口给进村客人送茶,这个故事实际消化在竹筒子草药汤上,起到一物两意的效果。故事中屈妹与石个成婚时睡的那床铺,草席下面垫的是干稻草打的垫子,这种草垫当时曾经作为赶集商品,是寿宁县普遍使用的床用物品,能够起保暖、舒软作用,但这种草垫容易长螨虫,引火灾,当地经济水平低,只能将就使用。而王家老祠堂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入镜画面,更是交待了下党“五无”穷困的一个典型案例。“子弹壳”的故事却因县里的电影队到偏僻的下党村公映战斗片时,小孩子们认为电影里打仗开枪后一定在屏幕地面丢下很多子弹壳,小孩子们纷纷到地上寻找,其中最早喊捡子弹壳的这位,成为村里人取笑他的别名,从此人们习惯用这个别名,也就渐渐忘了他的原名,在闽东山区或沿海,以顺口叫唤的别名、外号替代原名的现象很多。“子弹壳”大叔是剧中的一位重要配角,他的外号以及他的采茶制茶技术都是故事中的重要组成。除了这些,剧照中还出现范海路小时候拿着爪篱到田里捞泥鳅的画面,石个、“子弹壳”等村民挑担上九岭中途吃草包饭的情节,这些林林总总的故事道具细节,运用交待的非常巧妙到位,充满着浓浓的地域乡土气息,这也许就是剧情必须体现生活、深入生活的精妙之处,我想这些情节逼真反映当时寿宁的社会生活情况,应当感谢吕纯振这位土生土长的电影出品人,没有吕纯振细致的交待,异地编剧是无法精准到如此境地的。

饰演“子弹壳”年青时的演员

山海窗口的精彩亮相

《相见在鸾峰桥》,剧中故事讲的是下党乡爱情故事和历史变迁,但故事情节则通过一次振兴乡村的“诸葛亮会”安排的考察议题,通过考察从侧面真实展示闽东的山海之光,把下党进步与闽东的发展有机结合。驻村第一书记杨渝屏在范海路和台湾旅游达人梦瑶的陪同下一起考察了古田现代农业、福鼎白茶基地、福安坦洋功夫茶、霞浦滩涂美景,并巧妙地把“霞浦出美女”的传说、冯梦龙开明知县故事通过考察进行介绍,说明编剧的闽东情节非常深厚,立意下党故事,拓展闽东优质地域视野和产业特色,由近及远、从远拉近,实现镜头下的闽东山海交响,烘托经济人文的美丽画面,并激发人们的美好向往,把下党一角的精准脱贫,扩展到闽东一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交待了搬迁“造福工程”,以下岐村为实例,一句“下岐村不再有海上漂泊的揪心了”,写出这项工程的惠民功德。沿海之行,让久别海边生活的屈妹找回了儿时伙伴的同时,也让屈婶感受到搬上岸后村民幸福生活的热情与亲切。剧情还交待了闽东工业发展反哺农村进步的缩影,范海路外出参观中交待了资助上大学的工厂背景,言语中寄托了对关爱付出的感谢。总之,这些山海交融画面,不仅体现剧情中考察振兴农村对策的过程,更寄托了作者对闽东地区摆脱贫困奋斗历程的情感,把“相见”通过时空、地域镜头进行有机展示,达到宣传闽东,鼓舞斗志,奋进新时代的影视效果。

脱困前的下党乡旧貌

促进两岸往来的神来之笔

《相见在鸾峰桥》中有一个副脉络一直从剧初到剧尾进行精妙贯穿,这条线络就是闽台两岸交往,从开篇中出现台湾过来的旅游达人梦瑶开始,故事一直没有离开台湾与福建的两地融合与互动,梦瑶以及后来进下党的台湾餐饮业师傅带来了台湾经济文化和商业技能推演,助力下党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特别是支招发展特色乡村民宿、美食节茶鹅制作、茶园观光旅游等方面频频出镜,最后又从总结的高度概括了台湾80%的人祖上来自福建,打造出“根”文化在闽台交往中的重要性,加上最初镜头带入乡村考察的外国友人,这些镜头都隐藏着乡村振兴的开放发展寓意,把“相见”拓展到了台湾地区和国外友人,可以说,与时代发展节奏十分合拍,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发展眼光。

《相见在鸾峰桥》可以说是成功之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子弹壳”外号的叫法从一位老邻居在水坑边与“子弹壳”进行对话中进行解释比较突兀,如果能够安排在从村干部口中解释比较合乎剧情;外出考察时如果增加三都澳闽东大黄鱼养殖场面,把闽东拳头产品与“下乡的味道”系列产品进行巧妙对接,更能突出闽东的地域强项;下党曾是寻怀洲、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路过的地方,在参观文昌阁登岭路上加入这一红色元素可以增加下党历史文化的厚重与光荣感。

总之,这部《相见在鸾峰桥》电影,写实了下党在脱贫路上的艰苦奋斗历程,演活了下党青年与海边姑娘的凄美爱情故事,也牵引出新一代青年的爱情火花碰撞,既是乡村爱情生活的写照,又是激励创业发展的艺术推崇。通过这部片让全国摆脱贫困、精准扶贫典型的下党以电影艺术作品形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很值得一看。对于我们这些从那个睡过草垫、吃过草包饭、梦想养猪能致富的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既是一次往事的追忆,更是一次幸福平安的感悟。

屈妹逃荒时和中年后的照片以及暗恋屈妹三十年的子弹壳、屈妹儿子范海路照片

作者:张茂怡

编辑:蓝青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寿宁县   寿宁   草垫   弹壳   故事   台湾   精准   村民   地域   乡村   贫困   画面   剧情   历史   电影   张茂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