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姜维是个可怜虫?

自我开始接触三国以来,提到蜀汉,大家所想到的必是一代智者诸葛亮,很少会想到姜维此人。观看史书上的评论,多以穷兵黩武批评他,更有如孙盛骂其“不忠不孝不节不义”之语。然而我却以为,姜维黩武是没错,但最后也不过是个被利用的可怜虫罢了。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原为魏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降蜀,得诸葛亮传其兵法谋略。诸葛亮去世之后,总揽军事大权,继续对魏国进行北伐。蜀亡后,曾与钟会意图谋反复蜀,最后事败身亡。

  人说姜维穷兵黩武,以致蜀汉灭亡,多出于三国志作者陈寿评:“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翫众黩旅。”虽说十四年内九伐中原频率是嫌多些,却也不及其师诸葛亮七年六出祁山之多。蜀汉的覆灭,要追究起来,六出祁山乃是毁蜀汉那早已不稳的地基,而九出祁山则是从地表将整个建筑物推倒罢了。推倒建筑者自然难辞其咎,然而真正毁其地基者却隐于华丽的名声之后,拿他人来做挡箭牌。这也正是为何我会说姜维是个可怜虫,同样的动作,却遭受到不同的评价,并非全是他错的事,今天却全由他一人承担。有人说他九次出兵之举,乃是为避祸,然而这何尝不是承续其师之志业,效法得有模有样呢?

  有晋孙盛评伯约“不忠不孝不节不义不智不勇”,然而当时蜀大军压境,天水太守马遵疑心众人而先逃,情势所逼,不得不降;为求远志而不当归,虽嫌不孝,却也未使其母死于魏军手下;害加旧邦不义,却是古来降将皆有之无奈;国亡,欲成复兴大事者,自然不能评其为苟活不节(另一说法,亦可说是苟活,但以身殉国的事,在当时或许令人称道,但如今看来,不是也挺蠢的吗?);德政不符源于与后主理念不合,守卫不利而丧国却是魏兵势不可挡。孙盛所提之忠孝节义智勇,以此批姜维者,盖因立场不同,故有此论。我虽拥魏为正统,却不能不为姜维不平。

  如却正之言,一般人以成败论英雄。姜维的所做所为虽不足以作为行事准则,然当三国之乱世,又有多少人入世之人能做到所谓的忠孝节义,又有多少人能全然对或全然错?我自不否认姜维有许多负面人格,但对他,我的总评价仍是好的,因为他总比那些享有冠冕盛名,实际奸险不为人知者要好太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可怜虫   魏国   蜀汉   太守   天水   忠孝节义   祁山   穷兵黩武   地基   不孝   姜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