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为什么要整辽王?

张居正作为朝廷的大臣,又不姓朱,按道理来说与藩王并没有什么关系才对,但是张居正却在隆庆二年亲自主导了辽王惨剧的发生,到底是因为什么?

隆庆二年,负责监察湖广的御史控告辽王即将谋反,还列出了种种罪证(辽王作为地方上的一霸,罪证不是一般的好找)。

谋反可是大事,更何况他还是藩王,隆庆当即命令刑部的第二把手,也就是侍郎洪朝选到湖广考察。辽王有没有谋反呢?没有。

要知道,朱棣靠着造反起家,对于藩王的危害是要多清楚,有多清楚。因此,朱允炆没有完成的削藩,在他的手里完成。

有的人或许好奇,为什么没有藩王造反?内地的藩王对于朝廷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威胁,因为他们最多只有数万大军。

而边境的藩王则不一样。由于身上担着国防重任,他们个个拥兵十万左右,朱棣当年就是边境的藩王之一。

朱棣虽然实际上是削藩,但是却没有说削藩,只是将边境的藩王迁移到内地,一切待遇照旧。

既然人都已经迁移到内地,那还要那么多的大军干嘛?自然将他们与大军进行隔绝。虽然他们已经不在边境,但大军依旧留在边境。

丧失了与朱棣抗衡资本的藩王自然也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朱棣再削他们,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况且,朱棣是靠着造反起家,军事实力摆在那里,就算豁出去造反,也得考虑考虑成本。

藩王在永乐年间已经没有了兵权,而到宣德年间,朝廷对藩王的管控更加严厉,不允许藩王之间相互见面。

就算是每年定期的觐见,也得需要一个藩王回到藩地,另一个藩王才能出行。宣德皇帝为什么会冒出“二王不相见”的想法呢?

因为宣德元年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举兵叛乱,他虽然平定了叛乱,但是还是对藩王心有余辜。

要兵权,没兵权,要同党,没同党,况且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位藩王造反,这两位分别是宁王以及安化王。

这两位大爷造反的声势不是一般的大,个个都说要讨伐朝廷,结果一个一个月外加五天被平定,一个被不到一个月平定。

辽王除非是白痴,要不然绝对不可能造反,那为什么湖广御史还说他造反呢?因为张居正。

张居正又因为什么指使湖广御史陷害辽王呢?因为他与辽王有仇。

张居正出生于荆州,而辽王的藩地就在荆州,他们两个是如何结仇的呢?

辽王与张居正的年龄相同,但张居正十二岁就考中秀才,而且还是第一名,名震整个荆州。

要知道几十岁还是秀才的人那是一抓一大把,就比如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

藩王虽然一不能当官,二不能经商,只能当个寄生虫,但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是一定要读的,而辽王每天除了玩就是玩。

因此,他的母亲毛妃经常用张居正教训他,说张居正与你的年龄相仿,却已经是秀才,而你连四书五经都背不了几句。

为了激发辽王的斗志,毛妃特地在王府开了一场宴会,这场宴会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她,第二个是辽王,第三个是张居正。

按照规矩,坐在第一的是毛妃,坐在第二的是辽王,坐在第三的是张居正。但是毛妃却将辽王安排在了第三,将张居正安排在了第二。

还指着辽王的鼻子骂,你如果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被张居正牵着鼻子走。

别说是辽王,就算是其他人也会受不了毛妃的那一套教育方法,哪有人拿自己的儿子天天与别人的儿子相比较。

辽王的斗志没有被激起来,倒是激起了对张居正的仇恨。

在他看来,要不是张居正,他就不会活在心惊胆战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一骂他,他就得跪下认错,虽然他从未改正。

张居正十六岁那一年,考中举人,又一次名震荆州,可想而知,毛妃一定又对着辽王一顿痛骂。

按道理来说,张居正再发达,也不过是一个平民出身的举人,而人家辽王,那可是正宗的皇亲国戚,想要弄死一个张居正,那不是易如反掌吗?

