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疑似暂缓校招上热搜社会面就业结构亟待优化

证券时报记者 严翠

日前,一则“华为疑似暂缓2023届校招”的消息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随后华为招聘热线人员回复称仍可投递简历,但截至目前华为官方仍未做出回应,因此消息真假暂时不明。

无论真相如何,当前阶段各界认清整体的经济大环境、就业形势,都具有现实意义。

几个月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便在华为内部发言称,未来十年华为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全线收缩和关闭边缘业务。之后,华为内部各业务线有了相对更明确的年度盈利目标。在这种内部指引以及整体经济相对疲弱的大环境下,哪怕华为各部门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真正调整人才结构、人员规划也不足为奇。

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当下仅有少部分企业能够独善其身,这类企业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因此它们对外招聘力度会较大,但也有不少企业会不同程度对人员进行调整优化。

全球范围内,有不少国家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从当前中国就业形势看,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则依然存在,并亟待全社会重视和努力改善。

比如,富士康、立讯精密等企业长期支付高推荐费招聘普工,甚至偶尔发生工厂“抢人”事件,而相当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仍找不到工作。

其实,大学生并非真的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相对满意、愿意去从事的工作。对他们而言,进工厂一是不如在企业写字楼上班自由和显得“白领”,二是未来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三是很难放下身段与较多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共事,社会认同感不强。

这方面,我国可借鉴德国,德国技术工人的收入可以高过大学教授,而在择偶时,有的女性也会选择技术工人而不是大学教授。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也亟待调整。

此外,企业端、社会层面对技术工人、普工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公平对待也非常重要,包括企业完善生产线工作人员的未来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工人工作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等。这些付出看似短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但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也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华为   社会   疲弱   德国   大学教授   工厂   消息   结构   未来   人员   环境   我国   大学生   经济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