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神古镇

  在我的家乡博山有一个古窑村,它位于山头街道的河南东村等片区,前两年我去过两次,古窑村正在发生着蜕变,尤其是去年建党百年之际,古窑村依托博陶第五车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动作改造开发,使破旧的老厂房及部分古圆窑、明清民居群落等这些历史遗迹绽放出了新姿,焕发出了新颜。


春节过后,时隔一年多我又一次来到古窑村,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里已改头换面,重塑新颜,在山头沿街的十字路口处有了一个象样的突显的门脸,并且有了一个厚重的名称:《颜神古镇》。烫金的大字十分醒目,熠熠生辉。



  颜神,是博山的古称。说起颜神古镇,那还要倒推到金元时期。金代博山称颜神店,归属淄州淄川县。元代置颜神镇,属益都路益都县。明代归属青州府益都县。清雍正十二年改称博山县。



  博山(颜神)煤碳、陶土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古窑村为淄博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随着生产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原有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圆窑虽已停止燃烧,但炉火千年的庚续仍未停歇,它们正以圆窑古镇的方式讲述着发展的变迁。




  悠久的馒头窑、斑驳的匣钵墙、光滑的石板路、独特的古民居、沧桑的老厂房这些历史画面感极强的场景就坐落在古窑村,它们是千年陶瓷窑业兴衰的历史记录者,也是从古至今古窑村的能工巧匠火里求财的永久见证者。


  《颜神古镇》依托古窑村的古圆窑、旧民居、老街巷和破厂房这些丰富多态的历史遗迹,迎合区文旅产业发展的契机,大胆融入时尚的现代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性改造和开发,力求打造成文旅休闲度假及陶琉艺术产业集群综合体,使古窑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古老的陶琉之魂正在绽放出千年的华彩。




  高耸入云的窑炉烟囱和五车间的老厂房经过整修改造已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匣笨墙、隧道窑、陶琉产品展示及体验等,它以窑炉博物馆的形式呈现给人们,让人们更加真切的了解博山陶琉产业发展变迁的历史。




  “车间食堂”的牌子告诉人们,这里曾是博陶五车间的职工食堂。据说,五车间办公室也曾设在这里。



  隧道窑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合成垒砌而成,是烧制陶瓷的主要载体,瓷坯放置于笼盆(即匣笨)内在此完成烧制。据一位知情人讲,这里是博陶唯一一座专门烧制匣笨的隧道窑。





  这里是五车间保留下来的一些用于陶瓷原料制作的设备及辅助工具,目前保存基本完好。




颜神古镇在修缮、改造的基础上,开发新添了溪园度假酒店、颜神冰酪、三合堂书屋、遇见奶茶、天台酒吧、颜神有礼及阿德工坊等休闲度假、民宿、美食、陶琉产品展示及体验等时尚元素,古今融合,相得益章。




博山有着“陶琉之乡”的美誉,许多陶琉艺术大师前来颜神古镇落户,在此研发陶琉工艺及陶琉艺术精品,观赏者可同时进行产品制作体验,有利于促进产品推广和市场开拓。





  博山还是鲁菜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鲁菜名城”、“鲁菜烹饪之乡”等称号。陶琉产业和工业重镇的振兴和发展壮大也给老博山的餐饮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过去,民间就有“吃了博山饭,围着天下转”的说法,吃住行是休闲度假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鲁菜名城”这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让博山美食能够丰富充实颜神古镇的餐饮文化内涵,使“鲁菜名城”进一步发扬光大。






  山头圆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宋家窑、侯家窑、李家窑、孙家窑等清代和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圆窑保存较为完好的已不足 20座。目前黄崖根和白衣庙窑炉已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窑,又叫馒头窑,是北方最常见的窑炉类型,一般长约3米,宽约4米,高约5米以上,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馒头窑呈圆筒形,球冠形窑顶,顶部圆心处留一圆孔,称为“天子眼”。



  白衣庙窑炉不知是何时、什么缘由使其成为了现在的断壁残垣,令人费解怜惜。去年窑炉还用铁网保护着,如今已进行了保护性整修改造,前边建起了一个小广场,并融合了一些时尚元素进来,从而大大提升了它的观赏性和整体效果。





  历经漫长岁月洗礼的古圆窑与充满时代气息的假日酒店相媲美,古今同台,交相辉映。





  过去的圆窑生产制作大都以家庭为主,多数窑炉都建在院中,院落内有厂房、仓库及住宅等。象这样的陶瓷古圆窑与住宅院落紧密相连、互为依靠的并不多见。





  古窑村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群,二OO六年淄博市政府将其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窑村中还保留着几处大型四合院,其中有刘家、侯家、冯家、王家、翟家、房家的几处老院子,有些还有人居住,不过大部分都人去屋空,荒烟蔓草了。






  根据规划要求,圆窑、街巷及房屋院落的整修开发,必须是在保持整体原貌不变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还原历史面貌。






  古窑村一些保存基本完好的住宅、院落及巷道已进行登记造册,列入正式规划,正待有序渐进的进行改造开发。







  这个充满时代印迹的圆形标语口号清晰可见,让人温暖,令人浮想联翩。







  古窑村的房子、院墙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几乎都是用砖头加笼盆(学名匣钵)垒砌而成的,且五花八门很不规则,有的院墙还是干碴起来的,这活要是没有两把刷子还真干不了。






  古窑村窑匠居多,有的祖祖辈辈都是做陶瓷的,经过多次使用的匣钵耐火性就变差了,但它们经过长期煅烧后却更加坚硬,可以抗风化、耐腐蚀,于是便被人们拿来当作建筑材料。在古窑村家家户户都不缺笼盆,盖房子垒院墙用它即省钱又省力,正应了那句老话,干啥的不缺啥。







  这些留有历史印迹的破房子、老院墙虽说已破旧不堪,荒烟蔓草,甚至成了残垣断壁,挺让人心寒的。不过,随着之后的修缮改造,这些古窑村兴衰变迁的见证者,相信将会继续秉承它们未尽的事业,见证炉火千年不灭的颜神古镇如何发展变迁。






  古窑村这些老旧的街路、巷道有一些是石板路、砖铺路,还有一些是土路,为了与旧民居群落相适应,将对其进行配套整合,部分道路正在紧张的施工铺设当中。





  春节期间,前期开发的一些景置一直对外开放,前来观光的人们络绎不绝,并争相拍照留念。假期过后,颜神古镇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古窑村的圆窑、街巷及房屋院落等的改造开发已步入了快车道。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浓缩了老颜神古镇精华,包含了厚重历史载体和韵味,又充满时代气息和时尚元素的,古今融合交汇的新颜神古镇,将会秉承古窑村炉火千年不灭的窑炉精神,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谱写出新的历史华章。


摄影/文字/编制/颜山拍客

【本文选自博山的故事 特此感谢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古镇   匣钵   隧道窑   院墙   鲁菜   院落   民居   车间   千年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