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们,小心这个“甜蜜”的疾病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专家为孕妈妈们科普一下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妊娠期糖尿病知识问答


Q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A:

妊娠期糖尿病(GDM)?

1.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孕后出现糖尿病。

2.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要进行空腹血糖筛查,结果≥5.6 mmol/L可诊断为“妊娠合并空腹血糖受损,这个时候就危险了,一定要予以关注!

3.妊娠早期糖化血红蛋白处于5.7%~6.4% 时,进展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高。

4.早孕期空腹血糖在5.1~5.6 mmol/L时,不需要太紧张,等到妊娠24~28 周再次复查,此时≥5.1 mmol/L就是妊娠期糖尿病。

5.孕前体质指数≥24 kg/m2的超重或肥胖孕妈妈注意了!如果空腹血糖≥5.1 mmol/L,一定要在妊娠期间进行体重和生活方式的管理哦。

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

1.糖尿病合并妊娠指的是孕前就有糖尿病。

2.糖尿病合并妊娠有以下几个诊断标准:

(1)空腹血糖≥7.0 mmol/L(空腹8 小时以上但不适宜空腹过久)

(2)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任意血糖≥11.1 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6.5%


Q:

孕妈妈为什么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呢?

A:

孕早期我血糖还低呢, 中晚期血糖还会升高吗?

确实会有这种现象,孕早中期空腹血糖约降低10%,孕妇长时间空腹易发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原因有三个:

1、随孕周的增加,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

2、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

3、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因此不要因为早期血糖低就放松警惕,或认为自己不可能会血糖高。

到妊娠中、晚期,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GDM。

原因有三:

1、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

2、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

3、胰岛素分泌受限,妊娠期不能代偿。

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时间是24-28周


Q:

哪些孕妇属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呢?

A:

首次产前检查需要排查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级亲属患有T2DM(II型糖尿病)、冠心病史、慢性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1 mmol/L和(或)三酰甘油>2.8 mmol/L、GDM 史或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早孕期空腹尿糖反复阳性、年龄>45岁。

Q: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何管理



A:

1、早孕期及中孕早期FPG伴随孕周增加逐渐下降,因而早孕期FPG≥5.1 mmol/L 不作为GDM的诊断标准,但这些孕妇为GDM发生的高危人群,应予以关注,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宣教。

2、孕前体质指数≥24 kg/m2的超重或肥胖孕妇,妊娠19周及以后若FPG≥5.1 mmol/L在妊娠24周后进行OGTT检查诊断为GDM者高达80%,因而,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孕妇伴FPG≥5.1 mmol/L者,建议尽早健康宣教并进行妊娠期体重管理。

推荐妊娠24~28 周进行75 g OGTT 检查作为GDM 的诊断方法: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 h、2 h 的血糖阈值分别为5.1、10.0、8.5 mmol/L,任何一个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推荐等级:A 级)




Q:

糖尿病筛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A:

OGTT检查时,应于清晨9点前抽取空腹血,时间较晚可能影响检验结果。OGTT检查前一晚应避免空腹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清晨反应性高血糖,从而影响诊断。


OGTT 检查的方法如下:

准备进行OGTT 检查前禁食8~10h;检查前连续3d正常饮食,即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检查期间静坐、禁烟。检查时,5min 内口服含75g 葡萄糖(无水葡萄糖粉)的液体300ml,分别抽取服糖前、服糖后1h、2h的静脉血(从开始饮用葡萄糖水计算时间),放入含有氟化钠的试管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水平。

Q:

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A:

1、IFG(空腹血糖受损)

所有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FPG筛查以排除孕前漏诊的糖尿病,FPG≥5.6 mmol/L可诊断为“妊娠合并IFG”。


2、PGDM(糖尿病合并妊娠)

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应诊断为PGDM。

(1)FPG≥7.0 mmol/L(空腹8 h以上但不适宜空腹过久)(2)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任意血糖≥11.1 mmol/L;

(3)HbA1c≥6.5%


3、GDM(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标准: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h、2h 的血糖阈值分别为5.1、10.0、8.5 mmol/L,任何一个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


Q:为什么原本没有糖尿病的女性孕后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A:

这和怀了宝宝后孕妈身体的一系列变化有关。

一方面,孕中晚期孕妈的胰岛细胞功能会下降,导致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降血糖的作用自然就减弱了。

另一方面,胎盘会分泌的许多激素,譬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等,都有拮抗胰岛素的功能。胰岛素好不容易分泌出来,作用却被这些激素削弱了,血糖自然会升高。

如果孕妈本身又合并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或者曾有过不明原因的流产或死胎、巨大儿或畸形儿分娩史的话,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会更高。

Q:

有人可能会问,妊娠期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一点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对孕妈会有什么危害吗?

