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与自由

“我愿岁月无负天地,我愿此生辽阔高远。”——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条件即逆境。当人们拥有并享受某些条件时,是否会忽略条件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如一个手脚不健全的人,生活定不便,处处受阻,而健全的人则会使用手脚去犯罪。条件无处不在,逆境同样无处不在。但是人仍然是自由的,因为人可以选择。正是人类可以选择,才不断超越种种逆境。


历史上任何直接针对人性的改造都以失败告终,真正伟大而有希望的变革是将人性置于美好的关系中。关系是什么,制度。制度不是直接改造人性,而是让人性的恶得到规避,人性的善得到弘扬。曼德拉是一个传说,Beyond歌曲《光辉岁月》已成经典。读懂了曼德拉“小处安身,大处立命”的勇敢、仁慈与心怀希望,才体会到“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的歌词里生命的苦难与挣扎。热泪盈眶。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必须像人一样拥有灵魂。人有法的精神,法有人的温度。被囚禁的人获得自由后又囚禁其他人,其灵魂仍是被囚禁的。曾经遭受过的伤害,导致其也去实施伤害。人性的报复,除非发自灵魂的释怀,否则报复将不会消失。多少人在“成熟”以后演变成了自己“不成熟”时所厌恶的人。很多“报复者”憎恨的是一种坏关系,而不是坏关系中扮演角色的可怜人。时代必须将他们都救出来。

文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为社会进步提供解决方案,而在于对人性之美的坚定扶持。所以,文艺具有招魂的品质。艺术打开了人类精神世界之窗,涌入新的力量。同时,也会产生令人不相信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副作用,质疑或动摇原本认为理所应当的认知集成,包括制度。一个人动摇不足为奇,一群人呢。


我常听到人们抱怨体制有问题,这一点谁都不会否认。否则,也不会有当下不断的改革。问题在于,多数人的无所作为,是否完全因为体制?正如鲁迅所说,命运是不费心机的最好的解释。随口就是命运、造化,通常对自身的努力与否作了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生命之路的探寻应是“路在何方”,而不应是“这就是路”。启迪和引导好于“灌溉”,这与“1+1=2”or“2=?”的道理一样。思考后找寻方向,获得重生与自由比直接给予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人际关系,社会契约都是人类所制造的工具的一部分。人要做工具的主人,万不能被自己制造出来的工具所奴役。如果说当下的我还有些超脱,我倾向于认为我有另外一个自己,他独坐云端,观照着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时刻提点我不要争论和炫耀“赢”而浪费时间和生命。


熊培云先生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十分赞许。书中多处引用名人名言,尤其以西方居多。我相信这是培云先生深度思考而得的感悟与之契合,区别于简单粗暴照抄式的教条,前者明显更有生命力。

西方人感叹自己气色不好,常为明天忧虑,总觉得我们气色好,因为我们总觉得明天会更好。一个为明天忧虑,一个为明天奋斗,精神状态似乎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向上攀登,逐渐光明,心情不言而喻。

忧虑和奋斗,在新的时代征途上,历史早已注定。

2022年11月23日夜 于枣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曼德拉   自由   气色   逆流   逆境   忧虑   人性   条件   明天   关系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