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源的冷知识,带你揭开能源应用的“前世今生”

人类开发能源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探索利用新能源及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每一次重大技术革新,都对人类生产文明和技术带来了巨大变革。

大约在150 万年前人类开始用火,约 7000 年前开始用畜力 , 3000 年前开始用煤。也出现了关于石油的记载。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石油 , 但在巴勒斯坦的古墓墙壁上的象形文字中曾记载死海的石油开采 。在公元前 5 世纪古波斯帝国首都近曾出现手工挖掘的石油井。波斯人最早把石油用于攻打雅典城的战争中。也有历史记载 , 公元 前 5 世纪至公元 1 世纪 , 在高加索山脚下和里海沿岸的许多地方 , 都发现了油气苗 , 吸引了虔诚的拜火教信徒朝拜 。在典籍中石油名称极多,有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现在通用的“石油”一名首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石漆,还有石脂水、猛火油、雄黄油、火油、石脑油、石烛等,都是古人给石油取的名字。“石油”这个名字尤其被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推崇。

沈括,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著有《梦溪笔谈》,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的国家之 一 。3000 多年前的 (易经) 中有 " 上火下泽" "泽中有火" 等记载 。

1900 多年前 , 班固的 ( 汉书.地理志) 记载 : "高奴有水可燃。" 宋代的沈括 ( 公元 1031 ~1095 年) 在 (梦溪笔谈) 中不但首次提出 "石油" 这一名称 , 而且认为石油 " 生于北际沙石之中" " 与泉水相杂 , 惘惘而出" , 并做出预言 , "石油至多 , 生于地中无穷"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石油还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人类发展的历史存在这么一个不争的事实∶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应用的改进和更替 。从当初的钻木取火 , 到工业革命的蒸汽动力 , 再到现在的电气化 , 人类对能源的应用无不充满智慧 。现在 , 冬天集中供热的煤炭 、汽车驱动行驶的汽油 、厨房设备接入的天然气 , 都是维系社会运行的主要动力来源 , 并且都是化石能源 。

中国作为最早使用煤的国家之一 , 早在公元前就用煤冶炼铜矿石 、烧制陶 , 明代已用焦炭冶铁,在人类历史上,石油在照明、宗教、医药、建筑和军事上都有作用。在不同时期,石油具有不同的用途。明朝李时珍(公元1522-1596年)的《本草纲目》曾经记载,石油可以“主治小儿惊风, 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铁箭人肉”。

考古学家在近东挖出的古老城镇、教堂和坟墓中,发现了大量当时人们借助石油和沥青做成的日常用品,提供了古代使用石油的一些证据。如埃及坟墓中发掘出的一些富含硫化物的石油保存下来的木乃伊。

但是 , 煤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并逐步形成工业体系 , 则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 18 世纪后半叶 , 由于工业革命的进展 , 炼铁用焦炭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 炼焦炉应运而生 , 并于 1763 年发展了将煤用于炼焦的蜂窝式炼焦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钢铁工业高速发展 , 同时还存在对氨、苯及甲苯等炸药原料的大量需求 , 这就促使炼焦工业进一步发展 , 并形成炼焦副产化学品的回收和利用工业。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 中国经济开始腾飞 , 纺织业等轻工业飞速发展 , 并迅速形成巨大的出口能力 , 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 , 中国石化产业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 。进入 21 世纪 , 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仍逐年递增 , 年均增速高达5% 以上 , 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直到今天煤炭一直是我国的能源消费主体 ,天然气的消费则整体窄幅震荡 , 变化不大 , 而石油则基本持平; 一次电力及其他新能源则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梦溪笔谈   炼焦炉   能源   炼焦   工业革命   中国   公元   前世   今生   人类   石油   世纪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