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日本妻子为爱改国籍,携手相伴60余年,几十年未曾添新衣

1986年5月,松本米子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回望自己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艰辛,但在苏步青的陪伴下,她的心灵却是无比满足的。

而她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苏步青不要伤心,好好地活下去。

妻子去世后,苏步青时刻把松本米子的照片带在身上,那感觉就像妻子一直还在他的身边一样。

2003年3月,苏步青带着对亡妻的这种怀念,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

一、苏步青的求学之旅

1902年,苏步青出生于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因为家境贫寒,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帮家里放牛、割草等农活。

他的父亲为了不让儿子步自己后尘,一辈子当农民,省吃俭用将苏步青送上了学堂,让他可以安心读书。

1911年,已经9岁的苏步青,第一次离开了从小生活的小山村,到了100多里外的平阳县第一小学当了插班生。

可进入学堂后,他没有专注于学习,反而迷上了看戏,经常因为看戏而迟到,导致学期末常常拿倒数第一的名次。

这时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个贵人,他的恩师地理老师陈玉峰。

陈玉峰觉得苏步青品德不坏,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聊了很多,还给他讲了牛顿的故事。

苏步青听完后深受启发,从此便专注于学习,很快成绩从倒数第一变成了第一名,并在191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旧四年制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

在中学里,苏步青在各类课程当中展露出过人的天赋,比如国文、历史、数学等等,但他坚定地想要成为一名文学家,书写文章,启发民众思想。

可接下来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想法,一次数学课上,一位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数学老师讲授当前社会的局势,让苏步青知道中国的落后是基础科学落后所致,其中以数学、物理为最。

他的内心深受震撼,那之后便开始钻研数学,可喜的是,苏步青在数学上天赋极高,一个题目可以用到24种解法。

苏步青的数学才华很快得到了校长洪彦远的认可和支持,并萌生了让苏步青出国留学的想法,但由于各种因素搁置了,最后只留给苏步青一句话“有困难找他”。

很快,苏步青毕业了,经过四年的数学学习,他不再满足国内的数学知识,想要出国进修,但巨额的费用不是他的家庭能负担起的。

这时,苏步青想到了校长洪彦元,立即给他写了一封信。

没多久,洪彦远寄来了一封信和200银元,信里是鼓励苏步青要好好学习数学,振兴中华的话。

1919年,苏步青前往日本留学,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被该校电机系录取。

虽然不是数学专业,但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学习关于数学的知识,钻研数学难题。

不久,他又以第1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帝国大学数学系,成为当时唯一的一位中国留学生。

二、与松本米子结缘

在这里,苏步青认识了他未来的妻子松本米子。

松本米子是一位富家千金,才华与美貌双全,精通古筝、茶道、插画、书法等各类艺术,经常在校内外进行演出,追求者非常多。

作为东北帝国大学教授之女,松本米子在学校备受“瞩目”,只是如今,学校却来了一个人气极高的名人:苏步青。

松本米子在学校常听到苏步青的各种消息,就连她的父亲也经常提起这个才华横溢的才子。

在学校的一次晚会上,松本米子上台弹奏古筝,苏步青被她深深地吸引,而松本米子也对苏步青仰慕已久。

晚会结束后,苏步青和松本米子第一次见面了。

两人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看着身边这个高高瘦瘦的男子,松本米子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这么拼命的学数学哪?”

在她的眼中,数学是非常枯燥无趣的,而古筝、茶道和插画才是她喜欢的。

苏步青停下脚步,看着松本米子的眼睛,坚定地说道:“因为中国的发展需要数学,我愿意为了我的国家喜欢上数学。”

听完,松本米子震惊了,她听过各种喜欢数学的缘由,但这个答案却是第一次。

她被这种崇高、纯粹的爱国情怀所感动、震撼,这一刻,她的心跳加速,彻底被身旁的男人“征服”了。

两人一见如故,一眼万年,携手同行,顺理成章地走在了一起。

1927年,研究生在读的苏步青被东北帝国大学正式聘任为代数学课讲师,他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教师的外国留学生,被很多日本媒体称为“东方领土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

但即使获得这样的荣耀,也挡不住别人对他的质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两人恋情的质疑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苏步青出身低微,配不上松本米子,就连她的父亲,也因为国籍不同,不支持两人在一起。

从来没有忤逆过自己的父亲的松本米子,第一次为了爱情不得不和父亲作对,她坚信苏步青是一个有责任心有远大抱负的人。

好在松本米子的母亲支持她,在她母亲的多次劝说下,终于,她的父亲同意了。

1928年,俩人如愿结婚。

婚后,松本米子随夫姓改名为苏松本,苏是苏步青的姓,而松本是父亲的姓,她的名字代表着不同民族的结合。

松本米子开始把丈夫放在第一位,做起家庭主妇,全面支持他的工作和事业,甚至还放弃了书法和古筝,只留下了插画和茶艺。

因为,插画可以让丈夫舒缓压力,泡茶可以让丈夫心素如简。

在妻子的精心照顾下,苏步青全身心投入数学领域中,一连发布了40多篇论文,并在研究中发现了“苏锥面”,成为了当时备受瞩目的“数学界巨星”。

三、回国任教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东北帝国大学请他留下任教,薪酬非常的丰厚,松本一家也希望他留在日本。

可苏步青却只想回到祖国,因为他和陈建功有个约定,学业有成后一同回浙大,把浙大数学系办成世界第一流的数学。(陈建功,日本第一位获得理工博士学位之人)

