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上都写了些什么:史书上有的我纠正,史书上没有的我独家

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几十年来出土了数不清的甲骨。尤其是1936年发现的小屯北YH127甲骨窖穴,出土了一万七千多片刻字的甲骨,堪称商朝武丁时期的历史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

位于安阳殷墟小屯北的YH127甲骨窖穴

那么,这些甲骨上都记载了什么?佐证了史书上哪些记录真实?填补了史书上的哪些空白?又颠覆了我们哪些认知呢?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殷墟的甲骨窖穴,去了解这部商代的“百科全书”里的精彩内容。

民国考古专家胡厚宣和高去寻在昆明龙头村为甲骨做编号

这块甲骨,验证了《史记》对于商朝起源的传说。据《诗经》和《史记》记载,有娀氏女子简狄吞玄鸟蛋而受孕,生下了商人的始祖契,因此商朝人把玄鸟做为图腾崇拜。不过,这种说法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广泛质疑,认为是后人杜撰。而这些甲骨的出土,证实了商人的玄鸟图腾是真实存在的。

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有关“玄鸟”的记录

从一些甲骨卜辞看,一名叫“王亥”的尊者始终和玄鸟形影相随,他是受祭祀最隆重的商朝先公。不过,包括《史记》在内的正史从未见他的身影,他只出现在志怪奇书《山海经》和屈原诗集《天问》中,因此无人相信他的存在。但殷墟甲骨显示:“王亥”不但存在,而且确是商朝先公,事迹和《山海经》、《天问》的记述完全相符。

有关王亥的记录竟然真的出现在甲骨文上

通过甲骨文上的祭祀记录,考古专家纠正和补齐了《史记》中的商朝先公(夏朝时商部落首领)名单。比如刚刚说过的“王亥”和其弟“恒”在《史记》中缺失,根据甲骨文,二人在“冥”之后、“上甲微”之前相继继位;而原记为“上甲微”之子的“报丁”,要向后串三位,实际上是“上甲微”的重孙。

甲骨文补正了《史记》对商朝先公的记载

有了殷墟甲骨,更可以绘制出商汤立国后完整的商王世系表。除了《史记》中记录的帝辛(纣王)及其父帝乙,甲骨文中均有验证。从另一方面看,《史记》确实称得上一部措辞严谨的历史巨献。

《史记》对商王的世系记载基本和甲骨文一致

专家通过史料推测,商部落发源于燕山以南的环渤海地区。但是,殷墟甲骨文却显示,商朝的先祖生活在“滳”水流域,即太行山东麓的古漳水一带,在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之间。而后河北磁县“下七垣”遗址的出土证实了这一点。

甲骨文显示,专家之前对商发源地的推测是错误的

甲骨文还明确了商朝的社会等级: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甲骨文称之为“一人”或“余一人”,属第一等级;王室贵族和各方国领袖(方伯或诸侯)属第二等级;这两个等级均为统治(奴隶主)阶级。

甲骨文显示商朝社会分为五个等级

第三等级是自由人,即“国人”,是基层官吏、军官和士兵的主要来源;第四等级是平民,他们以生产和农耕为主,是社会的主体,甲骨文称之为“众”或“众人”;而奴隶是最低等级。各级别的墓葬规模也大有不同,且均有典型范例。

不同社会等级人的墓葬大不相同

甲骨文显示,商朝的官员分为“内服”和“外服”两类。“外服”官员在属地或方国任职,主要职位有“侯”、“邦伯”、“甸”、“男”、“卫”等,本是职能管理岗位,后演变成执掌一方的诸侯,是后世“五爵”的前身。

商朝的“方伯”就是执掌一方的诸侯,有很大的自治权

“内服”官员在王畿任职,为国家服务,分为外廷官和内廷官。外廷官包括:政务官(相、公、尹、史、生)、事务官(农、牧、狩、工、驭)、宗教官(卜、祭)和武官(步、骑、弓)。

商朝的中央官员是处理国事的重要执行者

而内廷官负责国王的饮食起居,从负责商王膳食的“多食官”、食盐调料的“卤小臣”、就寝的“寝官”、就医的“小疾臣”,到负责管理奴隶的“宰”、服务后宫的“后官”、“妇官”等,一应俱全。

商王的内廷官只服务于王室成员

商朝有完善的纳贡制度。这年四月,一名叫“禽”的将领进献“宝龟”八个,“鼊龟”五百一十个;而雀方一次向商王纳贡占卜用龟甲250块,图中就是其中的一块。

上图为雀方进贡给商王的甲骨拓片

甲骨文还透露了商朝的军事制度。商军分为三部分:畿内的王师部队,相当于“中央军”;诸侯的方国部队,相当于“地方军”;兵农合一的非常设“族兵”,相当后世的“民兵”。

商朝军队有王师、方师和族兵的区别

商朝军队已拥有步兵、车兵、弓兵三大兵种和合成作战的能力,但“中央军”却有拥有“舟兵”的特权,“舟兵”相当于后世的水师。

商朝时期已经建设了一支强大的水面力量

商王的“王师”往往拥有三个师(左、中、右)的常备军,约三万人的规模,他们均来自王畿内的“邑人”宗族;而地方诸侯和方国的部队规模较小,以其地名或族名称为“某师”。

商军车兵战斗复原图

甲骨卜辞中有很多内容和军事行动相关。比如商军攻击土方、羌方、鬼方、贡方、人方、巴方、危方、虎方等大型战役的记录。

商王武丁派妇好攻击羌方的甲骨卜辞

商王的攻击是有原因的。甲骨文显示:已巳日,西部的贡方军队夺取了商朝的一片田地,并掳走了七十五人。一个月后,土方进攻商朝东部边界,洗劫了两个城邑,而贡方趁机从西部边界入侵,占领了大片的田地。

