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藩王,为何大多都是于中原地区反叛,而非去周边地区建国?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从边疆地区起义,一路打到中原地区。而这些起义都有共同的目的,那便是入主中原,进行改朝换代,最后实现大一统。另外,反叛也不是每次都能够获得成功,只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那既然如此,为何一定要往中央打,而不是去其他周边地区建国呢?



首先,中原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原地区发展更早,更加文明与发达,市场也更大。这一系列的优势都是周边地区难以比拟的。再说,周边地区不是沙漠戈壁,江河大海,就是热带森林。在这些地方建国的话,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当于白手起家,所有都要从零开始。但那些藩王们之所以会选择造反,目的就是想要“享受生活”。要他们跟原始人一般生活,保守起家造家业,大多都是不原因的,还不如继续当一个藩王。



二是周边的条件艰苦,物质条件不丰富。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所以会不断地南下抄掠中原民族,便是因为他们的产出不丰富,缺少粮食衣物等一些必需品。后来从辽国开始,他们有了燕云十六州,具备了生产粮食以及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土地以后,才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辽国、金国、蒙古等多个强势的政权。除去北边,东边的日本同样一直想要打进大陆,西边的吐蕃也是不断地进攻唐朝。



其次,周边地区形势复杂摆不平。在我国历史上,曾经也有诸侯到周边建国。不过通常都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局。像是蒙古曾打到西亚建立了伊尔汗国,不过因为当地的形势复杂,伊尔汗国一直战争不断,没多久便被其他种族灭掉了。再比如元朝被明朝击败以后,蒙古人回到了漠北,随后便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先是北元分裂成瓦剌以及鞑靼,接着他们又互相兼并,又分裂成许多小的部族,接着又受到建州女真的打击,总的来讲就没有过什么安生的日子。会出现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便是周边地区有太多的种群,形势十分复杂,没有一个政权能够在那里立足延续下去。



再次,在周边地区建国缺少存在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有打下了中原地区建国,才能够算是拥有天下。古人用“逐鹿中原”这样的词来代表打天下,用“定鼎神州”这样的词去代表平定天下。要是只打下了中原地区以外的版图,可以说就是一个割据政权,没有什么存在感。

最后,周边地区建国难以真正独立。我国古代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朝贡体系。周边的国家都会奉中原国家为宗主国,在中原国家面前,自称臣下。要是诸侯们前往周边打江山,即便真的打下来了,也必须要在中原国家面前称臣,才可以延续下去。

综合所述,到周边国家建国并不划算,环境恶劣,衣食短缺,摆不平,没有存在感,还难以独立。

兵事网——作为首个游牧帝国,匈奴为何能够崛起,成为中原王朝北方最大隐患

兵事网——古时,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说怎么来的?中原又是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中原地区   吐蕃   女真   蒙古   地区   目的   中原   政权   形势   古代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