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适合泡脚养生,怎样科学的泡脚呢?一定要知道

“天冷了,泡泡脚暖一暖”

不少人喜欢在寒冷冬日里泡脚,但泡脚真的就是拿热水泡一泡就完事了吗?该如何科学合理泡脚呢?

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之一,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俗话说得好:“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正确的泡脚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降低肌肉张力,有防病患、助长寿的功效。

中医认为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经络分布,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


一起来看看泡脚有哪些学问吧~


01泡脚的时间

应该如何掌握呢?

晚上7-11点是肝肾经气血较衰弱的时候,这时候泡脚,能更好的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器官的目的。再加上泡脚可以缓解疲劳,减少寒意,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持续大约15-30分钟即可,时间过长可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增加心脏负担。另外,过饱或过饥时都不宜泡脚,易导致胃部疾病。


02泡脚的温度

多少度是最适合的呢?

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8-43℃之间,不宜过热或过凉,中途可以适当加温水保持水温。以双脚能忍受为度,才能起到刺激穴位、治病、养生、强身的作用。泡脚的水温并不是越热越好,水温太高一方面会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另一方面会让血管过度扩张,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03泡脚的容器

应该如何选择呢?

为了避免水凉太快,选择相对保温的木桶较好。而且木桶较高,可以让腿部也浸泡在热水中,能有效帮助缓解腿酸症状。

04泡脚时可以适当按摩

来看看有哪些穴位吧!

泡脚后可对足底和小腿进行按摩,可采用足底按摩球,按摩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太溪、昆仑(跟腱两侧凹陷处)3-5分钟,起到活血、促代谢、安眠的作用。泡脚后勾勾脚尖,拍打腿肚,可松解小腿后部肌肉,促进血液回流。

05如何确认泡脚效果

怎样算是泡好脚了呢?

那就是泡到你的全身都有暖意,或者额头微微出汗了,就算是好了。但是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说明你的经络上下贯通了。


四类人泡脚要谨慎

注意!注意!

01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

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

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不但不会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会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可能会加重血液瘀积,加重病情。

02严重心脏病、 低血压患者

严重心脏病、低血压的患者,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脚。

因为患者本身心脏和心血管功能较差,高水温可使神经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扩张。

高温加速了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加重心脏负荷,致使心跳加快、耗氧量提高,容易发生供氧困难,导致晕厥等意外发生,增加发病危险,所以这类人群泡脚或者足浴药疗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03糖尿病患者

一般人泡脚水温在40℃左右会很舒服,但这个温度对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血管病变的患者可能就会带来烫伤。

因为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时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使热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

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脚水温要比常人低,以35℃为宜。

泡脚后在足跟周围可以涂抹一些护肤保湿用品,以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皲裂。

04足藓等皮肤病患者

足癣是一种真菌感染,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

以热止痒的做法,往往起不到效果,泡过之后,患处不仅更痒,还可能出现水疱等。

此外,热水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对于皮肤病已经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按照外科处理原则敞开伤口干燥通风才行。


泡脚水也有好搭档

快点收藏起来吧~

不少人在泡脚时会加一些辛温散寒类药,如藿香、艾叶、生姜、红花、当归等,但这些药物并非所有人都适合。

在选择泡脚中药时,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和体质特征选择合适的药物。


寒凝血虚者

寒凝血瘀者多表现为局部怕冷不暖,伴有疼痛麻木症状。可以选择艾叶、红花、当归等温散活血中药。


艾叶辛温,能够散寒止痛,温经理血,对于手脚冰凉的女性,或者受凉后伴有痛经的女性尤为合适。

红花辛偏温,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作用,对于局部疼痛麻木的人群,或者伴有足部微循环障碍的人群尤为合适。

当归辛温,有养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对于伴有气血两虚或者痛经的人群尤为合适。


外感湿寒者

外感寒湿者多表现为全身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可以选择藿香、紫苏、生姜等辛温祛寒中药。


藿香辛温,能够解表祛湿,散寒和中,对于风寒湿痹证患者,以及痰湿体质的人尤为合适。

紫苏辛温,能够疏风解表,理气宽中,对于素来气滞腹胀,或者伴有鼻塞头痛等轻症感冒症状的人群尤为合适。

生姜辛温,温经散寒,解表止呕,对于素有脾胃虚寒、食欲不佳的人群尤为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应慎用中药泡脚,尤其是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

综合自人民网、中国中医药报、养生中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藿香   足底   当归   生姜   水温   中药   患者   人群   合适   冬天   适合   作用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