A:

对孕妈来说,会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问题出现的概率上升。还更容易出现巨大儿,使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畸率增加。


对于宝宝来说,“糖宝宝”发生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早产的概率都会增加。就算顺利出生,患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风险也会更高。因此,如果孕期发现血糖升高了,千万不可大意。



Q: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A: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多尿:上厕所解小便次数增多,而且每次尿量也多,感觉憋不住尿,夜间也经常起来小便。血糖越高,尿量越多。

多饮:由于尿的多,体内水分丢失增多,糖尿病患者此时会觉得口干舌燥,常常会大量饮水。

多食:常常会感到饥饿,饭量增大,但总觉得吃不饱,甚至会有越吃越饿的感觉。

体重下降:虽然胃口好吃得多,饭量也增大了,还爱吃零食,但是越吃越瘦,无法避免的出现体重下降。

不过,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更重要的还要靠化验,因此,孕妈们要坚持定期产检。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一点都不复杂既不用拍片子,也不用做CT、磁共振检查,只需要证明血糖是否过高就可以。


明确有无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

一是直接在空腹时测血糖,达到或超过5.1mmol/L即可诊断。

二是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也叫作OGTT,就是喝一袋糖水后,在不同的时间测血糖值。如果服糖前空腹血糖大于等于5.1mmol/L,或者服糖后一小时大于等于10.0mmol/L又或者服糖后两小时大于等于8.5、mmol/L,就能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了。

妊娠期糖尿病不是小事,孕妈们要按时产检,以便出现问题时尽早发现和干预。


Q:

妊娠期糖尿病,应该怎样去管理呢?

A: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五架马车”(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的自我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最重要,接下来就给大家从饮食、运动以及血糖监测三个方面进行健康管理指导。

一.饮食

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是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性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多数GDM患者经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治疗,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孕早期糖尿病孕妇需要热量与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后,每周热量增加3%~8%。其中糖类占40%~50%,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30%~40%。控制餐后1小时血糖值在8mmol/L以下。但要注意避免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及胎儿生长受限。

根据孕前BMI和妊娠期体重增长速度指导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制定个体化、合理的膳食方案。控制能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和妊娠期适宜的体重增长,同时有助于降低巨大儿的风险;但过分限制能量摄入(少于1500 kcal/d)会发生酮症,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妊娠中晚期可根据不同情况增加能量摄入。

各营养素的供能占比:推荐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75 g(主食量4 两以上),摄入量占总热量的50%~60%为宜;蛋白质不应低于70 g;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摄入的7%(推荐等级:A 级);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推荐等级:B 级);推荐每日摄入25~30 g 膳食纤维(推荐等级:B 级)。

建议妊娠期高血糖孕妇每天的餐次安排为3 次正餐和2~3 次加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分别控制在每日摄入总能量的10%~15%、30%、30%,每次加餐的能量可以占5%~10%(推荐等级:C 级)。

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有计划地增加富含铁、叶酸、钙、维生素D、碘等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鱼、虾、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推荐等级:A 级)。

碳水化合物是饮食中能量供应的最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酮症的发生,因此,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应低于175g,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热量的50%~60%为宜。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主要分在3 次正餐和2~3 次加餐中。应优先选择多样化、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较低、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GI超过70的食物被认为是高GI食物,而低于55的食物被认为是低GI食物。低GI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降低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度的风险,并能够改善葡萄糖耐量、减轻妊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减少GDM孕妇胰岛素的使用、降低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风险,有助于改善GDM 孕妇的结局。肥胖孕妇可以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比例。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满足孕妇妊娠期生理调节及胎儿生长、发育所需,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应低于70g。

应适当限制高饱和脂肪酸含量食物的比例,如动物油脂、红肉类、椰奶、全脂奶制品等,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量,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摄入的7%;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山茶油等,应占脂肪供能的1/3以上;应减少或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膳食纤维是不产生能量的多糖,水果中的果胶,海带、紫菜中的藻胶,某些豆类中的胍胶和魔芋粉等具有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程度、改善葡萄糖耐量和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膳食纤维还有助于降低妊娠期便秘、GDM和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推荐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25~30g。

妊娠期铁、叶酸和维生素D 的需要量增加了1倍,钙、磷、硫胺素、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33%~50%,锌、核黄素的需要量增加20%~25%,维生素A、B12、C、硒、钾、生物素、烟酸的需要量增加18%。叶酸在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孕妇叶酸水平低会导致神经管畸形和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增加。多项研究证明,补充叶酸、镁、维生素D、锌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的FPG水平、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降低GDM的发生风险。


