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信任太监而不用貌美的宫女?魏忠贤:无子嗣只能效忠主子

文 | 饶桐 曹语 芯达人

编辑 | 王彦合

校对 | 锦萤

太监,原本是指的官职名,与大监、少监相对应,只是后来多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慢慢演化到清朝,太监就成了宦官的同义词。

在此以前,严格来说,被阉割过的内臣一般叫宦官,所以我们后面都以宦官来称呼,而不用太监。

宦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从考证,至少在周朝的时候,王宫中就已经有了使用宦官的传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宦官的记载。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可以说是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堪称一代霸主,可是其晚年却因为一个宦官而招来骂名

皇帝也用宫女啊,不是不用宫女

皇宫内部除了皇室成员有两类人:太监and宫女

这两类人有个很严重的区别

太监是要跟外界交流的,比如采买皇家用品,

比如跟文官集团批红,再比如去宣旨和监军,

宫女是进了宫就完全不跟外界交流的,除非放你出宫。

伺候女眷洗澡这种事是不用太监的,太监最多负责倒水端盆这些粗活,女眷开始更衣了太监就全出去了,就算是阉人,女眷心里也膈应啊。
反倒是男的并不膈应,男的洗澡,服侍的也主要是宫女,太监依然负责体力活。
太监在宫里主要负责体力活、脏活、跑腿,以及和礼制有关的工作;而宫女主要负责贴身服侍、浣洗、女红之类,因为心细。当然了,还有一种供差遣的贴身太监,但这个贴身指的是日常使唤,而非肌肤相贴的意思。

宫里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力气的。

抬轿子得有力气,拉水车需要力气,打板子更需要力气(甄嬛传里的一丈红就是打板子)。

清代宫里有一种“大力太监”,听名字就知道应该是比较有力气的。

宫女的忠诚度比太监低太多了,宫女是正常的人,特别是到了年纪在宫中没有性生活,去外面别人很容易利用性来控制这些宫女的。

宫女对皇宫的归属感可比太监低很多,30岁的宫女去了外面仍然能给别人当小妾,这段皇宫经历也不算减分项,所以宫女对皇宫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都不会太强,只要外面有人愿意给她一个家,给她睡,她很容易做出背叛皇室的事的。太监不一样了,去了外面别人还是会认为你是怪物,你也不会有子嗣,所以你的家只能是皇宫。

太监的存在意义不仅仅在于干杂活。

太监是平衡文官势力的。

权力结构是太监,皇帝,文官三者互相制衡。

明朝时期

御马监有东厂,士大夫有锦衣卫

太监有内书房,士大夫有翰林院

太监有四卫禁军,官员有三大营中央军

太监有司礼监,外号内相。士大夫有首辅,外号外相。

凡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皇帝也是如此。皇帝没有千里眼顺风耳,如果全靠大臣,那根本就是个听不见的瞎子,文官能把你当猴儿耍,能让你两耳不闻窗外事。

所以需要另一拨人来平衡这个问题。

宫女可以与文官结合联姻,是绝对不可靠的。

但太监是不可能与文官结合的。

两种人有着天然的对立性质。

而且宦官无子,所以他们无论有多少权利,都不会或者极少叛变。

我连蛋蛋都没了,当皇帝有什么用呢?

所以宦官,其实就是皇帝的备用工具,在他制衡士大夫无力的时候,就需要宦官了。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时候往往代表着王朝即将走向末路。因为宦官越强,代表皇帝越无能,皇帝已经无法控制手下的文官了,只能大批量分权给宦官。

洪秀全倒是真的全部用宫女的,至于是不是美貌不知道了,毕竟那个时代没有照片留下来。

至于为什么全用宫女,是因为当时太平天国的阉割技术不过关,基本阉一个死一个。

但据时人记载,洪秀全据南京的时候,曾聚集城中幼童八十人进行阉割充当太监,但大都割死了,保全活命只有三人,也已是残人,不顶用。

阉割一方面是对刀法要求高,毕竟一刀下去那是会要命的。另外对环境要求也高,古代刚被阉割的男子是要在一个被称之为「蚕房」的屋子里面静养,防止伤口感染。术后调理非常重要,我就记得一个是要插根管子进行导尿了。

06

这记忆来自我小时候看过的一本武侠小说,张宝瑞写的,叫『八卦掌传奇』,书里的主角八卦掌传人董海川为了进宫刺杀皇帝,决定阉割自己,混进宫内,里面对怎么当太监有比较详细的描写,对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心里阴影,以至于我现在还会想到里面的内容。翻了一下,发现这本书竟然有电子版,摘录如下:

「小刀刘」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把他按在铺上,用刀在火上烧一烧,扒下他的裤子,给他净身,疼得那孩子惨叫,疼昏了过去。「小刀刘」熟练地往那伤处涂了些白蜡、香油、花椒粉,他一边涂,一边说:『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瞧这小脸蛋,进宫以后准会讨娘娘们的喜欢,以后吃香的,喝辣的,可别忘了我小刀刘啊!』涂完后,「小刀刘」在他尿道上按了一个管子,一直通到下铺的铁桶里。
「小刀刘」又把董海川领进里间,也给董海川净了身,净身后的董海川只好仰面朝天,脊梁骨象断了一样,大小便躺着解,屁股下垫着灰土,灰土每天换,但也是湿漉漉的。董海川躺在炕上,心想:皇上要他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保持贞操,当王爷的要他们的太太小姐保持贞洁,害得那么多人割掉这生儿育女玩艺儿,遭这么大的罪过。

真是作孽。

07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太监都与“奸臣”、“祸国殃民”、“专权乱国”、“十恶不赦”等词紧密相连。

在宋朝欧阳修编撰的《五代史·宦者传》中就是这么写的:“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意思是,自古以来宦官都是霍乱国家的罪魁祸首,比女色更为严重,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

可是细数历史,能称得上有好名声的宦官屈指可数。

比如曹腾,身为曹操的祖父,曹操的崛起离不开曹腾之余荫;蔡伦,蔡侯纸的发明者,让其名留青史;明朝郑和,7次下西洋,对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史书是文官写的,先天与宦官阵营对立。

宦官,原本仅仅只是皇帝的私人奴仆,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作为皇帝的奴仆,这些宦官虽然地位不高,权利不大,可是“成事不足,败事绰绰有余”。

对于一直习惯了做人上人的士族、官员们来说,这些自己不能随意惩处,甚至有时候还必须奉承的奴仆,自认是让他们怎么看怎么别扭。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宫女   太监   皇帝   女眷   子嗣   文官   宦官   士大夫   主子   小刀   皇宫   力气   魏忠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