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阿卡林省江西之一-历史上的人口变迁

先看看地理,江西的地理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江,见下图。

江西地形图

由东到南再到西,三面分别被重重山脉包围,唯有背北部是长江阻隔,中间是鄱阳湖盆地和吉泰盆地。五大水系——昌江、信江、抚河、赣江、修水齐聚鄱阳湖再汇入长江。这种地理条件显然相对闭塞,自然与外界的人流、物流就容易被阻隔。以现在的工业文明和科技水平,当然可以比较容易地破除这些阻隔,如我们建设的铁铁路、公路等。但想想农耕文明的时代,陆地上靠马车拉,人肩挑,这种困难就很难想像了,因此最现实的选择肯定是水运。事实上,在农耕文明的历史上,江西作为南北交通的枢纽,也在于水路,从广东北上进入江西,入赣江直至长江转京杭大运河北上,昌江、信江、抚河等也由此北上。到了现代,落后的内陆水运大部分被铁路所取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就改变了。

这种地理环境,不管是风和水,东、南、西三面都会被阻隔进入,人流物流同样如此。恰恰中国的历史是先有先进的北方黄河文明,然后冲击到南方,由北部进入江西,江西溢满后再溢出到周边的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如果是水,溢出的部分肯定是轻扬活泼的部分,沉淀的一般是厚重的泥沙,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由此再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黄河中下游一带无疑是中国历史早期的文明中心,是人口和经济的重心。但历朝的内乱以及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争斗,使得人口和经济不断往东南方向迁徙。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由北往南的人口迁徙有这样几次,一是西晋末期的“衣冠南渡”,二是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迁,三是北宋灭亡时的北人南迁。

北人南迁流向图

见上图,北人南迁最主要有如下这样几条线。

最西边是关中平原经汉中南迁至四川盆地,如安史之乱,当时的长安及关中很多南迁到四川的,这条线路应该是最少的,秦岭的阻隔以及关中不如中原的地理大、人口多是主因。西边起第二条自中原过湖北至湖南,第三条中原到江西,第二条和第三条有大别山的阻隔,所以并也不是主要的方向。最东侧是最主要的线路,自中原至安徽、南京到苏南、浙北。

分析一下这几条人口南迁的路线及各自的地理形式。最东侧的路线无疑是南迁的主线,自东向西依次减弱。江浙的地理形式就如同长江入海无阻无挡,不断地人口冲击,加上土地相对平坦肥沃,这种情况无疑造就了江浙一带现代最高的中华文明。江西、湖南、四川则周边阻隔,如水流进来后则回旋沉淀,水满则溢,这种现象又以江西最为显著。江西流入的人口相对较多,周围阻隔,战乱较少,人口又容易不断繁衍,因此到了明朝时期,江西人口相对周边达到了最高的比例。

而元末明初,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湖南的战争,使得四川、湖广的人口锐减。这才有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另外,明清时期为了镇守云南、贵州等边远省份,也从江西征调了许多军户到这些省份。有趣的是,与江西地理形式相似的北方省份山西,也被明朝朝庭迁徙大量人口充实到北方各省份。

北人南迁到江西后深入到了江西南部的赣州地区,形成的客家人的最初聚居地,然后往外扩散到福建、广东等地,目前全球客家人口有8000多万。另外,“义门陈”的祖地也在江西德安,有人估算其后人目前有千万之众。

总结上述人口历史迁徙情况,江西承接了许多北方南迁人口,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隔绝了不少的战乱,使得江西人口不断繁衍,然后又不断外溢到南方各省份。南方各省份的许多人都来源于江西,最后溯源到北方。

目前江西周边省份的人口数分别是:浙江5700万,福建3900万,广东11300万,湖南6900万,湖北5900万,安徽6300万,江西4600万,与周边省份相比,只多于更多山的福建。近代的不幸,让江西的人口本来高于周边省份的情况逆转了。先是太平天国的内乱,波及南方多数省份,江西尤甚,不但杀人,还要剥财,太平天国与湘军都是如此。其后我们现在的执政党在江西建立根据地,与国民党政府在江西争夺,同样损耗了江西大量的人口与财物。至今江西的人口也排在中国的中等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江西   赣江   湖广   鄱阳湖   太平天国   关中   人口   中原   长江   湖南   福建   盆地   广东   省份   地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