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另类官三代,南阳太守羊续:拒奢、拒贿、拒亲、拒官


羊续(142—189年),字兴祖,泰山郡平阳(今山东省新泰市)人,东汉大臣。

羊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三代”。羊续的父亲,羊儒官拜太常卿(注:始于汉景帝时期的官职,执掌宗族祭祀);羊续的祖父,羊侵官至司隶校尉(注:此职掌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权柄甚重)

据史料记载,汉安帝初年,灾荒频仍,死者相望,“盗贼”群起,当时执掌朝政的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邓骘,“崇节俭,罢力役,推进天下贤士”。羊侵,即是此时被邓骘征辟的贤士之一。

羊侵入朝时,正值天下动荡不安之际,他在任上一意求治,清慎忠勤。史称在羊侵等人的治理下,“天下复安”。羊侵一生操劳政事,鞠躬尽节,病逝于任上,为泰山羊门一氏博得忠臣世家的美誉。

《后汉书·羊续传》说,因为祖父羊侵忠诚贤德,所以羊续在年轻时,就以忠臣子孙的缘故官拜郎中。但是这位羊续可不是我们今天想象的“官三代”,凭借祖上荫德、父辈庇佑,争权夺势、骄奢显贵。恰恰相反,他因为拒奢、拒贿、拒亲、拒官,被后人称为“悬鱼太守”,其嘉德懿行流传甚广。

羊续,拒奢倡俭。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羊续官拜南阳太守。当时,南阳是东汉富庶之地,豪门显贵云集,奢靡之风极盛。羊续对此深恶痛绝,避而远之,常穿着破旧衣衫出行,平时吃的是粗茶淡饭,所乘车马也很简陋,真正做到了“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后来,在羊续身体力行、积极引导之下,南阳郡奢侈攀比之风有了很大改观。

羊续,拒贿倡廉。羊续任南阳太守时,有个府丞(注:太守的属官)从厨师那里得知,羊续尤喜吃鱼。惯于溜须拍马的府丞,特地亲自跑到江边渔夫那里弄来一条珍稀大鱼,送到羊续府上。人情练达的羊续当面道谢,爽快收下。待府丞走后,羊续将大鱼“悬于庭”,以示自己清白廉洁。不久,那位府丞又拎着鱼送来,羊续笑而不语,指了指庭院里挂着的那条干巴巴的鱼,“以杜其意”。见此情景,府丞灰溜溜地走了。其他官员得知此事后,谁也不敢再登门献礼。因为此事,羊续被当地官民誉为“悬鱼太守”。

羊续,拒亲倡清。羊续的太太和儿子羊祕一直住在泰山乡下老家,生活过得十分清苦。家乡人得知羊续做了南阳太守后,都劝他太太带着儿子一起,到南阳寻夫享福。母子俩几经辗转,到南阳投奔羊续。不料想,太太和羊祕进门后看到“其资藏唯有布衾、敝祗裯,盐、麦数斛而已”,不禁大失所望。羊续告诉儿子:我只有这些东西,仅够自己所用,怎么能养活你们母子呢?不久,羊续就让母子回了泰山老家,耕种编织,自食其力。

羊续,拒官倡新。东汉末年,卖官鬻爵之风盛行,汉灵帝时更甚,公开明码标价。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准备任命羊续为太尉。太尉是三公之一,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拜为三公之人,都要向负责皇室庶务和财物的机构缴纳礼钱千万,这一事项由宫中派出的使臣督交。想想连妻儿都不能一起享受荣华富贵,被送回了乡下老家,羊续又哪里掏得出这千万礼钱?使臣达到南阳时,羊续让使臣坐在单薄的席子上,撩起自己的旧絮布袍说:“臣的家当,只有这些!”,希望当朝鼎故革新,以德用人、以功选人。使臣难抑心中不快,回朝后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地把羊续的表现,好好向汉灵帝报告了一番。汉灵帝听后很不高兴,改任羊续为九卿之首的太常,免去了礼钱。

羊续,这位“官三代”,秉承泰山羊氏家族“九世清德”的家风,拒奢、拒贿、拒亲、拒官,不仅名扬当朝,而且在后世也广为传颂。唐末诗人周昙赋诗赞曰:“鱼悬洁白振清风,禄散亲宾岁自穷。单席寒厅惭使者,葛衣何以至三公。明代名臣于谦也曾作过一首《初度》,诗的后半首云:“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以此暗寓自己以“悬鱼太守”为榜样,乐于门庭冷落、甘于清廉为官的心迹。

参考资料:《后汉书·羊续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太守   南阳   东汉   后汉书   中平   太和   泰山   贤士   使臣   太尉   另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