二、运动管理

妊娠前和妊娠期的规律运动可明显降低正常体重孕妇,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孕妇的GDM 发生风险;规律运动可提高GDM 的血糖达标率,减少母儿不良结局(推荐等级:A 级)。

妊娠前和妊娠早期规律运动,可分别使妊娠期患GDM的风险下降51%和48%,且无论是在妊娠前还是妊娠早期,运动强度越大,对GDM的预防作用越显著。妊娠早期开始每周规律自行车运动,可使超重和肥胖孕妇GDM的发生风险显著下降,下降幅度高达46.8%,并可有效控制超重和肥胖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减轻其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程度。

GDM 孕妇接受规范的饮食指导后,规律运动的孕妇中需要胰岛素治疗者的数量明显降低,而对于BMI>25.0 kg/m2的GDM孕妇,饮食联合运动治疗可以使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比例显著降低,胰岛素治疗的起始时间明显延迟以及胰岛素治疗的药物剂量显著减少同时,妊娠中晚期规律运动,可显著降低GDM 孕妇巨大儿及剖宫产术的发生率。

无运动禁忌证的孕妇,1周中至少5d 每天进行30min 中等强度的运动(推荐等级:C 级)。

孕妇运动时心率达到40%~59%心率范围(计算方法为220-年龄)提示运动达中等强度水平。妊娠前无规律运动的孕妇,妊娠期运动时应由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运动的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子宫颈机能不全、多胎妊娠(三胎及以上)、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持续阴道流血、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控制不理想(包括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者血压水平控制不理想及重度子痫前期者病情控制不理想)、重度贫血、甲状腺疾病控制不理想、胎儿生长受限等。此外,当孕妇妊娠期运动时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停止运动:阴道流血、规律并有痛觉的宫缩、阴道流液、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胸痛、肌肉无力影响平衡等。

妊娠期应避免的运动形式还包括易引起摔倒、外伤或者碰撞的运动,如接触性运动(如冰球、拳击、足球和篮球等)和一些高风险运动(如滑雪、冲浪、越野自行车、骑马等)。妊娠期间,尤其是妊娠早期,还应避免引起母体体温过高的运动,如高温瑜伽或普拉提。潜水和跳伞等运动在妊娠期间也应当避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孕妇在平躺运动时感到头晕、恶心或不适,应调整运动体位,避免采用仰卧位。运动期间,孕妇应该有充足的水分供给,穿宽松的衣物,并避免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中运动。当孕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都应停止运动并就医。

糖尿病孕妇建议进行一些柔韧性运动,如:瑜伽、静力拉伸、柔软体操,或者中等运动强度以下的运动,即运动时最大心率应该达到日常最大心率的50%-70%左右就可以了。

三、血糖监测

1、血糖检测目的

血糖波动受情绪、运动、饮食等影响,血糖检测目的是了解血糖情况、及时发现低血糖、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

2、妊娠妇女的血糖监测频率

抽查空腹、餐前血糖,餐后1~2小时血糖及尿酮体。有条件者每日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4~6次。

孕妇可使用微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3、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

GDM 或PGDM 孕妇的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为餐前及控制目标为餐前及FPG<5.3 mmol/L、餐后1 h 血糖<7.8 mmol/L 或餐后2 h 血糖<6.7 mmol/L,避免夜间血糖<3.3 mmol/L(推荐等级:B级)。

4、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血糖仪的不同批次的血糖试纸有批间误差,为了校正批间误差,每筒血糖试纸有不同的代码,启用一筒新的试纸后,要把这个代码输入血糖仪,才能保证测试的准确,也有的品牌不是用输入式代码,而是用密码牌;

(2)测血糖前要用温水洗手,保证手自然干后再采血;如果用酒精消毒采血的手指,也要等到其完全挥发干后采血;

(3)采血时要在手指侧面采血,因为这个部位痛感较轻;

(4)不能挤血,否则挤出的组织间液会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

(5)血样要足够多,以覆盖满试纸的测试窗为标准。





孕妈妈要

按时产前检查

筛查血糖

做好饮食、运动健康管理

控制体重

不做糖妈妈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2022)》

投稿邮箱zdsfy@126.com


文:健康教育科 刘芙蓉

编校:秦一 王硕

审核:宣传科 健康教育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碳水化合物   酮症   胰岛素   血糖   胎儿   肥胖   孕妇   糖尿病   能量   甜蜜   妊娠期   小心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