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从《人民的名义》到《大博弈》,沉淀15年写出中国制造故事

驻京记者杜雨敖 11月25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大博弈》线上研讨会在京举行。该剧由耀客文化制作发行,11月5日登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黄金档,腾讯视频同步播出。剧集讲述了主人公面对国内外诸多对手的步步紧逼,带领企业逆风翻盘,成功推动一家濒临破产的百年老厂打进国际市场的故事。该剧由秦昊、田雨、万茜、柯蓝等一众实力演员出演,杜源、刘琳、丁岱勇等老戏骨加盟,新晋金鹰视帝雷佳音也特别出演。

图说: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电视剧《大博弈》改编自周梅森的同名小说,并由其本人担任编剧和艺术指导。从《人民的名义》《突围》到《大博弈》,周梅森不断记录大时代发展,表达人性背后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新时代国企改革和百年老厂的成长为主线,全面展现了我国重型装备制造行业市场改革发展的时代进程。

图说:电视剧海报

以历史使命为现实起点

编剧周梅森介绍了创作的出发点和刻画重点,他说这部作品的题材酝酿了15年,自己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经过这么漫长的沉淀期。通过中国企业家积极深化改革,参与市场博弈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光辉历程。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从选题新鲜、人物生动、气象阔大三个维度认可了剧集的成功,并表示剧集凸显了当代大部分电视剧所不具有的“精神钙质”和“现实主义创作高度和硬度”,周梅森笔下的这种人物身上的英雄气概,人性当中的硬度,是他作品一贯的风格,也是当前文艺创作当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可或缺的元素。

李京盛认为,当下电视剧现实题材创作过于侧重在红尘烟火地气缭绕的日常生活,忘记了生活之外还有万千世界,忘记了在寻常的生活当中还有人的胸襟沟壑,还有人的云水襟怀,“文艺作品如果不写这些东西,我觉得缺乏高度缺乏硬度”。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此观点十分认同,他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正是在于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的企业家精神谱写了一首颂歌,在创作思维上,尝试了一种兼容整合、辩证思维的创造思维方式,去反映生活,塑造人物。

触及中国制造行业现实

研讨会上,该剧的总编审孙昊讲述了拍摄制作的幕后故事。该剧是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2021年7月10日开机,历经了青岛、潍坊、济南等地的拍摄,克服了高温和疫情挑战,2021年10月25日完成拍摄,今年11月5日开始播出。据广电总局的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该剧收视位列省级卫视第一位,而且连续两周回看用户的规模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的第一位。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说:“这部作品能够把目光聚焦于中国的重工业、制造业、乃至金融业,讲述这样一个实业兴国的故事,这是主创的文化自觉意识的体现。”剧评人李星文认为:“《大博弈》把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清楚了,我深深感受到它对市场经济的赞美。向专业性要戏剧性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出路之一。”

会议最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分享了自己的观剧感受,“剧集通过认真研究资本市场和企业,很好地深入生活,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一次重要实践。”(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杜雨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故事   剧集   图说   硬度   中国   编剧   名义   文艺   现实   电视剧   精神   人物   艺术   时代   作品   电视   周梅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