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西南土司苗王发展形成的概述(原创)

作为我们现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边疆发展史都有许多认知上的盲点,这一点不奇怪。

因为,作为中国中原文化的重要补充,它长期冰封在偏远的蛮荒之地,发展演绎往往都是被当时的世人和中央朝廷视为边蛮文化,就是边缘化文化的代称,来自边夷的各种文化发展信息由于受到历史性交通不便,山高路远坑深的天然屏障阻塞,不能及时归档列入翰林朝堂或中央王庭正统史馆进行及时整编收藏,传示后人。

其实,有相当多的西南地方政治经济人文发展史,仅仅封存在地方史志资料库里,甚至有些地方人文历史的编续,必须借助于该地长期颇有影响的家族族谱的记述,才能找到这些特殊人文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浩瀚如烟的政经发展史料花絮。这就给我们后世子孙在学习了解古朝或前朝吏治史或政经史的时候,留下许多历史文化的短板和缺憾。

但事实上,这些缺失的文化碎片往往能以偏带全,从一个侧面和历史独特的纬度,折射我们中华文明历史的渊源流长和丰富多彩的倩影。它们的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分,更是中华政治文明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分。它的存在映衬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铁证历史,更反应了中国五千多年史载文明历史的璀璨夺目和大一统的历史必然性。

作为中国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既然共同体认中华一家亲、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文化,为增强民族国家的自信和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我们必须维护我们祖先的祖道尊严,也是在维护我们自己后世和子孙血统基因正统体面,知根知底方能走向理想的远方,守正方能创新。

近期通过网络媒体我们看到许多有关我们三皇五帝及蚩尤支脉血脉归属的争议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是,本笔者以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要慎终追远,不忘根本,我们后世之人更不得僭越臆断我们祖先源脉发展史,更不得臆造我们的人文历史,只能尊重正统史实典籍的记述为妥。这是对我们先人应有的基本敬意和孝道仁德。

为了避免部分不明真相和究里的国人和国外友人误读我们自己中华民族自己蛮荒时代的西南发展史,帮助我们对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有深刻的了解认知,助益这些网友因缺少时间和资料,厘清一些相关的历史问题谜团。简单明了地解读神秘的中华边疆发展梗概,本笔者有必要就主体问题挂一漏万地用自己的认知分不同的时段穿插一些有关史实资料的认知和诠释分期概述一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西南苗王发展的花絮:

从正统史实资料明确表明,真正的苗族后裔系明文史载的东夷部落集团旁支九黎族的人文始祖蚩尤的后代,与炎帝黄帝不属于同一部落集团即华夏部族集团,至于是否同为少典后代虽有争议,但蚩尤的九黎族系中华传说中的伏羲氏和女娲娘娘的后人,同为中华大家庭中重要一员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蚩尤统领的是东夷族一支部落名为九黎族,自其战败于轩辕黄帝后一直沿着黄河以南长江下游往西和偏西南方向不断迁移迁徙直至今天的中国西南边陲和西南邻国越南老挝缅甸及柬埔寨一代都有蚩尤的后裔。但不管怎样,只要这些民族他们根据口耳相传的先人遗教,愿意心悦诚服地供奉蚩尤为共祖,就足以证明他们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正统血脉基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历史上的西南苗族有很多支系,他们的成王历史也与他们部落族人聚居依山傍水聚族而居长期无为而治,由于历史上的特殊历史条件限制,与外界长期保持封闭式的对流,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历史,不同部落之间的族长会对他们一致认为必须是德高望重的人部落酋长家族的人选方可堪任他们部落集团的大酋长大任。于是就有了苗王这个统称的新老更替、世袭罔替的兴衰演化发展史。

苗王这个名号都是外界的称谓和民间对其敬称,其实正式的官称名号,是xx长官司或xx蛮夷长官司的正长官,其级别都相当于今天某自治县的书记兼县长,该级别为中小土司,洞苗土司王爷为最低级苗王。

苗族土司,往往直接隶属于高级土司王爷(正式官称名号为安抚司安抚使,或宣抚司宣抚使,相当于今天的自治州或自治盟的书记兼州长或书记兼盟长)管辖,也可以在没有设立安抚司或宣抚司的情况下,由最高级土司王爷(正式官称名号为宣慰司宣慰使,相当于现在自治区的书记兼区主席)直接管辖节制。

当然,也有由在没有宣慰司的地区,直接由各路府或行省巡抚,亦或知府道台直接管辖。所有苗王大都为土著苗族人担任,成为苗族土司,而安抚司安抚使或宣抚司宣抚使和宣慰司宣慰使往往都是非原著苗疆地区的外来大汉华族族裔的土司担任,并长期世袭罔替阴袭官爵。

一般中原王庭政治稳定的情况下,中央朝廷往往为了统一有效管理安顿这些天高皇帝远的西南区域,刻意让有声望德政名声都比较好,地方实力较大的,又自认为来自中原华族后裔,由长期因镇守边陲有功将士的血统后裔的非原著民族后裔,让他们长期留住苗疆镇守西南边陲,这些土司王爷往往被中央朝廷或时人称之为苗疆土司。

事实上,诚如前述所言,苗族在中华文明发展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并不是现在的苗族的专称,而是广义的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在当时,如:黑衣苗、灰衣苗、布依苗、水苗等等,相当于现在的彝族、壮族、土家族、仡佬族、布依族、景颇族、纳西族、水族,等等,他们大都由现在不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组成,他们的部落酋长就是他们的王爷,就是土著苗族的首领,就是苗族土司,这就是苗族土司与苗疆土司的本质区别。

实际上,所有土司王爷,包括各级别苗疆土司和苗族土司,特别是只能担任基层级别的各苗族土司,其所有蛮夷长官司的正负长官,均由高级土司或最高级土司造表呈送中央朝廷进行请封,由当朝皇帝天子予以册封或赐封方视为正统。

若不然,但凡敢于自称自诩称王者,均视为僭越或篡逆,必被讨逆和平乱。即使中央朝廷不出兵讨逆,地方安抚使、宣抚使和宣慰使即高级土司王爷和最高土司王爷都会自己出兵讨逆围剿或平乱。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道规矩大着呢,岂可造次胡为,为此,不管在任何历史朝代,西南边陲各苗王因为级别不高,均对中央朝廷和对其他苗疆大土司心生敬畏,不敢裂土称王。除个别起义造反之外,大都不敢违规僭越篡逆,恪守规矩和王法宪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土司   苗疆   黎族   苗族   王爷   后裔   正统   朝廷   部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