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中芯国际宣布重要决定,中国老院士说得很对


作为中国内地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不仅是国产半导体行业的主心骨,而且还是国产芯片崛起的希望。可以说,如果中芯国际能够突破7nm及以下制程工艺芯片的代工技术,那么国产芯片产业链就能彻底打破西方的“封锁”。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知道先进制程工艺芯片的重要性,中芯国际为什么不加大布局,反而在28nm等成熟工艺上下功夫?其实答案很简单。

台积电之所以能成为芯片代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要就是因为之前智能手机行业的兴盛,而如今全球消费电子销量下滑,智能手机和PC等设备的出货量更是惨不忍睹,直接导致台积电“跌落神坛”,甚至连台积电总裁魏哲家都公开表示,鼓励大家多放假休息。

很显然,自从芯片规则被修改后,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就出现了过剩的情况,而以先进工艺为主的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大厂的营收也受到了影响。也就是说,中芯国际加大28nm等成熟工艺布局的决策是正确的。

另外,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也表示,28nm等成熟工艺芯片的产能有很大缺口,其计划提高DUV光刻机年产能至600台就是最好的证明。

让人感到振奋的是,就在近日,中芯国际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那就是计划将2022年全年资本支出从原来的320.5亿元上调为456亿元,“大手笔”上调了135.5亿元。要知道,中芯国际第三季度的营收才131.71亿元。

反观台积电、英特尔、格芯等芯片巨头都在下调资本支出,其中台积电下调资本支出就高达40亿美元。而包括高通、苹果、美光等在内的科技巨头也开始大范围裁员或冻结招聘。

那么问题来了,中芯国际为什么会“反其道而行”做出上调资本支出的姿态?答案不言而喻,中芯国际正在加速发展。要知道,截止到目前,中芯国际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建设了多个成熟工艺芯片厂。据公开数据显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的月产能高达706000片。

再加上,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新能源汽车对芯片制程工艺的要求不高,28nm等成熟制程就能满足要求,这也给中芯国际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芯片产能成了中芯国际必须要规划的事情。在外界看来,其之所以上调资本支出和采购DUV光刻机有很大关系。

反观台积电,一边暂缓高雄7nm制程进度,一方面又计划赴美建设3nm芯片代工厂。至于台积电这样操作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如今看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说得很对,他始终认为国内半导体市场的当务之急不是攻坚7nm及以下制程芯片制造技术,而是提高芯片产能,增加国产化芯片的占比,并实现对28nm等成熟制程工艺技术的自主可控。

不管怎么说,笔者还是希望国内半导体企业不要好高骛远,先把眼前28nm等成熟制程芯片的市场拿下,转换成研发资金,然后再一步一个脚印地追赶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巨头,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长远。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分享。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科技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光刻   星等   大手笔   产能   院士   半导体   中国   支出   巨头   芯片   成熟   资本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