这本是苏步青留学前就计划好了的,但现在娶了苏松本,一边是家庭,一边是国家,苏步青非常难以抉择。

苏松本看出了丈夫的为难和犹豫,她知道回国任教是丈夫一直以来的心愿和抱负,便对她说:“因为你爱中国,所以我也爱中国,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永远跟着你。”

在妻子的支持下,苏步青做了决定,拒绝众多老师、亲友、高薪职位的邀请,毅然决然选择回到中国。

1931年,阔别12年后,苏步青只身一人回到杭州,在浙江大学任教。

浙大的薪水不仅低,由于经费紧张,苏步青甚至4个月没有收到工资,家里的日常开销都成了问题,只能靠哥哥接济度日。

而这时,他想把最后的家当当了接妻儿回国,浙大校长邵裴子得知后,亲自凑了1200大洋给他,几个月后,苏步青终于一家团聚。

在学校,他和陈建功先生开创数学讨论班,用严格的要求,培养自己的学生。

1933年,苏步青晋升为教授并担任数学系主任。

1937年,浙江大学的数学系在培养人才方面已显示出雄厚的实力,并开始招收研究生,他最早的学生方德植也已写出了研究论文。

四、战乱时期

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的飞机“侵虐”上海,杭州等地,为了避免学校被轰炸,浙江大学校方决定搬迁。

可准备迁移的时候,日本的东北帝国大学再次发来了聘书,以三倍高薪聘请苏步青担任数学教授。

可见到中国百姓的惨状之后,苏步青怎么可能会回去为日本效力呢?显然是不会的。

他愤怒地拒绝了:“你们侵略我的国家,还想让我为你们效力,这怎么可能!”

这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日方放弃,他们直接派了一名驻杭领事馆的日本官员,去苏步青家中准备再次劝说。

可苏步青不在家,他只见到苏松本。

他利用领事馆的名义想请苏松本品尝日本的饭菜,想让苏松本回忆日本时的美好。

苏松本霸气回绝:我嫁给了苏步青,在中国生活数年,早已经习惯了中国的饭菜!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久后,日本发来急报:松本教授病危!

当时正处混乱时期,苏步青不能回去,他把这份电报拿给妻子看,并表示让她单独回日本探望她的父亲,可她却说:“我不回去!我要永远跟着你!”苏老震惊之余,也被深深地感动。

随后,苏步青一家跟着浙大开启了西迁之路,苏步青挑一担箩,一边装书籍,一边放年幼的孩子。

迁徙的过程异常凶险,由于苏松本日本人的身份,每次过关卡都要被审问很久,由于条件太艰苦,松本米子刚生下的孩子就夭折了,最终一行人跋山涉水,徒步走了2年,终于到了贵州,在那安顿了下来。

当时战事紧张,可苏步青的教学也没停止过,他在在山洞里讲过课,在城里的破庙讲过课,此外,苏步青还在这期间完成了《射影曲线槪论》,而苏松本始终陪伴在苏步青的身边,不离不弃,风雨同甘。

五、晚年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时局开始变得安稳,中国开放了外国人申请中国国籍的权限,得知消息后,松本米子立即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1953年,松本米子如愿加入中国国籍,这个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日本女子,早已经“扎根”在中国大地上。

松本米子正式改名苏松本,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日本人。

而苏步青则在1952年,来到复旦大学,担任数学系教授。

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与我国另一位数学教华罗庚不分上下,他们二人被并称为“南苏北华”。

之后的日子平淡且美好,由于经济的局限,米子开始精打细算,对自己的要求更是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几十年间里,未曾给自己增添一件新衣。

苏步青在学术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在家庭上,他觉得自己对妻子苏松本怀有愧疚,他知道,妻子一直有一个心结,就是回国去祭拜自己的父亲。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正式建交,这意味着苏松本可以回去祭拜父亲了。

一个周末,苏步青看着操劳家务的妻子,想起了两人曾经经历的点点滴滴,想起了妻子为了家庭和孩子付出的一切,想起了妻子几十年没有给自己增添一件新衣。

苏步青将她轻柔的拉到身边,温柔的说道:“现在我们情况不同了,孩子们也都独立了,你无论如何也要为自己买件新衣服,并且你也应该回去看看了。”

听完苏步青的话,苏松本红了眼眶,接下来她伏在苏步青的怀里,放声地痛哭起来。

阔别43年,苏松本再次重新回到日本,看望那物是人非的地方,不免百感交集。

时间来到1982年,由于长期操持家务,劳累过度,苏松本病倒了。

在苏松本生病的日子里,苏步青一步不离地照顾着她。

1986年5月,苏松本还是离开了苏步青,享年81岁,而在离开前,她想的依然是自己的丈夫,她拉着苏步青的手,嘱托他要好好活下去,不要太伤心。

苏松本去世后,苏步青常年把妻子的照片带在身上,仿佛她仍在陪伴着自己,他还将她最爱的那架古筝挂在了房间的墙上,每当思念亡妻的时候,便忍不住细细抚摸。

2003年3月17日,带着对亡妻的思念,这位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数学人才的一代数学宗师,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跨越国度、不离不弃、全心全意、共克时艰,这是对苏步青和苏松本爱情最好的诠释!

跨越国家的爱情,相伴60年的承诺!

苏松本为了苏步青,放弃了自己优越的家庭环境,为苏步青打理着各种大小事务,即使条件再艰苦也丝毫没有怨言。

苏步青曾经说过,正是苏松本地付出,才成就了之后闻名世界的数学家苏步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日本   国籍   浙江大学   妻子   数学系   帝国   古筝   余年   新衣   中国   父亲   数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