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摇身变凤凰:“最强校企重整”暴露资本野心

资本市场的黑暗森林待久了,也自诩什么鸟都见过。笔者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资本,然而我还不料、也不敢信竟会无耻到这种地步。

起因要从关于我国“最强校企重整案”的近来的一篇业内资讯说起,你以为是涅槃重生的凤凰?原来尽是一群食腐的秃鹫;资本不仅要拆骨喝汤,还要披上华丽晃眼的羽毛上演秃鹫变凤凰的“一出好戏”。

上图源自网络|后文可见该说法有多么讽刺

曾有“最强校企”之称的北大方正集团在两年前宣告破产,一时坊间热议。可笔者印象中这两年方正的重整之路并不顺利,与这篇文章的描述大相径庭。凭借行业里多年摸爬的敏锐嗅觉,预感里头一定有猫腻。仔细翻阅各大公告并打听内幕,不出所料,在所谓“标杆案例”的背后还藏着别有用心,资本的贪婪、野心和虚伪都有迹可循。

重整时间线暗藏猫腻 美好承诺遥遥无期

再梳理方正集团破产重整的来龙去脉,其中早有疑点。

2020.2.18方正集团申请重整,身家摆着,当初接洽的投资者是比较多的。

2021.1.29中国平安等投资人凭借以“整体重整”为原则、以法定重整时限内一揽子化解风险、最大程度维护企业经营价值、维护全体债权人的权益等投资基础承诺最终击败诸多投资人胜出,成为方正集团实质合并重整投资人。

此时,业内人士对平安等投资人的进场大多看好,尤其是这份“整体重整”“一揽子化解全部风险”的承诺看上去十分美好。

可接下来,疑点开始浮出水面——

先是重整计划草案提交延期三个月,延至2021年4月30日。

再到2021.6.28北京一中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距平安等成为实际投资人已经过去近半年。

一年后,重整执行也没能躲过延期的“宿命”:2022.6.24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方正集团重整计划无法在原定期限12个月内执行完毕,将延长重整计划执行期限至2022年12月28日。

令人唏嘘……

这一路的磕磕绊绊,为方正集团的重整蒙上一层阴霾;其间的屡屡延误,确是因为重整体量浩大、工作繁杂么?不妨参照同为“双星校企”的清华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案进度做对比。

2021.7.16,北京一中院依法裁定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

2021.12.10,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智路建广联合体”中选紫光集团重整战略投资人;

2021.12.13,管理人与智路建广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并公布重整方案;

2022年1月14日,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执行阶段开始;

2022年4月1日,紫光集团管理人通报,战略投资人已经按照重整投资协议约定,足额支付投资款项;

2022年6月30日,一次性完成了抵债股票向债权人的分配工作。

11天后,紫光集团发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的公告。历时近一年的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案,进入收官阶段。

……

且不说双方制定、敲定重整方案的效率,就看“注资”这个最能体现投资诚意的操作步骤——紫光那边,从重整执行启动到全额注入投资款项,仅用75天;反观方正重整,首次支付投资款耗费8个月,后续还有数百亿投资款的支付未见定数——究竟是工程繁杂、重度拖延,还是别有内幕?

顺藤摸瓜,继续深挖,笔者似乎扒到了“延误宿命”背后的猫腻。原来当初竞选投资人的种种美好承诺只是一场华丽的演出,阳奉阴违的骚操作还在后面。

背后骚操作野心若揭 侵吞倒卖局中局

资本的手段尽人皆知,可颠倒黑白、又当又立的操作你可曾见过?当初重整计划明确指出:「坚持“整体重整”、一揽子化解风险,最大程度维护企业经营价值、维护全体债权人的权益、保障主业完整、职工队伍稳定,同时为重整后企业迅速恢复经营打好基础。」

可反观平安等投资人的实际作为:重整注资的主线任务迟迟不动,变卖处置的小动作却应接不暇——

先是2022年4月24日,重整组管理人以邮件告知所有债权人:投资人拟在地产板块资产交割至新方正集团及其业务平台名下前,对部分地产板块资产通过交易所进行公开处置。

同一天,中国平安旗下重庆金融交易所平台上就出现了“北大资源及其关联公司持有的相关股权及债权资产包”的拍卖公告。公告内容显示“2022年4月24日20时起至2022年4月28日20时止,对北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持有的相关公司的股权及债权进行公开转让”。

最终,1家报名,1次出价,底价成交,交易过程历时仅4天,四川朗晖共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15.3亿元起拍价成交。公开信息显示,该摘牌公司由鼎辉投资和朗基地产合作,成立于2022年4月14日,成立仅10天、注册资本100万。底价成交的独角戏,资金来源成谜……其中隐情,细思恐极。

这还没完,就在平安发布重整计划将延期的2022年6月,方正旗下信产集团下属核心资产上市公司方正科技发布关于被债权人申请重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其被同样为信产集团旗下公司的方正数码申请破产重整。

简而言之就是,平安等投资人通过扩大破产获取了方正集团实际控制权,并将原本声称要植入资源大力发展的业务板块破产贱卖……

一通操作下来,平安等投资人明面上是出资数百亿来重整方正,却通过破产、转让、倒卖资产等方式,悄悄回收大部分出资。此般背离重整初衷,伤及广大企业职工、债权人的合理权益,虎噬鲸吞的骚操作,还美其名曰“出售式重整”,着实开了眼界!

“救世主”早有预谋“引狼入室”现实上演

来者自报“救世主”,怎么所作所为全是茹毛饮血?或许,“整体重整,化解风险,拯救方正”只是幌子,“救世主”另有所图?马上笔者就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还记得2021.6.28获批的重整计划吗?同年8月27日,仅仅2个月后,中国平安高层便在媒体面前矢口否认“整体重整,出钱出资源”的说辞,改口宣称:“平安参与北大方正集团司法重整,主要是看重医疗资源的协同。接下来只会保留医疗等与核心主业相关的板块,其他部分正在按照预定计划,按部就班地以市场化方式对外转让或出售”。

再回看,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2020年年报致辞时曾扬言:“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

这才豁然开朗,平安参与北大方正重整的真实企图,正是要以最小出价捞回最高回报,以破产、转让、倒卖资产来攫取方正医疗等核心板块,从而借助方正线下医院资源,与平安好医生线上平台相联动,建立平安医疗健康的大版图。

这才是平安背后的“小算盘”!

方正重整前途未卜 千家万户惊心难眠

马克思曾断言:资本来到世间,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留着血液与肮脏的东西;任正非也曾补充道:资本的本性是自私的、贪婪的,其投机性是本性使然。

平安等投资方在以“整体重整”之名义战胜众多潜在投资人后,不但拖延资金资源注入,推动方正重整不力;更打着“出售式重整”旗号,扩大破产范围、不等交割完成便大肆出售业务、变卖资产;可曾考虑这些原本需要重整以焕发生机的业务背后,关联着广大债权人和数以千万的企业职工?(仅方正科技一家在2020年报中披露的员工数量就有7214人)

就目前而言,“方正集团破产重组入选标杆案例”是充满讽刺性的。平安等投资人的所作所为究竟是“责无旁贷,金融支持实体”,还是倒行逆施侵吞资产的暗渡陈仓?相信各位看官自有答案。

忧愤交加,只盼资本的野兽能在舆论与监管下悬崖勒马,切莫一再击穿底线;愿有朝一日,方正集团重整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广大企职工、债权人的权益得以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资本   方正   紫光   秃鹫   债权人   平安   投资人   北京   野心   最强   资产   计划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