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自古以来中国是被誉为礼仪之邦,古人先贤还自称天朝上国,不管被美誉也好,还是自称也罢,中国一直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甚至可以说缺少中国的世界是非常不完美的。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和文明古国,所拥有的文化底蕴是不可估量的,而中国文化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中国服饰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元素。

因此,今天从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着手,来探究一下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图案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

01以服饰图案寄托自己心中所想的艺术特征

主要是指古代朝廷喜欢通过服装的图案表达或寄托政治思想,因为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主要还是从官方的服饰来展现的。

首先,皇帝和皇后所穿服饰图案的寓意表达;中国古代文化水平的巅峰是唐诗宋词,而唐诗宋词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中国古代顶级文学艺术作品,通过朗读或者吟唱唐诗宋词可以感受到其中所带的情感表达;

同理,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所附带的图案一样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封建帝王秦始皇,他建立秦朝之后,就命令手下给自己制作了一套玄色龙袍。

所谓龙袍,就是真龙天子所穿的袍服,并且要在龙袍之上绣上“龙”的图案,自此以后的历朝历代的皇帝在自己袍服上面都会绣上龙之图案。

这个不仅仅是一种服饰上的图案,还是古代君主通过这个人图案来告诉世人,自己成为皇帝是天意,是真命天子、是真龙天子。

正如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高祖本纪》中有段话:“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而已有身”,这是在给汉高祖刘邦出生赋予神秘的天命感。

并且在皇帝的龙袍之上还附上其他图案,被称之为十二章纹,具体是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种事物,其实就是表示皇帝掌控世间万物,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这一点也继承了下去。

根据《尚书》的《虞书·益稷》所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此外,皇后的服饰主要以凤凰为主,正所谓龙凤呈祥,皇帝给自己妻子的专属服饰附上凤凰,主要是寄托着妻子能给自己带来吉祥和好运,与自己一起统御天下,希望自己的王朝蒸蒸日上。

这些看起来是在表达自己的政治意图,其实也是展现出帝后服饰的图案所带来的艺术感!

其次,官员服饰图案的寄托之意。

第一,按照东汉皇帝的改制,除了龙袍有十二章纹之外,王公的服饰带有九章纹,公卿的服饰带有七章纹。

后面的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对章纹的规范越发的细致,但是原则还是章纹越多,官员级别越高;

直到宋朝,开始有些许变化,即龙袍的衣只有七章,另五章纹在皇帝的裳之上,加起来才是十二章纹,而皇太子继续按照九章纹标准制作,至于公卿大臣只有五章纹。

  1. 在武则天时期,又给官员服饰上增添其他图案,根据官员品级不同,所绣的图案也各不相同。

朝廷一品官员,绣仙鹤,在《诗经·小雅》中有句诗曰:“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因此寓意一品文官奏对天子、辅佐天子之意,加上仙鹤在吉祥飞禽之中地位仅次于凤凰,故还有清正廉洁之寓意;

二品官员服饰上绣锦雉,古人认为锦雉拥有五德(是指文武勇智信),应该成为士人的榜样。

三品绣孔雀,孔雀开屏代表着祥瑞之兆;四品绣云雁,寓意士人要志存高远;五品绣白鹇,希望不急不躁、稳中求胜;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鸡鶒,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以上是文官服饰所绣的图案,而武官也有单独的图案,正所谓“衣冠禽兽”,就是指文官衣服上绣飞禽,而武官服饰上绣走兽

武官服饰根据级别高低依次是:狮子(一品和二品)、老虎、豹子、黑熊、彪、犀牛、海马。

后来清朝把一品改为绣麒麟,寓意统领仁义之师,狮子代表着武力和权威,豹子是希望武将豹子矫健的身手、亦有君子的品德,正所谓君子豹变。

因而通过以上的了解,可以知道中国古代官方的服饰,在图案方面主要是寄托自己的政治想法,也是一种把想法寄托于图案的艺术特征!

