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丨罗天益医案:工作太累加上饮食失节引起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继续讲李东垣的徒弟罗天益的医案。


罗天益的老师李东垣,师承“洁古老人”,他们这一学派的根来源于《黄帝内经》,就是把《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脾胃的记载发扬开来,形成了后世的“脾胃论”。今天的医案,罗天益大量引用了《黄帝内经》中的条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真定府有一个官员,叫武德卿,年纪四十六岁,在丙子年的农历三月份,因为忧思劳役过度,再加上饮食没有节制,吃的过多的东西得了病。


这个病和昨天的医案症状非常相似。患者全身肢体发冷,嘴巴和鼻子呼出来的气都是冷气,额头上一直冒冷汗,有时候甚至精神有些昏聩,不太清醒似得。脉象左右两只手六脉非常细,就像是蜘蛛丝一样。


有一位给武德卿诊病的医生把这个病当做风证,想要用宣风散来泻下。宣风散中有牵牛,这是泻下逐水非常峻猛的药,还有槟榔、陈皮、甘草等药物,出自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这个宣风散是钱乙所创治疗小儿慢惊风的方子。小孩子因为饮食失于节制,往往容易伤到脾胃,会出现呕吐或者腹泻,脾胃中焦正气不足,外面的风邪就容易侵袭人体,风邪内陷于脾胃,脾胃功能进一步失调,就会出现飧泻(泻下的大便中还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的症状。这样时间久了,小孩子会出现有时候会抽搐,有时候不自主的摇头或者面部肌肉抽动,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这就是属于慢惊风。

宣风散中的牵牛可以泻下肠胃中的食物积滞,槟榔行气导滞,陈皮、甘草在李东垣的学说中具有补脾的作用。用宣风散一方面将脾胃积滞消导出去,脾胃功能恢复正常,风邪自然能够消除;另一方面还有固护脾胃的作用。用这个方法可以治疗小孩子的慢惊风。


《黄帝内经》中云:久风为飧泻。如果风邪困脾日久,容易出现飧泻。现在武德卿的病证乃是体内的阴气过盛而阳气不足,宣风散中用牵牛作为君药,牵牛为寒凉之剂,武德卿这种情况肯定是不适合用苦寒之剂的,这样的话恐怕会更加损伤脾胃。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云: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而厥。《调经篇》中云:阴盛生内寒。歧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故寒中。


意思是说,体内的阴气如果太盛,身体就会寒战,而且会出冷汗,身上经常是清冷的,并且容易出现厥逆的症状。阴气过盛,体内就会生出寒邪。歧伯说,寒气积于胸中如果不赶紧清出去的话,那么就会损伤阳气,阳气损伤,寒气独存,寒气就会伤及脾胃中焦。


李东垣曾经也对这番话进行过解释:这是属于脾胃不足,加上劳役过度,中焦的营气受损,寒气进入脾胃,脾主四肢,这才会出现四肢厥冷,嘴巴和鼻子呼出的气都是冷的,阳气不足,精神无以为继,会出现昏聩,脉象也会出现沉细之象。


这种情况一定要赶紧补阳气。于是罗天益便用理中汤加黑附子,理中汤就是温补脾阳,去除脾胃虚寒的方子,加上附子暖元阳,让阳气更加充足。嘱咐这位武德卿每服用这个方子五钱,就服用葱白煎羊肉汤一大钱。

到了傍晚,这位武德卿四肢开始温暖,出的冷汗也开始变少了。到了半夜再让他服了一次药和羊肉汤,第二天早上精神开始恢复,左右手六脉也开始有了生机,随后再吃了几天的药,病就痊愈了。


罗天益感慨道,凡是学医的人,不读《黄帝内经》,不去寻求疾病的根源何在,仅仅是凭借自己的猜想妄想去看病,而且执拗于书上的方子,这都是违背了辩证的本质,这是要贻误多少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脾胃   惊风   黄帝内经   中焦   泻下   方子   阳气   阴气   牵牛   寒气   饮食   工作   李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