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书法家苏金茂&永春民间对联(第一百六十)


永春民间对联(第一百六十)

星岛作栋梁荣当总理

桑梓寻根本感受乡情

永春县湖洋镇吴岭村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的故乡,这不仅仅是吴岭村、湖洋镇的骄傲和自豪,也是永春县乃至泉州市的骄傲和自豪。

吴作栋先生,1941年5月20日诞生于新加坡。吴作栋的父亲吴佳昆在七岁那年,背井离乡,随祖父吴光锦飘泊星岛。吴作栋12岁时,其父亲吴佳昆即去世,主要靠祖母抚养长大。

吴作栋先生刻苦学习,学业有成。他早年在巴西班让小学及莱佛士书院受教育。后获奖学金进入新加坡大学深造,1964年毕业,获经济学一等荣誉学位。大学毕业后,进政府经济部门工非。1966年,获得研究院奖学金,赴美国麻省威廉斯学院攻读发展经济学。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回新加坡,在财政部经济发展部门就职。1968年8月,他出任新加坡海皇轮船(船务)公司财务经理。1973年擢升为该公司董事经理,后任财务董事、专务董事等职。至1977年9月,他出任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

吴作栋先生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新加坡政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1976年12月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候选人参加大选获胜,当选为马林百列区国会议员。在此后的两届大选中,他都赢得了胜利,蝉任该区议员。1977年9月升任新加坡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1979年1月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第二助理秘书长兼第一组织秘书,成为该党的领导核心成员。同年3月,任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长。1980年,兼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特别联络委员会委员,负责全国职工总会工作,兼任专业和技术教育理事会主席。1980、1984年,吴作栋先生均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竞选事务委员会主席,主持过两次国会选举。1981年1月继续任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长。同年6月出任新加坡卫生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1982年6月任新加坡国防部长兼卫生部第二部长。他于1984年12月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助理秘书长,成为该党党内实质性的第二号人物。1985年2月任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同年3月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新设立的党总部执行委员会首届主席。

1987年5月,他荣获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授予的最高荣誉勋章。这是鉴于他在担住新加坡劳工基金会主席和在全国职工总会属下平价合作社信托委员会任职期间,在劳工运动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表现和巨大贡献。

1988年新加坡大选,吴作栋先生当选为马林百列集选区国会议员。1月,连任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並出任新加坡国会特选委员会委员,负责审核国会选举法案和宪法修正案工作。吴作栋先生处事稳重能干,深获同僚信赖和拥护,领导内阁部长策划和推行政府政策。

1990年11月28日,吴作栋先生接任李光耀总理职务,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总理。

吴作栋先生虽出生在新加坡,但受祖辈父辈、尤其是祖母的影响,有着深深的故乡情怀。他多次访问中国,1990年10月,已是第七次访华。新加坡永春会馆推举吴作栋先生为会馆名誉顾问。1987年11月,吴作栋先生在新加坡永春会馆成立120周年纪念会上致词,他强调 : 把传统的华人习俗和礼仪规范化、简单化和现代化,然后传给后代,是当前宗乡会馆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贤、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1992年11月8日,新加坡会馆举行纪念成立125周年暨互助会30周年庆祝活动,吴作栋先生亲临主持庆典並致词。

2009年10月28日上午10:50,时任新加坡国务资政的吴作栋先生的双脚踩在了永春湖洋镇吴岭村口的土地上。他身高1.90米,尽管他满头银发、年近七旬,却依然沉稳、睿智、气度不凡。看着围得水泄不通的乡亲,看着宗祠里祖父的画像,看着祖厝里祖母曾经住过的房间,作为一位代表祖母归乡的游子,他难掩喜悦之情。

他一下车,就在村口“吴岭”石碑前合影留念,第一次真正融入故乡“吴岭”氛围。在热烈的欢迎声和震天的锣鼓声中,吴作栋先生在众人的簇拥下,穿过老老少少组成的欢迎人群,走进了吴氏宗祠。敬祖先,看族谱、听介绍、品小吃,他连声说:“很高兴。”他还用英文题字:“今天非常高兴回到了祖籍地”,并谦和地道歉:“中文签不来,请不要见怪。”这一题字,已被装裱起来,挂在宗祠里作为永久纪念。

吴作栋先生一直记挂着吴氏族谱。一看到族谱,他就认真地翻阅。他育有一儿一女,儿女繁衍后代皆在新加坡,他详细询问能否将子孙也添加入族谱。他表示要让子孙们都知道祖籍地在泉州、在永春、在湖洋、在吴岭。他郑重地表示,将把吴氏族谱带回新加坡,并将子孙的资料寄回来宗祠添加,因为这里才是自己的根,根深才能叶茂。

他首次回乡却不感到陌生,吴氏祠堂的墙上,挂着“追忆先贤”的牌匾。吴作栋一眼就认出爷爷吴光锦的照片。他说,祖父、父亲都很念旧。即使离开家乡多年后,自己的名字里,依然有着代表吴氏宗族辈分的“作”字。他还知道,在吴岭,“作”和“振”是同辈分的。通过乡亲们的交谈,大大加深了对吴氏辈份的认知。吴作栋先生说:“真高兴能回来”“我是代表祖母回来的”。记忆里满是祖母关爱的吴作栋先生,在宗祠里拜祭了先祖后,走进了吴作栋的祖厝。土墙上那张放大的年代久远的全家福,让吴作栋先生流连不已,“这位是祖父”“这位是祖母”“这位是二叔”“这位是三叔”,他一一叫出声来。祖母居住的房间,虽已不是往昔模样,吴作栋先生还是忍不住地久久伫立,可见他对祖母的敬重深情。此时,他用闽南话深情告白:“我是在新加坡出生的。父亲吴佳昆8岁时随父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定居。我12岁就丧父了,主要靠祖母抚养,对家乡的了解基本来源于我的祖母。我知道吴岭是我的祖籍地,虽然没回来过,却也很有感情。祖母在世时对家乡十分想念,此次回来,我是代表祖母回来的。”一番话发自肺腑,令人动容。在吴岭,听着原汁原味的乡音,再次令吴作栋先生想到了祖母:“你们说话,语气很像我的祖母。”

吴作栋先生吴岭之行,踏上了故乡热土、拜谒宗祠、走进祖厝、接触宗亲、喝过热茶、品过小吃,感受到了故乡的朴实和淳厚,满足了自己对祖籍地的向往之情,他融进了吴岭,融进了浓浓的乡情。乡情是一种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吴作栋先生故乡行,体现了他对祖母最敬重的爱,同时也包含了他对祖父对父亲深沉的爱。此行之后,他将多了一份对故乡的牵挂,多了一份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情怀。

2022年11月26日于厦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永春   永春县   财政部   宗祠   族谱   新加坡   国防部长   祖籍   书法家   祖母   祖父   会馆   国会   对联   故乡   部长   父亲   民间   作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