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和麻将有关?小小麻将背后有大故事

『编者按:作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游戏,麻将的起源众说纷纭,对它的广泛传播也褒贬不一。』

  ▲成都市民打水上麻将。(图片来自中新网)

麻将的前身是“马吊”,在明末清初时已十分流行。清朝初年,有一本名叫《照世杯》的小说,里面记载了一个叫作“马吊学馆”的地方,里面有书房、厅阁、亭子,处处都有人在打马吊。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专门的师傅教人打马吊,师傅在高台上“授课”,台下弟子分坐两行,就像寺里住持给和尚讲经一般。

师傅平时教学的教材是《牌经十三篇》,还有更详细的和教材配套的《十三经注疏》,他的学生学成后都成了马吊高手。这个故事可能有夸张的成分,当时未必真的有“马吊学馆”。不过在明末清初,确实是有很多人痴迷马吊。

马吊是纸牌。麻将有万字牌、筒(饼)牌、索(条)牌三种主要牌型,而马吊除了这三种牌型还有“十字牌”,也就是“二十万”“三十万”一直到“九十万”“百万”“千万”“万万”。而且马吊上绘有人物图画,在“十字”“万字”这两种牌型中,每张牌上都绘制了一位梁山好汉。玩法上,马吊是三对一,而不是四家各自为战。

人们沉迷于马吊游戏,不少人对马吊持批评态度。

首先就是来自士大夫阶层的批判。他们主要从两个角度来批评马吊。其一,马吊这种游戏源自底层,士大夫阶层的人不应该玩这种低级游戏。更进一步说,士大夫不能屈尊降贵和普通百姓或是自家仆人一起玩马吊。

《明史》的主编张廷玉的父亲就曾经告诫子孙,不能玩马吊,“纸牌入手,非吾子孙”。康熙年间的江宁巡抚汤斌下令禁止印造马吊,认为玩牌时“主仆混淆,上下无分”。汤斌应该是想通过禁止马吊来避免破坏社会等级秩序。

可是,官员不顾尊卑而与仆人玩牌的情形还是存在的。乾隆十六年在北京的四川会馆中,有九位牌友因玩牌被捕。其中既有会馆的工人,还有位高权重的工部郎中。马吊实际上成为一种跨阶层的游戏。

其次,一些士大夫认为,马吊和明朝的灭亡有着某种联系。比如明末清初的江苏太仓文人吴伟业和王育就认为,马吊游戏中的术语“闯”“献”“顺”其实分别预示了“闯王”“张献忠”“大顺”政权的出现。至于马吊牌上绘制的梁山好汉其实也预示着天下大乱、匪盗频出、明朝将亡。这种将王朝的毁灭或衰落归咎于某种流行文化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并非孤例。

  ▲麻将造型的巧克力。(图片来自中新网)

麻将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麻将是结合了马吊的牌型和骨牌的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游戏。麻将大致在清中期以后才出现,在清末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关于麻将的发明人,历史上有这样几种传说。第一种说法是,有一位淮南盐商喜欢玩马吊,但马吊被两江总督陶澍禁止。于是盐商就把马吊牌上的梁山好汉图像改为陶澍及其妻子儿女。此后,改版的马吊逐渐演变为麻将。

第二种说法是,麻将是清朝初年的江苏太仓看管粮库的兵丁发明的。管粮库的官员为了激励兵丁捕捉偷吃粮食的麻雀,发给兵丁筹码作为计算捕雀酬劳的工具。筹码上面刻有象征钱数的符号。于是,这些兵丁就用这些筹码来赌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麻将。

这些传说都不太可信,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到底是谁发明了麻将。不过这些传说也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和马吊一样,麻将也是起源于江南地区的。

麻将自江南地区起源后,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

在清末,奉天巡警局总办曾经公开承认,奉天人很喜欢玩麻将。经贸发达的广东和政治中心北京就更不必说了。

虽然在清末麻将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不过主要还是流行于市镇,在农村的传播就晚了一步。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就反映了这一现象。话说阿Q去到城里后,发现城乡文化差异很大。在乡下,人们只会玩“三十二张的竹牌”,而在城里面,用阿Q的说法,麻将“连小乌龟子都叉得精熟”。

麻将的迅速传播也使它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游戏。底层老百姓沉迷麻将者数不胜数。清末最有权势的政治人物慈禧太后也很爱打麻将,甚至有外国公使夫人为了讨好慈禧,仿照麻将的形式制作了一套扑克牌给慈禧。此外,清末很多文人士大夫也热衷于玩麻将,打得一手好麻将是清末官场必备技能。

  ▲麻将造型的青团。(图片来自中新网)

在晚清时,有一些知识分子试图改造麻将以收“启蒙”大众之功效。比如《警钟日报》上就有一位作者提出,应该改革麻将的玩法和牌型:将“红中”“发财”“白板”改为“专制”“立宪”“共和”;将“东”“南”“西”“北”改为“农”“工”“商”“兵”;一筒到九筒改为九个亚洲国家,并注明政体,比如一筒改为“中国专制”,二筒改为“日本立宪”;以此类推,万字牌改为九个欧洲国家,索字牌改为九个美洲国家;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等花牌改为地球牌、五大洲牌、五大洋牌,以及“汽船”“铁路”“电线”“印字机”“氢气球”等新发明。

玩法上,作者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计算番数。比如两张“专制”牌不算番数,两张“立宪”算一番,两张“共和”算两番。这表达了作者对共和的渴望,对专制的痛恨。这位作者的想法很有新意,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新式麻将并没有推广开来。不过类似这种希望通过改造流行文化来启蒙民智的行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也是数不胜数。

总之,麻将和马吊都是跨区域、跨阶层的全民游戏。并且,这两者都是从江南地区发源,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受到全民追捧的麻将在知识分子看来不但混淆了社会阶级的分界,而且与明朝衰败的命运相关联,所以抵制麻将的尝试不断出现,也有知识分子将政治愿景寄托在麻将上,对其进行改造,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完)(原标题:麻将牌小乾坤大:小小的麻将有大学问)

本文节选自《碌碌有为》一书,该书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博士、澳门大学讲席教授王笛所著;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责任编辑:步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明朝   江南地区   奉天   麻将   梁山   兵丁   立宪   士大夫   清末   故事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