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的楚汉之争中,陈平的生存策略是什么?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秦末汉初,风起云涌,人才辈出,陈平也是斩头露角者之一。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大动乱中,死于乱箭狂刀之下的文臣武士不计其数。

出身卑微陈平却能在一路坎坷中官至丞相,且历任三朝,他的奇谋诡计令无数人叹为观止。

汉室初定时,刘邦身边的能臣不少陷入猜忌风波,韩信甚至因此而死。

那么,是什么让陈平乱世和刘邦的猜忌中平安渡过?陈平的生存策略是什么?

一、陈平的人生经历

陈平是魏国人,小时候家里穷苦,爱好读书的他很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与哥哥同住,家中有些田产,哥哥看陈平喜欢交际游学,就主动承担劳务。

陈平便有时间能够外出学习。陈平长得好看,乡里曾有人暗讽:“家里穷还长得这么壮?”嫂子也厌恶陈平不劳作,哥哥知道后就把她赶走了。

社祭时,邻里乡亲选陈平作为主持,为大家分肉,陈平分配得很均匀,受到称赞。

他说:“如果我有机会主宰天下,也一定公平、恰当。

到了陈平娶妻的时候,家世好的都不愿将女儿嫁给他,家世不好的陈平不情愿。

过了很久,村子里富人张户的孙女嫁人多次都没有好结果,没有人愿意娶她,陈平想娶。

张户在镇上一户人家的丧葬宴席上见到陈平,很中意,不久便将孙女嫁与他了。娶了张家孙女的陈平生活渐渐宽裕,与人交游的范围也更广了。

陈胜起义后,陈平前往魏王处投奔,不久后又归附项羽。跟随项羽攻破秦国后,陈平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

认为刘邦将来一定有大作为,这时候的陈平已是“身在楚营心在汉”了。刘邦被项羽困于咸阳时,受困的张良没有办法施救,他决定冒险暗中联络陈平。

两人一见如故,张良说出这次前来的目的后,陈平先设计“调虎离山”让范增离开,后以“声东击西”之计遣刘邦回汉中,得救。

公元前205年,项羽因司马卯背楚降汉迁怒陈平,不再受信任的陈平感到在项羽身边迟早遭遇杀身之祸,又想到与汉王手下的魏无知与自己有交情,于是投奔刘邦。

刚到刘邦军中的陈平因受器重遭到馋毁,刘邦召见陈平后被他的一席话打动,重加赏赐。

公元前203年,刘邦被困荥阳城,陈平施离间计孤立项羽,范增因被项羽怀疑受气而死。盛怒之下的项王猛攻荥阳,陈平再献奇计救出刘邦。

公元前203年,刘邦手下大将韩信在征战中多次取胜,想让刘邦封他代齐王,刘邦大怒,幸有陈平一旁提醒,刘邦顺势封韩信为齐王。

此后韩信一直顾念刘邦恩情,征战中连连大胜,在汉朝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同年9月,陈平以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出项羽已至穷途末路,劝刘邦攻打项羽,被汉军“十面埋伏”的楚军,最终在项羽乌江自刎后彻底瓦解。

汉室初定,张良功成身退,此时刘邦身边仅有陈平这个谋士了。没过多久有人上书告诉刘邦韩信有谋反的心思。

刘邦在陈平的策略下假意出游云梦泽,于陈州成功擒拿韩信,将他贬为淮阴侯,这样一来韩信便难有作为了。

陈平的这一计谋,免除了一场战争,也维护了汉室的稳定。

汉朝刚刚建立,刘邦忙于安定国内,匈奴乘机南下攻打中原。刘邦率领军队亲自前往应战,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天寒地冻,食尽粮绝,刘邦大军危在旦夕。

善于观察的陈平看到冒顿单于宠爱阏氏,献美人图引妒,最后单于在阏氏的温语劝说下退兵,刘邦顺利逃脱。

公元前195年,刘邦平英布叛乱回来后身体状况越来越不乐观。这时,有人对刘邦说樊哙与吕后串通想图谋不轨,刘邦一气之下下令斩杀樊哙。

陈平怕斩后高祖返回又生横祸,决意先押樊哙入京。不料途中高祖病故,为取得吕后信任在高祖灵前大哭并说自己不敢轻易处置大臣,实际上是说给吕后听的。

得知樊哙未死的吕后当下安心,宽慰陈平后封他作郎中令,辅佐新皇。诸吕之乱中,陈平与周勃都立下汗马功劳,封相时将右丞相之位让与周勃。

汉文帝时,问周勃天下琐事,俱答不出,陈平则爽快回答丞相不该琐事皆管,职责乃是辅佐皇帝。周勃惭愧,辞相,自此陈平一人独自担任丞相之位。

孔子曾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大意是说君子不会停留在危险的地方,那样做会有性命危险。

