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有见识的沈从文,却在“土娼”上栽了跟头

何为“土娼”?

何为“土娼”?

即乡下卖身的妇女。

与城市娼妓不同的是,土娼大多拥有不美丽的肉体,但却有着更朴实的心灵。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桃源到沅水这六七百里地的路程,是水手和妓女的领地。在他的年代,桃源已经因为《桃花源记》而名满天下。

往来狎妓的“风雅人”不胜其数。

这其中,缺不了行船的水手,也缺不了“巫山神女”角色的妓女。

湘西凤凰古城

“风雅人”们穿行在桃花源外的竹林之中,在竹林刻下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也养活了一个原始社会的畸形产业链。

这也让离开湘西十余年的沈从文,在时隔多年重返湘西后能大开眼界,以月余的经历、由对家乡人的同情写出了《湘行散记》这本书。

这本被苏童大加赞赏的作品,以对家乡真切的爱而出名。但因这附着在水手和妓女身上的爱,沈从文却在死后也引来了不少争议。

江面上的划子

当当网正版包邮 湘行散记 七年级上 初一 初中课外阅读 名著阅读化丛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7.1 购买

明明是描写土娼的不幸,却只叙述丈夫的屈辱,终究显得空洞

对《湘行散记》这本书,基本的争议是男权中心。以男性视角描写土娼的生活状态,缺乏对土娼真实心灵状态的展现。

因家境拮据,被丈夫怂恿去作娼妓的老七,在前来探望的丈夫面前接客、被兵士凌辱。丈夫的情绪由麻木到耻辱,再到觉醒。这促使他决定带着老七从良,离开县城,回乡下过穷日子。

沈从文细致地描写了丈夫的感受,却对老七的感受只字不提。

当着丈夫的面接客、当着丈夫的面被两兵士凌辱,老七内心的波涛汹涌自不必说。但在沈从文的文字里,只有男性对妓女的同情或忏悔,却缺少对妓女的真实刻画。

这种局限性,是沈从文在“土娼”身上栽的第一个跟头。

沱江边美丽的游客

按理来说,沈从文是个有见识的人。

在整个湘西还是原始蒙昧状态的背景下,沈从文离开湘西在外求学。这个从湘西走出去的乡下人,比留在湘西的土人更能清晰地感知到外界的评价。

他为故乡人“猪狗一样的生活”而惋惜,这种痛苦的情真意切是毋庸置疑的。

但当真实地面对妓女这样一个古老而特殊的职业时,一代文豪也迷茫了。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面对妓女,沈从文绝做不到表面的从容。

即使他在作品里一贯振臂高呼,以“土娼之友”的形象,试图改变大众对土娼们的偏见。

但事实证明,他自己本人,也部分局限在了叶公好龙之中。那个温馨的、家一样的吊脚楼,远不是土娼们生活的全部。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百年吊脚楼

试图挽回大众对土娼的偏见,却将之过度美化为性启蒙教育者,显得站不住脚

对《湘行散记》另外的争议,仍在土娼上。

一方面,沈从文的笔下总是将土娼们一笔带过,当作配角;另一方面,他对土娼的美化,却又是不遗余力的。

他曾在作品里比喻,良家女子是“只卖身给唯一男子的女人”,与妓女“卖身给千万男人”没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说这种多少带点抹黑的言论,是试图摆正大众对妓女的偏见。

那么,将妓女们比喻为男子性启蒙的导师,是在从事佛一样的伟大事业。无法理解为幽默与反讽的背景下,也只能将之理解为沈从文的走火入魔了!

西湖名妓苏小小之墓

太希望改变落后家乡的命运,演变成了对家乡一切遭遇不幸的人的同情,演化出了对土娼的同情。

以至于沈从文不惜打破一切常规,来将妓女塑造为佛一样的偶像!

可强扭的瓜不甜,沈从文越是振臂高呼,言论间自相矛盾的地方就越多。

沈从文的笔下,吊脚楼的土娼们,构建起了水手们临时的家。她们和水手们,互相依恋着,在吃人的世界里相依为命,彼此间不只是嫖客与娼妓的肉体关系。

水手和水手之间、娼妓和娼妓之间、娼妓和水手之间,熟络地仿佛像多年的邻居与老友。

这水手与娼妓的情感,抛却肉体金钱交易的肮脏,显得多么高尚!

但现实却是,“无家的水上人”并非真的无家。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苗族银饰节

《湘行散记》第一篇《桃源与沅江》中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情节,水手揣着鼓鼓囊囊的钱包,在沅州府的皮匠街(娼妓云集之地)嫖娼,路人问:“弄船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家里有的你让别人用,用别人的你还得花钱,这上算吗?”

你看,沈从文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水手与土娼的关系,是复杂的。他们之间,高尚情感的源头就未必有多高尚!

一个土娼,给了一个水手暂时的家。但与此同时,她却是为了另一个水手被迫从事这份肮脏工作的。

这些在沈从文笔下总是“臀大肥身”、“奶子肿高”的土娼,才是最可怜的人。

这么可怜的人,总是将她塑造成任劳任怨、朴实忠诚的美好形象。

是不是有些过了?

或者说,这其中,是不是也有种本该如此的偏见呢?

沅州,现为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参考文献

[1]康长福.生活的卑贱与生命的庄严——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土娼形象.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1):36-41.

[2]周逢琴,邓俊.沈从文诗性审美追求的一个侧面——浅说湘西水手与妓女的人伦生态.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7):203-204.

[3]周琳琳.女性生命伤痕的淡化——沈从文笔下另类湘西女性的形象探析.文教资料,2010(34):10-1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芷江侗族自治县   散记   湘西   桃源   竹林   娼妓   兵士   大众   跟头   水手   偏见   笔下   妓女   高尚   丈夫   形象   有见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