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中药:牡丹皮

“唯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牡丹花的美丽世人皆知,自古以来就是大富大贵的象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牡丹的根皮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是一味上佳的中药。

牡丹皮的命名与其种植方式有关。牡,意为雄性,本品种植不用种子,多由根部分株,故作牡;丹指朱红之色,药用根皮,故名牡丹皮。如《本草纲目》:“牡丹以色丹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异名有牡丹根皮、丹皮、丹根等。

中医

中药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主产于安徽、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本品气芳香,味微苦而涩。以皮厚、切面粉白色、粉性足、香气浓者佳。生用或酒炙用。

本品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神农本草经》:“牡丹,味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本草经解》

丹皮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寒水太阳经,行身之表而为外藩者也,太阳阴虚,则皮毛不密而外藩不固,表邪外入而寒热矣;其主之者,气寒可以清热,味辛可以散寒解表也。肝者风木之脏也,肺经不能制肝,肝风挟浊火上逆,中风、瘛疭、惊痫之症生矣;丹皮辛寒,益肺平肝,肝不升而肺气降,诸症平矣。

小肠者受盛之官,与心为表里,心主血,血热下注,留舍小肠,瘀积成瘕,形坚可征;丹皮寒可清热,辛可散结,所以入小肠而除瘕也。

五脏藏阴者也,辛寒清血,血清阴足而藏安也。荣血逆于肉里,乃生痈疮;丹皮辛寒,可以散血热,所以和荣而疗痈疮也。

制方:丹皮同防风末酒服,治癞疝。同麦冬、五味、白茯、甘草、木通、生地,治心包络之火。

《神农本草经读》

丹皮气寒,禀水气而入肾;味辛无毒,得金味而入肺。心火具炎上之性,火郁则寒,火发则热;丹皮禀水气而制火,所以主之。肝为风脏,中风而害其筋则为瘛疭,中风而乱其魂则为惊痫,丹皮得金味以平肝,所以主之。邪气者,风火之邪也,邪气动血,留舍肠胃,瘀积瘕坚;丹皮之寒能清热,辛能散结,可以除之。肺为五脏之长,肺安而五脏俱可安。痈疮皆属心火,心火降而痈疮可疗。

《本经疏证》

牡丹 《本经》主疗痈疮,《金匮要略》中排脓散、排脓汤、王不留行散皆不用,肠痈二方,则一用一不用,《千金方》治诸疔肿痈疽疮漏皆不用,肠痈三方毕用之,可知牡丹为物,非特主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即痈脓亦必涉及肠胃方可用矣,然牡丹何以独能去肠胃中壅结瘀积也?盖心属火而主降,牡丹气寒味辛微苦,辛则能开,苦则能降,故心交于肾而膀胱之化行,若有所隔碍者,牡丹在所必须,此肾气丸用之也。非特此也,胃者受盛之腑,肠者传化之腑,既受而盛,则非火莫化,既化而用,则非火莫行。牡丹非能助火之行也,凡火结不行者,牡丹能开降之,此所以专主留舍肠胃中癥坚瘀血也。

肾气丸之治,在 《金匮要略》中有四,而皆涉及小便,与牡丹无涉者也,牡丹果何为者哉?《金匮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水热穴篇》云:“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夫肾兼蓄水火,火不宣则水不行,水不行则火益馁,于是不行之水郁而生热,益馁之火暗而不燃。水中有热,则小便反多;火中有寒,则小便不利。水中有热,火中有寒,非牡丹色丹气寒味辛苦者,孰能治之,此附桂之壮阳,地黄之滋水,虽能为之开阖,不能为转其枢,则牡丹之功不小矣。是方也,养阴之力虽厚,振阳之力亦雄,养阴之力厚,恐其水中之热延留,故必以牡丹泄阴中之阳者佐之。振阳之力雄,恐其燥急而难驯,故以山茱萸于阴中摄阳者辅之也。

现代药理

本品煎剂或丹皮酚静脉注射均有降压作用。本品能增加实验动物的冠状动脉流量,具有保护心肌作用,并能通过调整脂代谢抗实验性动脉硬化。水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本品能镇痛、解热、抑菌,煎剂能抑制多种炎症反应。其能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此外,丹皮酚还有抗肿瘤、利尿、抗早孕、抑制皮肤色素生成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牡丹皮   本草   金匮要略   心火   小肠   邪气   水气   肠胃   牡丹   中药   丹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