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闯过2000度高温,中国与美国,在测试同款“防护罩”

从外太空返回地球,所有飞船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重力加速度带来的影响。

飞船进入地球的技巧:二次进入


通过重力加速度,飞船表面温度能够升至2000摄氏度,非常考验飞船的材质。

为了闯过2000度的高温,中国和美国都在测试一款新型“防护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充气式“防护罩”

这个防护罩又被称为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外形像一个倒立的伞,虽冠以充气之名,但是它的隔热系统还是很牛的。

收紧与展开状态下的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隔绝飞船在降落时产生的高温,减少与地球大气的摩擦。

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问,其原理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大气的阻力和摩擦力与物体的面积呈正比,物体的面积越大,空气的阻力也就越强。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采用的是流线型的结构,当它在天上快速降落的时候,大气就会顺着周围向四周扩散,以此达到减小摩擦力和阻力的目的。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的运用


一方面,这样的设计结构能够使飞船的正面永远朝着地面,不会发生偏转。

试想一下,如果飞船在天上转过去转过来,上边的宇航员一定不好受。

所以说,让飞船平稳地运行在大气当中,相当重要。

另一方面,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的中心部位(宇航员乘坐的船舱)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让人疑惑地是,这样的新式防护罩的流线型结构,不会让飞船在降落的过程当中速度更快吗?

要知道速度和温度是呈正比的,速度越快,温度也就越高。

其实,不用担心这一方面。

不同阶段的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


在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进入大气后,由于其轻盈的质量和特殊的材质,相比较原本的速度,是有所减缓的。

当然,许多人并不理解,以前的隔热材料已经足够好用了,为什么还要研发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呢?不是白白浪费研究经费吗?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存在意义

比如,上世纪的阿波罗11号飞船,在执行完载人登月任务后,带着3名宇航员成功返回地球。

当时的阿波罗11号上采用的是合金防护罩,并且还有特殊的涂层。

这对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产生的温度来说,已经够用了。

别看这类防护罩好用,但实际上缺点也有很多。

阿波罗十一号飞船结构


首先,在老式防护罩的建造成本上,它是充气式系统的好几倍。

据美国宇航局的报价,最便宜的材料每公斤也高达3000美元,可以说每一寸都是金啊!

关键在于,它还很重。

重,一方面让防护罩的造价成本节节攀升,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负担。

对于飞船来说,每一公斤的重量都很关键,因为不仅要搭载相关的仪器设备,还要装上许多的燃料。

嫦娥五号结构


如果飞船设计得太大、太重,会严重影响太空探索任务的进行。

因此,为了尽可能腾出燃料等必要物品的重量空间,人们不得不在飞船的建造结构上下功夫。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试图减轻飞船外壳的建造重量。

而充气式系统在重量上的优势也就显露了出来,它以轻盈的材质著称,为人们节省出更多的重量缺口,以此加设其他主要设备,保障宇航员的安全,为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也添砖加瓦。

不同尺寸的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


此外,传统的隔热防护罩还是一次性用品,坠落地面后的半小时内就无法回收了。

再加上隔热防护罩本身的造价就十分昂贵,可以说传统的飞船将“烧钱”两个字发挥到了极致,不是大国不敢玩儿。

而且传统的隔热防护罩由于建造材质的形状问题,时常无法完全契合飞船自身的设计结构。

所以,在前期的建造上,必须用多块材质进行拼接,才能覆盖飞船的全身。

但是,拼接过的隔热防护罩总是存在安全隐患。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采用的则是合成材料,可以根据飞船的形状,制作出整块材料,根本不用拼接,非常的安全且方便。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外涂隔热材料


最后,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的功能要比传统的隔热材料广泛,在飞船降落的过程当中,还能起到防护作用。

传统的飞船采用的是反推或者通过减速伞来减小飞船与地面的冲击,这种方式非常麻烦,而且安全系数不高。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本身就像是一个防护罩,当飞船坠落到地面后,对地面造成的冲击力也并不强。

建造中的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


不过,不少人担心,这毕竟是充气式的设备,万一当中的气体发生泄漏,会不会在天上就炸了

科学家在设计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在防护罩当中充入的,都是纯净的氦气稳定气体,没有任何氧气的成分,自然不用担心爆炸。

根据科学家的设计理念,未来的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足够成熟之后,宇航员甚至可以依靠着这个系统,就能直接从太空脱离,坠落到地面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运用构想图


虽然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实际上可给科学家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早在人类航天领域起步的时候,就有科学家提出了相关构想,可建造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才开始进行实验。

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那么,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的都有哪些难题呢?

在结构上,传统的防护罩为了契合飞船的“钟”式结构,采用了相同的外形。

而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反其道行之,将外形反过来设计,没有经验借鉴,难度不可谓不高。

防护罩的外壳究竟该选用什么样的合成材料也是一个问题,毕竟能够抗住2000摄氏度高温的材料少之又少,正常情况下只能通过合成才能实现。

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


此前,美国首次将建造成功的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投放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美的实验

2022年10月,美国宇宙神五火箭发射成功,并返回陆地,当中使用的就是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验证了该系统用于航天领域的合理性。

如果要投入到载人航天的运用当中,则需要一个很长的实验过程。

对此,我国也展开了相关的实验。

2020年,我国使用长征五号首次试验了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只可惜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飞船在返回的途中,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发生了故障。

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国科研人员对当时的问题进行了排查,并找出了问题所在,着手对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进行优化

相信不久之后,我国的充气式再入减速系统能够以崭新的姿态,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防护罩   阿波罗   重力加速度   宇航员   美国   飞船   中国   再入   地面   传统   结构   测试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