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珠区握手楼、窄巷子穿梭,他们每天扫楼三次

当前广州正面临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为遏制海珠区严峻的疫情形势,11月5日当晚11点,接到紧急通知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一院”)第一时间组织了抗疫突击队奔赴第一线,此次突击队员由15名规培医师和15名护士组成。

突击队队长、广中医一院血液科护士长高静表示,由于支援的地方大多数是制衣工厂的厂房和出租房,楼道内没有光线,台阶比较陡,队员们只能打开手机手电筒才能小心翼翼上楼,穿着防护服爬楼更是对体力的一大挑战。

作为本次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后窖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区域,但人口密度大、楼栋间距小、工厂作坊集聚等特点加大疫情防控难度。

据悉,因后滘村外地人居多,按照社区居委的要求,队员们在上门采样时还需要登记住户的个人信息,同时一对一指导他们做抗原检测。每天队员们平均“扫楼”两三次,由于里面的衣服、头发湿透,并且长时间佩戴面屏、口罩,视线也变得模糊不清,每次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后,都会双手湿疹、脚底起泡、肌肉酸痛。

地板、长凳、纸箱、板床,随处可见他们疲惫的身影。

“握手”楼、窄巷子、“一线天”、厂房阁楼使得上门采样工作进展困难,突击队员们只能通过电话开展信息登记录入,用“大喇叭”“大嗓门”提醒居民一户一户下楼参与核酸检测,尽最大努力做到“应检尽检”。

据高静介绍,在连续五天的支援里,大家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深入高风险封控区,完成三人小组、管控区上门采样工作任务,累计核酸采样5741人次,其中红码4029人次,为打赢海珠疫情攻坚战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刘庆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窄巷   血液科   板床   突击队员   都会   护士长   防护服   突击队   核酸   疫情   广州   严峻   厂房   中医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