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杨宪这么有能力,为什么还是没能得到善终?

在朝代更迭之时,能否慧眼视明君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毕竟,站对了阵营,才能有从龙之功,才能在新的王朝建立起来的时候,拥有被重用的机会。在这点上,来自山西太原的杨宪显然做得不错。

杨宪是一个很有野心,也很有能力、很有手腕的人。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不过是地方诸侯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的幕僚,但等到朱元璋灭了这两个诸侯之后,他最快表达出了对朱元璋的效忠之意,转投朱元璋门下效力。

到了朱元璋阵营后,起初他并不受重视,更是被安排到距离金陵甚远的扬州当小吏。开局拿了一手烂牌,但他偏偏能抓住朱元璋巡视扬州的这个宝贵机会,在朱元璋面前出了头,一时之间完成了从小吏到扬州知府的身份的巨大改变。

杨宪很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在争取到治理扬州的机会后,他用三年的时间实现了扬州大治,使得朱元璋对他大加夸赞,不仅下令让全国学习“扬州模式”,还把杨宪从地方提拔到了中央。

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杨宪坐到了中书左丞的高位,相当于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能有如此发展,绝对离不开朱元璋的重用。

既然杨宪这么有能力,那他为什么还是没能得到善终呢?

浙东派故意疏远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坐视朝臣拧成一股绳子,发出同一种声音,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如此。洪武时期的朝堂就主要分布有两大股势力,一股势力是以刘基,也就是刘伯温为中心的浙东派,另一股势力则是以李善长为中心的淮西派。

杨宪就属于刘伯温的浙东集团,但他后来渐渐被浙东集团所疏远,以至于失去了浙东集团的庇护。浙东集团的核心人物——刘伯温是一个有着很强谋略能力的人,一方面,朱元璋能够打败北元,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就离不开刘伯温的出谋划策。

另一方面,在朱元璋起兵于淮西一带,手下的老部下也多说淮西话,以来自淮西、能说淮西话为荣的情况下,他能带领浙东集团的官员与其形成势均力敌的态势,也着实证明了他的优秀。

杨宪和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保持着不错的交情,在刘伯温被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攻击、排挤,以至于不得不“请假回老家”的时候,刘伯温就把杨宪推了上去,让他顶替自己的位置,替浙东集团继续抵挡来自淮西集团的阴谋。

事实是,杨宪的确完成了刘伯温交付给他的使命,很好地对李善长作出了反击。

他反击的方式,就受到了他曾经经历的很大影响。

杨宪虽浙东集团,却也在很多时候直接听命于朱元璋。这是因为他能够爬到高位,更多是依靠朱元璋的看重而不是浙东集团的推力。

在来到中央任职之前,杨宪曾在朱元璋的安排下,长期执行情报工作,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朱元璋的耳目。积累了丰富情报工作经验的他,在决定“教训”处在敌对阵营的李善长的时候,就下意识地搜集起了李善长的负面情报,并将这些情报报告给了朱元璋。

这让朱元璋也渐渐改变了对李善长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么信任他,反而在后来找了一个机会,把回了老家的刘伯温又召了回来,让刘伯温牵制住李善长。

从这一发展可以看出,杨宪对刘伯温的起复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帮助,也对所处的浙东集团争取到了一些利益。按理来说,他应该可以得到浙东集团的接纳甚至是看重,但事实是,浙东集团后来渐渐疏远了他。

和浙东集团其他官员不同,杨宪的经历令人忌惮。

首先,杨宪是“特务”出身,他的行事风格本就和浙东集团的官员有很大的不同,以致在浙东集团常有格格不入之感,其他官员也担心一旦共事并产生纠纷,随时可能被揭老底,不得善终。

其次,杨宪常被怀疑是朱元璋埋进浙东集团的一颗钉子。他们对他多有防备和忌惮。

除此之外,刘伯温的态度也影响了浙东集团的态度。刘伯温虽与杨宪交好,却不能不顾浙东集团的安全与利益。他深知朱元璋多疑,即便朱元璋问起他对杨宪的评价,也多是夸一句贬一句,既不隐瞒对他出众能力的看好,也不回避对他心胸狭窄的批评。

后来,朱元璋有意要杀杨宪时,不管是刘伯温还是浙东集团其他官员都没有也不敢为杨宪求情。

失去浙东集团的大力维护,是杨宪不得善终的原因之一。

淮西派仇视

杨宪与淮西派的对立毫不掩饰,来自淮西派的仇视与攻击,是他不得善终的第二个原因。

身处浙东集团,杨宪的崛起并就对淮西派不利。淮西派想要分得更大的蛋糕,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必须要压制杨宪的发展。

同时,杨宪心胸狭窄,有杀御史言官的毛病,也经常打击报复敌对的官员,从不顾及众人身后的背景。这样“不合规矩”的官员就像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弹,淮西派的官员即便只考虑他本人的情况,也绝对会努力把他铲除。

除以上原因外,杨宪会被淮西派仇视,还和他与淮西派核心人物李善长的矛盾有关。

杨宪具有很大的野心。当上中书左丞之后,他一心想要更进一步,而挡在他身前的就有李善长。

杨宪常在朱元璋面前诋毁李善长,上蹿下跳地要把他拉下马。李善长自然不可能一笑置之,于是,李善长也抓住机会,在杨宪犯了案子后,向朱元璋弹劾杨宪,称他“放肆为奸事”。

杨宪就这样被朱元璋下令杀死了。

朱元璋不喜

事实上,杨宪不得善终虽与浙东派的疏远、淮西派的仇视有关,但真正决定他命运的还是“万人之上”的皇帝朱元璋。

杨宪能够从地方到中央,甚至坐上中书左丞的高位,除他本人的确才干出众外,还离不开朱元璋的扶持。但朱元璋也有他的目的,他要杨宪当他的耳目,在中书省为他所用,替他办一切不能暴露在明面上的事情。

只是,杨宪进了中书省后,就脱离了朱元璋的掌控。

一方面,杨宪没有如朱元璋所期盼的那样行事,反而开始了站队。他站到了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这对他本人融入中书省的确起到了帮助,但恰恰违反了朱元璋对他的要求。

另一方面,杨宪暴露了他强烈的野心。有了权力之后,杨宪就变得越发骄纵,他罢免了中书省过去的官员,大肆任用了自己的亲信,还杀了侍御史刘炳,弹劾了右丞汪广洋。

而在中书省站稳脚步之后,他又热衷于和李善长、胡惟庸等人明争暗斗,迫切地想要顶替他们的位置,走上权力的更高峰。

朱元璋远没有明面上表现的那般仁慈,或许可以说,他甚至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薄情寡义的一个。杨宪在朱元璋的心里远不如李善长重要,而他上蹿下跳、急于争权的样子也让朱元璋对他生出了不喜。

在意识到杨宪把事情闹得太大的时候,为了安抚淮西、浙东集团,也为了平复自己的怒气,他下令杀了杨宪。不可否认,即便是在人才济济的洪武朝,杨宪也能得到“才干出众”的评价。但他同时被淮西、浙东两个集团排挤,又惹得朱元璋不喜,自然也难得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浙东   中书省   扬州   高位   阵营   情报   官员   能力   机会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