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补短板,电海街道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村“升级版”

“补齐设施短板,提升村容村貌,不断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我们做到了。”电海街道安乐村党支部书记黄君浩激动地说。几个月前,电海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出现反弹。为此,各村党支部书记立下“军令状”。如今,乡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并得到区、街道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

2022年2月,电白区委、区政府吹响美丽宜居村建设的号角。自行动启动以来,电海街道积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推进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不断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历经大半年的接续奋斗,电海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改善人居环境▶▶

升“颜值”提“气质”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现行政村100%全覆盖,58%以上的自然村实施了风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100%覆盖,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治理的村庄分别占100%、58%;“三清一改治六乱”、村庄清洁行动、“四小园”建设等都是行政村100%全覆盖……

一组组数据彰显着成绩。一个个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在为村庄“换新颜”的过程中,电海街道逐步实现人居、种植、养殖“三区分离”,不仅美化了环境,树立了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还通过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长效保洁机制,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和卫生习惯明显改善,人人关心庭院改造、家家参与美化环境、全员提高了健康水平,进一步激发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完善基础设施▶▶

既“养眼”又“怡心”

今年,电海街道投入超4亿元资金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畅通农村交通的“微循环”。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为重点,电海街道新改建农村公路15.23公里,解决33条自然村通硬化路难题,完成村硬底化、污水整治、路灯安装,绿化整治,受益人口达2.3余万人。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被列入专项工作。电海街道结合历史传统开展村庄规划整治工作。其中,在确保农户居住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危旧房进行拆除;全力保护古村落、古围楼和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整且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建筑;对居民民房建筑以建筑彩绘、屋顶结构等统一元素加以提升,增加坡屋顶景观;对风水塘及周边进行景观提升,增加碧道、景观亭廊、亲水平台、景墙等,对公园、展示廊的附近景观以绿化乔灌木相结合方式,配置特色景观组团,形成休闲娱乐一体的服务体系。同时,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村建设,提升农业品种品质,充盈乡村产业之“实”;建强建优农村基层党组织,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从因地制宜实施道路硬化、村庄亮化、园林绿化到电网升级改造,再到人饮安全、文化广场及标准化卫生室、广播电视、数字网络宽带等项目,电海街道补齐了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让村民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安全电、走上了平坦路。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邓建青

【通讯员】张宁 蔡美新

【作者】 邓建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电白   街道   美丽   自然村   行政村   人居   风貌   污水   村庄   屋顶   基础设施   乡村   景观   农村   基础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