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任民镇(1502字)-黑龙江省绥化故事之二十二

自嘲编辑

任民镇,原名双安镇,隶属于黑龙江省绥化安达市,位于安达市城区东北35公里处。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安达厅,衙门设在双安镇。民国二年(1913年),安达厅改安达县。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伪县公署迁移到现在安达市城区位置,双安镇改为正亚街。1946年9月,正亚街更名为任民街。

在任民镇东入城处304省道北侧,有座“肉丘坟”,里面埋着107名抗日义勇军烈士忠骨。

1932年9月14日,东北抗日义勇军李海青部所属四团团长张锡三,率部700多人消灭驻守的日伪军,又一次光复安达县城。16日,日军和伪军黑龙江省陆军骑兵第三旅旅长周作霖部前来袭击义勇军。张锡三猝不及防,战至20日晚,团部驻地梁家大院被敌人包围。傍晚双方激烈交火,日伪军枪炮齐发,义勇军英勇抗击,激战4个多小时,张锡三部弹尽援绝,不得不停止射击。周作霖遂以收编为名,将被围义军战士骗到邻居隆盛兴院内缴械。21日,周作霖与日本参军密议将张锡三等首要人物秘密解往省城齐齐哈尔审讯,张锡三英勇不屈就义。余下的108名义勇军战士被日军押解到正亚街东门外,残忍地用机枪进行扫射,除1人侥幸活命外,其余107人壮烈牺牲。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安达制造的9·21枪杀义勇军战士惨案。9月22日,安达的父老乡亲们在义勇军的殉难地挖了6个大坑,将107名义勇军官兵葬于坑内,时称“六荒冢”,后人称“六座肉丘坟”。

在任民镇西明沈公路边,还有一个“王任民烈士陵园”。

1946年3月25日,中国共产党接收了安达县政权。但是,当时流窜在安达一带有20余股土匪绺子约2000余人。他们打家劫舍,掠财害命,气焰十分嚣张,严重地危害着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根据中共中央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指示,中共安达县工委组成土改工作队,以县武装大队副政委王任民为队长,以县委委员、县公安局长贺瑞林为指导员,带领工作队和50名县大队干部战士组成的骑兵连,去东片的老虎岗、正亚街、吉星岗、火石山一带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分配土地,同时进行剿匪。

是年9月4日上午,王任民带领11名武装工作队员从六区后董家屯出发,骑马到七区开展组建农会、反奸清算工作。当走到陈少廷屯附近时,遇到一个农民打扮的人报告说:“旱桥有土匪劫车,你们快去吧!”

旱桥在正亚街东约八里的碱沟里,王任民派一名战士回去调骑兵连,他自己率领其余10名队员直奔旱桥而去。但是到达那里后,并没有发现土匪,也没有发现其它可疑之处。

王任民他们就到附近一个熬碱人住的草窝棚去打听情况。窝棚内有一个老人对他们说:“没看见土匪,也没人劫车。”

王任民随即又带队赶到碱沟边上的王画匠屯。到屯西头一看,屯内有人在场院打小麦,有人在挑粪,有人在井沿打水,一切都很正常。二班长戴春喜就一马当先进了屯子。他忽见一个大院里有人拿着套筒子枪,知道有情况,就大喊一声:“不好,有土匪!”土匪听到喊声,抢先开了枪,把戴春喜打落马下。

王任民听到枪声,当即命令战士退到屯西头的壕沟里准备还击。枪声一响, 埋伏在草垛后、猪圈里、粪堆旁的“四季好”土匪绺子20多人包抄了过来,一起开枪向王任民他们射击。

王任民考虑到身边的6名工作队员毫无战斗经验,就一边命令他们撤退给骑兵连送信,一边带领其他战士用火力掩护。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子弹打尽,王任民等5名同志壮烈牺牲。

等骑兵连赶到时,土匪已逃得无影无踪。为纪念王任民等5名烈士,安达县工委书记郭芸田呈请龙南公署批准,将正亚街改称任民街,并在任民街西门外修筑烈士墓。这就是今天坐落在任民镇西的烈士陵园。

王任民,原名洪旭炎,山东临沂人,1921年出生,1938年在山东参加青年救国会,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调任中共安达县工委副书记兼县武装大队副政委。为了安达穷苦百姓实现耕者有其田,王任民献出了25岁的生命。

资料来源于《醉美都城地·安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安达   安达市   达县   绥化   旱桥   伪军   义勇军   黑龙江省   土匪   工委   骑兵   战士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