02中国古代人服饰图案的其他艺术特征

艺术的必然特性之多样性

前面提到的龙、凤、麒麟、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吉祥瑞兽和人类社会中能见到的动物,这些都是因为古人的艺术智慧。

让每一种动物蕴含某一种意思,甚至通过一种动物的特权可以解读很多次不同的含义,这些都是艺术创作多样性的一个体现。

例如十二章纹理的日月星辰和山、火、藻以及龙、华虫、宗彝、粉米、黼、黻,刚好十二种事物,这些合起来代表皇帝威服四方、统一天下。

单独列出来也有其深意;例如日月星辰,主要是取其“照临”之意,然后告诉世人皇帝如同日月星辰一般普照天地。

例如植物类的图案选择,基本上都是选择松、柏、竹、红豆、桃、佛手、灵芝、荷花、牡丹、梅花等这些在古人眼中具有文化意蕴的植物。

比如松柏代表着“长青”,在古代的一拼官服上除了仙鹤还有松树,意为“松鹤延年”,都是祥瑞之兆,祝福世间的美好与幸福;

例如花瓶、镜、如意、古钱 、祥云、升官印、磬等这些器物类图案也时常出现在古人的衣物之上。

例如仕女、儿童、八仙、财神、灶神、门神、麻姑、月下老人等神话人物时不时也会作为图案展现在古代的服饰之上。

这些不仅体现写意的艺术特征,而这些丰富的元素让古人在服饰图案的选择上有很多选择性,即体现出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衣服具有时代性的艺术特征

从秦朝开始,在衣服上图案的都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和官方管理阶层。

普通百姓的衣服上并没有图案,主要是指男性服饰,女性服饰允许出现一些没有任何政治色彩的植物类图案,比如一些花草树木之类的。

例如明朝弘治十三年(即公元1500年)规定,规定强调包括王公大臣在内,凡是违反规定穿蟒衣、飞鱼衣服的人,要治以重罪。

这些就是因为蟒是可以进化成龙的一个物种,它有着很浓厚的政治含义,包括飞鱼也是;

又例如在《明史·舆服志》中记载一段对话,就是皇帝质问为什么张瓒仅仅是兵部尚书就敢穿蟒袍?于是皇帝怒问:“尚书二品,何自服蟒”

由此可见,古代的服饰图案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除了皇帝谁也不能逾越政治制度等鸿沟。

因而如今通过古代遗存,或者是各种艺术作品、抑或是考古挖掘等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中国古代人服饰。

可以知道真正有图案的服饰主要是官服,而这一点就是把具有封建时代性特征的艺术特征给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古代服饰图案具有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首先,图案中的各种祥瑞之兽;不管是龙、凤,还是麒麟等各种瑞兽,都是古人的一种美好向往和传说,而且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通过这些祥瑞之兽的图案,可以感受到远古先民的智慧。

他们通过艺术性的方式创造出各种实际生活中没有的祥瑞之兽,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上天的敬畏,同时也希望以此来得到上天的护佑。

其次,各种事物图案背后的寓意;例如葫芦图案,是一种谐音,即福禄之意;例如牡丹花搭配石榴、佛手、桃子,这类图案则是表达富贵三多之意,正所谓石榴是多子、佛手是多福、桃子是多寿;

例如还有蝙蝠和云朵,这两种事物合在一起的图案代表着福从天降。

例如在明朝时期有一款服饰称之为万寿服,此衣服上点图案有前面提到的蝙蝠、菊花、寿桃之外,还有桂花和万年青,寓意富贵万年青;

还有金鱼和海棠,寓意是希望金玉满堂,菊花搭配佛手的图案则是代表着“福寿双喜”,当然在这件万寿服之上有着很多不同的图案,但是锁代表的内容都是吉祥、如意、长寿、安康等各种美好的祝福之情。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服饰图案中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而这些图案寓意的背后体现出的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性。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些都是通过服饰图案传递中国民族文化,事实上就是中华民族创造了以物寓意的艺术创作形式,所以说中国古代服饰上的图案具有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从黄帝所处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诞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让中国服饰文化不断地变化和创新。

这个过程中肯定抛弃了很多内容和特点,但是有些特性一直未变,例如写意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既是中国古代人服饰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史记》、《唐书·舆服志》、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明史·舆服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中国古代   图案   特征   服饰   艺术   龙袍   寓意   中国   古人   皇帝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