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讲过的陈庄战斗》




关于陈庄战斗,小时候听父亲说过,但儿时的印象模糊。后来父亲和曾经的警卫员也说起过,可惜我听得不完整,记住的不多。

父亲于1918年出生在今河北省灵寿县,以前叫察哈尔省建屏专区灵寿县。察哈尔省,是在辛亥革命后设立的察哈尔特别区基础上,于北伐战争后改称察哈尔省。1945年8月,八路军攻占了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的“首都”张家口,这是八路军收复的第一个省会城市。9月,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移驻张家口,张家口成为晋察冀边区的首府。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察哈尔省民主政府宣告成立。察哈尔民主政府辖锡林郭勒盟、 察哈尔盟、5个专区、1个市(宣化市),共37个县、18个旗。父亲的老家在大山深处,出门是山,抬头见山,一条羊肠土路通向山外。

父亲家境贫寒属雇农,7岁给地主放驴,12岁开始务农成了“小长工”。父亲老家是革命老区,抗大总校和二分校,晋察冀边区银行、印刷局,晋察冀报社等都曾设在灵寿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党组织的影响,父亲16岁时就开始参与村农会的减租减息活动,村农会和二区农会交通员。1936年秋,18岁的父亲正式加入农会和青救会,全面参加村和二区农会青救会工作,按党组织要求开展土改等革命活动,成为党的外围组织的积极分子。抗战刚开始,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就来到灵寿山区开展抗日救国工作,期间,教导大队第六队政治指导员成少甫,来到村里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号召村里组织起来,成立农民武装,1937年10月,村里正式成立了自卫队,父亲任班长,青救会副会长,后任区小队青年队指导员,在县大队任副排长时参与了陈庄战斗。

陈庄,距父亲的老家很近,不过20公里。陈庄不仅是灵寿的抗日策源地、抗战堡垒区、军事要冲,还是晋察冀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陈庄战斗,是1939年9月,八路军第120师在灵寿县陈庄进行了的一次歼灭战。八路军120师作为主力部队参战外,周边的部分县大队区小队也参与了战斗。这次战斗,毙伤俘日伪军1380余人,挫败了日伪军寻歼八路军主力的企图。父亲在这次战斗中与县大队其他战友顺利完成阻击任务,虽然搏斗中受轻伤,仍砍伤并俘虏一个日本鬼子。因在战斗中勇猛顽强,父亲受到表扬。战后不久,经邢斌仁介绍成为中共党员。

说起抗日战争期间的有名的战斗,记忆中当属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黄土岭之战等,陈庄战斗的知名度很低。但是,陈庄战斗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却是不容小视的,因为它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八路军一次性歼敌最多的一场战役,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歼灭战”。记得有一次,我调侃说县大队区小队只会割电话线扒铁轨埋地雷,父亲非常生气,严厉的告诉我,他们也曾经参加过大的战役,区小队县大队没什么像样的武器,用破旧土枪大刀和生命去打日本鬼子。后来我明白了,父亲很在乎“土八路”的名声。

陈庄战役后,父亲本该调入独立第1支队进入主力部队,却因地方党组织的坚持,被留在县大队和二区继续开展抗日活动,任区委委员,区小队政治指导员,县大队排长,中队长。1940年的夏秋之际,是百团大战的第一第二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破坏日军的交通线。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灵寿县的地方武装积极行动起来,出动民兵一千多人,编成许多分队,配属到部队各连,父亲又参与了百团大战。此后,父亲继续留在二区和县里工作,任区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副书记,县武委会组织委员。1944年春,父亲调入冀热辽军区,后来选调参加赴东北干部训练班,1945年夏,经冀热辽中央分局调往热河省某旗,脱下军装,由军人变成了“地方官”,任二区、四区、一区区委书记,他结合晋察冀老区的工作经验,针对当地实际特点开展工作,很快打开局面,土改、剿匪和防疫等工作屡次受到上级表扬,后任旗民运部长、组织部长、副政委(副书记)、代旗长、旗长,新中国成立后调入东北局,1951年来到鞍钢,后调至中共鞍山市委。

从我退休开始,写父亲说父亲想父亲就注定是我的“长篇”,十七年了,时间越长远,想念越深重,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永远铭记,父亲不止是我的亲人,更是我的榜样,我心中不朽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察哈尔   灵寿县   察哈尔省   张家口   晋察冀   父亲   农会   边区   小队   大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