陈平不然,对这位智略超群的谋士来说,立于危墙之下是否危险,不是在于墙,而在人。陈平能在处处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他自己的一套策略。

二、陈平的生存策略——追求实用

陈平的生存策略之一是追求实用。他不会坐在那里同别人高谈阔论一番大道理,而是从实际出发,制定最有用的策略。

无论是在与敌人的作战中还是解决个人问题,陈平可谓将“实用”发挥到极致,只要有效果就是好计谋。

少年时的陈平家中贫困,因为想娶富人家的女儿,长相俊美高壮的陈平很长时间都没有娶到老婆。

张户家里虽然富有,但他的孙女已嫁人五次,即使在现代,这样人家的女眷再嫁都不容易,何况是在古代,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婿。

面对这样一个豪门,陈平与其他人想法不同。此时的他追求的是财富,想在经济上有所提升以满足自己的交游需求,所以他只看家世。

最后陈平成功娶到了这位女子,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的同时与他交游往来的人更多了。陈平的这次婚姻便是以实用为目的实现的。

乡里祭祀时,负责分肉的陈平借题发挥,说如果自己有机会掌管天下一定做到公平。

在当时人看来这话可能说的有点大,但不是空穴来风,观陈平后来的发展,可以看出他奇诡的实用策略在刘邦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刘邦的重要谋士中,张良居首,陈平居次。张良擅长分析大局,在运筹帷幄中掌握变幻风云。

陈平则常隐于张良身后,他的长处非在两军对阵,战火连天之时,而是擅长以奇谲的计谋于战事后方直接解决战事的胜负问题,很多计谋都直指敌人的弱点,相当实用。

如公元前204年,楚汉互相对峙之时,汉军处境相当劣势。陈平即献离间计,本就多疑的项羽怀疑范增、钟离眜,大大削弱楚军战斗力,最后范增更是气急攻心而死。

刘邦被困荥阳城时又组织假王诈降,成功助刘邦逃脱。公元前200年在与匈奴对战中又以美女图使匈奴自动撤军。司马光曾评陈平“凡六出奇计”,所谓奇计必有奇效,也即实用之处。

三、陈平的生存策略——精于脱险

拥有超群绝伦智计的陈平除了在出谋划策时屡出奇计帮助刘邦转危为安外,对自己的危境也常能提前预知,巧妙化解。

成功脱险的同时,他还常常能够转危为利,从危机中谋取利益。若非敏锐的观察力、感知力,陈平恐怕早已销声匿迹在楚汉战争的乱流中了。

刚踏上寻求明主之路的陈平经历辗转,先追随魏王,后归附项羽,再成为刘邦的谋士,又安全渡过高帝、盈帝、吕后、文帝四个时期,足见他的高明之处。

历朝历代许多臣子一个朝代都难顺遂,陈平却能安然为官这么多朝代,可以看出无论智计谋略还是为人处世他都是上上乘。

“二易其主”的过程中,先投靠魏王的陈平不被看重,屡次献计也没有被魏王采纳,不久又遭受小人谗害,警觉的陈平随即离开魏王。

投奔项羽之时,洞明世事的陈平看出他的喜怒无常,因此项王迁怒时,陈平便早早离开了,不然迟早命丧霸王枪。

其实凭借陈平的才智,在魏王、项羽阵营中就算不能如鱼得水,保得性命并不难。

但陈平深知这两人都难为大计,他像个精明的打工者,在易主过程中为自己挑选最合适的老板。

刚入刘邦阵营时,陈平曾遭馋毁,但他不卑不亢的态度最终让刘邦转怀疑变赏赐,化危为利。

四、陈平的生存策略——处事有度

陈平为官做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事有度,无论做什么都会思虑周全,留条后路给自己。

做事时的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棘手问题能推就推,能交给刘邦亲自决定就交,交不了就将后果全部考虑好再留一手。这种处事方法是让他在纷乱中性命无虞的关键。

如有人告诉刘邦韩信有谋反心思时,刘邦怒上心头立马要去杀韩信,在陈平的建议下只擒拿,没有为难他,只贬为淮阴侯。

还有次有人告樊哙不轨,刘邦又想格杀,还命陈平提樊哙首级来见。

陈平不忙不乱,欲押樊哙回京交予刘邦亲自处置,谁知途中刘邦病故,后吕放出樊哙,官复原职,也没有为难陈平。

结语

陈平才智非凡,无论面对多复杂难解的事情,他都能化难为易,进退自如。

生命本不复杂,却在明枪暗箭中变得不再简单,略观陈平的经历好像是顺风顺水,但当中苦楚只有他自己知晓,从晚年时慨叹“吾世即废”、“吾多阴祸”便能略知。

参考文献:《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单于   荥阳   项羽   策略   汉室   谋士   丞相   刘邦   公元前   孙女   危机   陈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