但事实是,辽王想要弄死张居正,那是不可能的。

说句难听的,当时的辽王相当于高级囚犯,虽然没有人敢招惹他,但是他也不敢大动干戈的去招惹别人。

因为朝廷的眼睛一直盯着他,顶多也就是欺负一下当地官员或者街头小贩,他要是敢弄死张居正,他也得陪葬。

藩王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朝廷是由文官把持,而文官是由读书人演变而来,他辽王要是敢对张居正动手,文官肯定不会放过他。

毕竟要是放过了一个他,将来将会有无数个读书人被藩王压迫。

对于张居正,他是无可奈何,但是对于张居正的爷爷张镇,他是有办法的,因为张镇是辽王府的护卫。

就在张居正考中举人没有几天,辽王就将张镇招呼到王府里喝酒。

由于孙子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举人,又得到辽王的邀请,张镇兴高采烈,喝了一杯又一杯,但酒毕竟不是水,喝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有反应,就比如头晕。

张镇想要停止,但是辽王却不允许,硬逼着张震喝,一直到烂醉如泥,才命令其他护卫扶张镇回家,结果张镇在当天晚上就驾鹤西去。

无论是张文明,还是张居正,都清楚张镇是死在辽王的手里,但是却无可奈何,因为没有证据,就算有证据也一样无可奈何。

第一、张镇是在张家死的;第二、人家是辽王。此时的辽王想必是在沾沾自喜,他张居正终于也倒霉了一回。

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将来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

隆庆二年,历经将近二十年宦海沉浮的张居正已经不是荆州的那个书生,而是权倾天下的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

对于当年与辽王的仇,他是一直没有忘记,因此才有了湖广御史弹劾域师辽王谋反的发生。

原本张居正只是想吓一吓辽王,让他明白张家也不是那么好惹的,毕竟辽王虽然现如今已经不如他张居正,但好歹也姓朱,他张居正是无论如何也动不了辽王的。

但是辽王却通过事实行动证明,他这数十年真的是一直都保持在原来的水平。

因为调查他的刑部侍郎洪朝选还没有到达荆州,他就在王府里急得团团转。

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是藩王,姓的是朱,只要不出人命,日子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最多只是被朝廷警告。

甚至就算欺负一下前来调查的刑部侍郎洪朝选,洪朝洪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但是他偏偏没有想到这一点,竟然在王府的屋顶挂上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上写着四个大字“讼冤之纛”。

这四个大字的意思是:他是冤枉的。

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举动,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揭竿而起。

估计这个时候的张居正笑到嘴都合不拢,知道他蠢,但没想到他竟然这么蠢。

原本在计划里调查辽王的都是官员,而现如今调查辽王的都是士兵,而且整整五百名。

虽然在王府里没有找出造反的证据,就比如盔甲之类的,但是辽王还是被扣上了一个造反的名头。

因为旗帜是他挂的,朝廷里还有一个张居正。

说到造反,无论是姓什么,就算姓朱,处罚也是相当的严重,他虽然能够保住一条命,但却受到了终身监禁的处分。

如果能活到万历十一年,说不定他能够出狱,重见光明,但可惜的是,他没有活到万历十一年。

为什么活到万历十一年他就能重见光明呢?因为这一年张居正被清算。

值得一提就是,辽王住到了监狱里,辽王府自然也就空闲了出来,那么是如何处置的呢?被张居正霸占,没有看错,就是被张居正霸占。

由此也可以看出另一层问题,那就是明朝的藩王地位,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其实辽王应该庆幸,因为这个时候的张居正相比之后的张居正,仅仅只是内阁大学士兼吏部侍郎而已。要是之后的张居正,辽王一定会死的很难看。要知道,从万历元年到万历十年这段时间,明朝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是张居正。

参考资料:《明朝的皇帝》、《万历传》、《明朝十七帝》、《明成祖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湖广   荆州   明朝   宣德   侍郎   举人   御史   朝廷   万历   边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