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到底多恐怖,为何清朝死囚宁可被斩,也不愿去宁古塔服刑?

提起宁古塔,大家脑海里浮现的词估计就是:惨和苦

中国古代的刑罚往往比较残忍,什么车裂、剥皮、腰斩、凌迟等等。到清朝时好像稍微文明一点了,除非罪大恶极者千刀万剐凌迟处死,“正常”的死刑一般就是砍头,一刀下去人头落地,没用痛苦。有些犯人还没有犯罪到需要被处死的地步怎么办呢,那就流放,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以前朝廷喜欢将犯人流放到广东、福建、四川、海南等不毛之地,宋朝苏东坡就曾被流放到广东惠州,还作下千古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还被流放到海南岛,在那里生活了好几年,至今还留下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等等东坡佳话。到清朝时广东、福建、四川这些地方已经被开发的很好了,不再是不毛之地,流放到这些地方不合适。既然是流放,就是要去受苦的,到这么安逸的地方去,那是享福,绝对不行!那么清朝时将犯人流放到哪里呢?看各种清宫戏你一定听过这句话“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是的,清朝流放犯人一般就发往宁古塔,这并非电视剧杜撰。

俗话说的好,长痛不如短痛。被判斩首者,其最多也就是受几秒钟的痛苦(当然等待死亡也是极其痛苦的,其精神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相对于流放宁古塔,这个痛苦又实在不算什么),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是对于流放宁古塔而言,他所忍受的痛苦却不是几秒钟的事情,流放宁古塔,也就是意味着终身监禁,若无皇帝的特赦,终身都只能呆在这苦寒之地,运气好的,呆上数年,数十年,可能会因大赦回中原受刑,或者是提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运气不好的,那就是是一辈子的事情,得忍受一辈子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因此,对于多数人而言,在明知自己必死的情况下,他们当然愿意接受只是受几秒钟痛苦的斩首,而不愿意去接受要忍受多者一辈子痛苦的流放宁古塔之刑法。可小编想提醒大家一句:先别急着可怜甄远道一家,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生活的地方就是宁古塔?

话说到这,可能一些人还是有些疑惑,这个大名鼎鼎的宁古塔,地理位置到底在哪?

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古地名。根据地图显示,宁古塔位于我国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穿过莽莽黑龙江的雪原,每当看到大雪纷飞,就让人想起数百年前来自中原的流放者,他们以各种“重罪”,来到这荒无人烟,边塞苦寒之地,身心受着比死亡还要漫长煎熬的痛苦。在清代,流放“宁古塔”是比杀头只好一点的处理,而这个牡丹江的“宁古塔”却并没有“塔”,只是满语“六个”的意思,如今这里的一些地方被称为“雪乡”,吸引着各地人的观光旅游。有谁想到,踩着厚厚的白雪,历史的遗迹竟然如此凄凉悲怆。“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流人,或家破人亡,或单车出塞,或背井离乡,全家远戍,带着身体上的鞭痕,心灵上的创伤,万里迢迢地来到这举目无亲,榛莽荒僻的荒凉塞外,像任人宰割的羔羊一样,作为奴隶与犯人,被强制地在这白山黑水的大片土地上拼手抵足,世代辛苦地耕耘着。

严寒下的黑龙江而发配黑龙江在流放者的心里是最可怖的,相对于发配新疆不知要严重多少倍。嘉庆时期的主考官刘凤诰因参与科场舞弊,被人告发,嘉庆拟将其发配新疆进行改造。军机大臣建议说:“新疆这地方这几年开发不错,葡萄也很好吃,美女如云,不利于刘凤诰改造。建议流放黑龙江,那儿冰天雪地,野兽出没,冬季漫长,贼冷贼冷的,艰苦环境有利于思想改造,于是刘凤诰被发配黑龙江。”当清朝灭亡后,对于禁止前往“龙兴之地”的东北禁令也随之失效,“闯关东”之际,由于关内大饥荒导致大量山东、河北等地居民涌入黑龙江,给北大荒持续注入巨大人口开发活力,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清代流放者的土地也变成了解决温饱的寒地黑土。

知道了宁古塔的现实地理位置,那上流君再和大家一块儿盘算盘算,嬛嬛一家人当年花了多久才到达宁古塔的。宁古塔距离京城1500公里左右,也是当时清朝的边境区。气候苦寒先不提,路程遥远就是一个大坎。如果说嬛嬛一家人从北京自驾去宁古塔,在保证健康码绿色的前提下,大概需要15个小时。可按照当时的步行脚程,远到连某度地图都估算不出来到底要走多久。首先是到达宁古塔之前。路途遥远并不是流放的最大痛苦来源,难的是,在走这么远的过程中,人承受的巨大精神痛苦和肉体痛苦。

每个犯人在流放路程中要身负几十斤重的枷锁,脚上也要锁上脚镣。这种待遇甚至不是单个人承受,而是一排人被铐在一起。镣铐在脖子、手腕、脚腕处都会让人磨出血泡,甚至流出脓水。如果镣铐再紧一些,甚至会出现进食过程中因吞咽困难而被噎死的情况。在路程中意外死亡的犯人,还有可能成为其他犯人的食物。女犯人则会成为披甲人的玩物,被对方凌虐。再加上宁古塔本身的苦寒气候,清朝时期可没有暖气可供取暖。在这样严寒又残忍的环境中艰难求生,只能说宁古塔被称为人间炼狱都不为过。很多犯人在经受这样的折磨之后,可能还没有到宁古塔,人就去世了。

此外,流放宁古塔,不但要忍受肉体上的折磨,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我们都知道,一旦被流放至宁古塔,那基本上就是永世不得回家乡,即使是死亦也不能回乡安葬,因此这个思乡之苦也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更何况古人讲求入土为安,死后不能回家乡安葬,试问有几人能受的了呢?由此,被流放至宁古塔的罪犯,他们在精神上肯定是饱受折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北大荒   清朝   嘉庆   东坡   死囚   苦寒   黑龙江   新疆   犯人   痛苦   恐怖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