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视频加载中...

央广网苏州11月21日消息(见习记者庄滨滨)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东北部,东与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邻,西与千年文明古镇同里相连。11月18日下午,记者跟随2022“同里农文旅融合 打造美美富土”采访团来到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感受文旅融合带来的发展新动能。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自然湿地系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承载了湿地恢复、水源保护和净化功能,为水鸟等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栖息地。截至2022年10月,公园内共发现植物302种,鸟类229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31种,居苏州地区同类国家湿地公园之首。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见习记者 庄滨滨 摄)

2013年4月公园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工作正式启动,于2020年1月正式挂牌江苏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23个重点建设的湿地公园之一,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据了解,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现已建成了自然课堂、科普馆、水生植物园、杉木步道、水八仙种植区、观鸟墙、宣教长廊等特色与主题性解说场所,水杉林、池杉林、香樟林、银杏林、翠梨园、竹园、草本植物园等旅游观光区,学术交流中心、知青艺术公社、丛林咖啡馆、遇见花田咖啡吧等功能区域,为游客提供观光游憩、休闲娱乐、水乡文化展示、自然体验、湿地科普等多元服务。

杉木步道(央广网见习记者 庄滨滨 摄)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紧抓生态资源优势,立足研学科普教育,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融合,力争将景区打造成最具“江南文化”的新生态旅游目的地。

目前,公园打造了一套以科研监测为支撑、以全园主题性场馆为框架、以“沉浸式”体验课程为填充的宣教解说体系,并拥有专业科普宣教团队、开展公园在地化的环境教育课程设计和公益品牌课程,始终坚持“趣味科普、自然零距”科普理念,开展自然研学教育,是苏州市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普宣教阵地。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重点建设项目科普馆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该场馆作为展示同里特色湿地文化重要窗口。记者采风当天,遇到不少前来研学的学生团队。学生人手一张研学“任务单”,带着好奇与探索参与研学。“目前,有不少苏州本地的中小学校会带领学生前来,公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开发有针对性的研学课程和任务单,希望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等知识。”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副总经理吴婷婷介绍。

学生们参观科普馆(央广网见习记者 庄滨滨 摄)

截至今年10月底,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游客量达15万人次。公园不断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创新模式,通过“科普研学+生态旅游”,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苏州   湿地   苏州市   公园   国家   杉木   步道   动能   鸟类   植物园   场馆   生态   记者   自然   课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