位于边境西北的土方和贡方是商王国巨大的威胁

对待侵略,商王绝不手软。卜辞显示:武丁一战斩杀敌军570人,俘100多人,并擒获了危方首领“美”及家眷、贵族、官员24人,缴获大批战车和武器。商王杀“美”来祭祀先王,并封赏了有功的将领。

商王每次遇到重大事件必占卜,占卜的结果和事后的验证也都记录在甲骨上。一片甲骨显示:武丁命祭司占卜,商军是否可以在五日内战胜邛方?但占卜结果是,商军要等十二天后的甲子日才可取胜。十一天后,武丁的战车部队强攻失利,直到次日(甲子日)黎明才击溃邛方。

甲骨卜辞一般分为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

殷墟甲骨文显示,商人信仰的分三大系统:超自然的上帝、自然诸神及祖先神祇、地下的鬼魅。上帝主管的“四方神”统领四位“职能神”,即日神、风神、雨神、云神,这四位直接决定人间的福祸灾疾。

商朝人的信仰系统

有了神,当然要用牺牲表示虔诚。商朝常用的祭祀品有牛、羊、猪、犬等,数量从“三”到“十”不等。例如祭祀开国君主汤要用十头牛,直系先王一般用五头牛。除此之外,岳神、河神也要祭祀。至于人牲,战争中抓获的羌人俘虏是主力。

商朝祭祀祖先所用的人牲基本上是羌人的战俘

商朝属于奴隶制王朝,刑法自然也是十分严苛。甲骨文显示,商朝有执(戴手铐生活)、圉(戴手铐监禁)、劓(割鼻)、刖(剁脚)、伐(戈削人头)、奚戉(大斧砍颈)等刑罚。比如在癸卯日,奴隶主对五名奴隶施以脚铐之刑。

部分表示刑罚的商代甲骨文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甲骨文记载:甲寅日这天,有十二名负责放牧的奴隶成功逃亡了。不过他们的最终结局,因为没有记载则不得而知。

从甲骨文得知,商朝的奴隶逃亡也是常态事件

再看商朝的农业。主要作物有麦、稻、禾、黍等,这说明商朝人以麦米、大米、小米和黄米为主食;而且各种农具也非常齐全,有起土的、犁地的、耕田的、锄草的、收割的等等。

甲骨文中的农业工具和农作物

甲骨文显示,商王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前往田间视察黍苗的生长情况,并举行祭祀之礼。同时,农业官员为国家粮食安全经常检视粮仓储备情况,甲骨上还有四名巡视官员的名单。

甲骨文显示商王非常重视农业和粮食问题

甲骨上不仅有中国最早的施肥记录和除草记录,还有中国最早的“秸秆还田”记录。农民将新收获的秸秆处理后当作肥料施入田中,当然,这在当时只是一种禳除殃患的祭祀仪式。

三千多年前商朝人就已经“秸秆还田”

商代的畜牧业也十分发达,家畜品种十分齐全。马、牛、羊和猪、狗、鸡等“六畜”均已驯化并大规模养殖。仅在商王近畿就有南、北、左、右四个牧场。

商朝时期进行大规模养殖的“六畜”

狩猎和田猎也是商人食物的重要来源,一片甲骨记录了他们围猎大象、老虎、狐狸、獐子和鹿共三百六十只。商王还经常到各地巡狩大象,看来,三千年前的中原地带,野外的大象很常见。

殷墟出土的大象等猎物骨骼和甲骨记录

甲午日,商王的马车在围猎一头犀牛(兕)的过程中,不慎撞向山崖,导致整个车子损毁,同车的贵族“子央”也落马受伤,这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交通事故记录。

殷墟甲骨中有中国最早的交通事故记录

商代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并且门类齐全:除了建筑业,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骨角牙器、漆木器、纺织、皮革、酿酒的作坊应有尽有,被甲骨文称为“百工”。其中纺织技术尤为出色,可以织出菱形花纹和暗花绸。因此商廷每年要用三头牛祭祀“蚕示(蚕神)”。

殷墟的生产作坊遗址和暗花绸

商朝的天文历法也很发达,这是甲骨文中唯一最完整的上古日历。商人把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形成六十套组合,循环使用,后演变成今天的农历纪年。

殷墟甲骨中唯一一块刻有“干支表”的商朝日历

甲骨文对天文学也有巨大贡献。卜辞中有中国最早的月食和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这还不算,三千年前火星旁的一场超新星大爆发,也被记录在甲骨上,它的位置位于二十八宿的“心星”处。

记录火星旁“超新星”爆发的甲骨文

除了天文,还有地理。殷墟甲骨还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旱灾,以及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甲骨文记载:庚戌日黄昏,在安阳北方的上空出现了“龙吸水”现象。

“龙吸水”是一种三千年前就存在的自然气象现象

还有一条卜辞,有点让人伤心。甲骨文非常清楚地记录了王后妇好在三十多岁时仍在生育,而重男轻女的武丁关心的只是婴儿的性别,以致“女战神”妇好的身心健康收到严重影响,以至于过早离开人世。

记载妇好分娩的甲骨卜辞

触碰文化脉搏,倾听历史声音,与文物面对面,讲述不朽传奇,我是涛哥,下期见。


参考文献: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

殷墟博物馆公开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甲骨   殷墟   史记   先公   卜辞   商朝   甲骨文   史书   祭祀   官员   等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