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与蜀汉争夺益州的关键人物-张松

赤壁之战后,孙权稳居江东,刘备居荆襄一带,曹操占据北方大片地盘,定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鼎立的局面有了雏形。

但是,刘备弱而曹魏强的态势,仍未改观,此时天府之国,巴蜀之地的益州,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之要地,益州之主刘璋,在两强势力的夹缝中生存,不知怎样选择是好,是亲向刘备,还是亲向曹魏,文臣武将各执一词,拿不定主意,刘璋派遣益州别驾张松,出使曹魏,到许都探听虚实。

张松字永年,在入许都前,曾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在身上,准备献于曹操以图封赏。

结果在许都受到了慢待,先是住在馆舍,多日得不到接见,后来接见时,曹军列军阵进行威吓之,最重要的是,曹操在会见张松的时候,以貌取人,看到张松“长相猥琐,额头尖小,鼻偃齿露,身材短小,不满五尺”,曹操心中就有一半不喜欢,在谈到当时军事与政治形势的时候,张松滔滔不绝,声如铜钟,在言语上冲撞了曹操,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曹操面有怒色,拂袖而起,随即转入后堂,不再理会张松。

曹操在外交上,存在漏洞和失误。

假如曹操设酒宴盛情招待张松,许诺重封赏之,说不定张松一高兴,就会把《西川地理图本》献出来,但是张松没有受到盛大的外交礼遇,心中不快,事情发展到此,仍有转机,曹操命丞相府掌库主薄杨修,来处理此事。

杨修字德祖,是魏国太尉杨彪之子。张松在会见杨修时,观察杨修其人,长相是“丹眉细眼,貌白而神清”,心想此人必博学善言,智力和见识有过人之处,是一位能言善辩之士,杨修也自恃才高,傲视天下之名士。

杨修与张松会谈时,杨修猛夸魏国之强大,曹操之雄才大略,曹操著《孟德新书》共13篇,皆是用兵之法要,张松说:“让我看看此书”,张松看过书后,认为是曹操仿《孙子兵法》十三篇而作,张松说:“这是曹操盗用战国无名氏的作品,我们蜀中三岁小孩儿都会背诵,而我则会倒背如流”。杨修不信,让张松试背诵之,张松果然倒背如流,一字不误,杨修惊叹此人能力胜我十倍,于是将此事禀告曹操,曹操信以为真,随将《孟德新书》投入火炉中烧之。

在三国时期,《孟德新书》和华佗所著的医书《青囊书》被焚烧失传,实在是可惜呀!

其实张松有个异能,就是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并非蜀国三岁小儿皆能背诵之。

以貌取人,古今皆有之,刘备遇庞统,识其才后,重用之。刘邦遇韩信,韩信因受胯下之辱,刘邦不重用之,后有萧何“月下追韩”,识其才后,登台拜将而重用之。

若杨修能像萧何那样,识张松之材并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待为知己,向曹操推荐张松,事情就会向有利于魏国的方向发展。

这真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张松离别魏国返蜀,早有人快马报告刘备,刘备和诸葛亮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设酒宴盛情款待张松,厚礼遇之,张松感动并与曹操对比,冷暖自知,乃将《西川地理图本》献于刘备,刘备与诸葛亮等众人大喜。

这真是:“天南地北,问苍天何处可容英雄?借得荆襄巴蜀地,以图蜀汉霸业”。

刘备得了《西川地理图本》之后,为入川取得益州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益州   蜀汉   魏国   华佗   封赏   倒背如流   酒宴   刘邦   以貌取人   新书   张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