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顺了,日子就顺了(必读)

有没有发现,当你生气烦闷,或者伤心难过时,呼吸就会变得很不通畅,继而胸闷、气短?

呼吸,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小事,它伴随我们一生。

然而很少人知道,会呼吸是一件多么要紧的大事。

在人生的很多重要场合,有意识地调息顺气,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真正会呼吸的人,早已悄悄成为养生的达人、情绪稳定的高手。

养气

安抚紧张情绪的“定心丸”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进考场,就手心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快要上台发言了,心脏咚咚咚地敲起锣鼓;马上面试了,就呼吸加快,紧张得说不出话……

好像我们做重要的事之前都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候,做几个缓慢而悠长的深呼吸,短短几秒钟,便会平复心情,让大脑逐渐恢复清明,人逐渐变得镇定下来。

以前只觉得这个动作是习惯,如今细品之下才发现,这可能是自己在下意识用呼吸缓解紧张。大脑在做判断前,身体已经先一步帮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决定。

此时的深呼吸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降低心跳频率,让身体和大脑恢复冷静;二是转移注意力,暂时脱离焦虑紧张的情绪。

所以,在产生紧张情绪时,要学会用舒缓的呼吸,让自己平心静气,剔除脑中杂念,让人神思聚焦,从而调动充沛的情绪,然后才能更加从容地掌控事态发展,进而拥有非凡的表现。

呼吸放慢了,心跳变缓了,气息就稳了,很多紧张焦虑的情绪就会不药而愈

养气

调试焦虑情绪的“快捷键”

毫无疑问,人类是情绪动物,很容易被各种情绪所左右。

但是,若情绪不加以遏制,便犹如洪水猛兽,吞没人内心所有的安宁与从容。

能够掌控情绪的人,才是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有时候比拿下一座城池更厉害

人的呼吸状态与自身情绪密切相关。

受到惊吓时,会不自觉地倒吸一口气,屏住呼吸;

感到疲惫或烦闷时,呼吸就会变得异常缓慢,从而造成大脑缺氧,神思困倦;

生气或难过时,呼吸就会失去节奏,时缓时急,起伏不定;

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呼吸就会变浅,时断时续,心律不齐。

关于呼吸与情绪的关系,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大脑就像是由一群马匹拉着的战车,马匹中的两名健将就包括呼吸与情绪,战车总是会朝向最强壮马匹的方向移动。”

当情绪更强大时,呼吸就会乱了节拍,大脑也会被搅扰得混乱不堪;当呼吸更强大时,情绪就会被遏制,大脑也会得到安宁

因此,调节呼吸,就是主动掌控情绪

当你陷于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时,请静下心来,静静体察呼吸的存在,然后调节呼吸频率与深浅,直到让自己感到平静、心定为止,从而走出情绪的低谷。

当你呼吸顺畅了,心平气和了,眼前的纷乱复杂也会渐渐烟消云散。

养气

健康养生的“小妙招”

《类经·摄生类》指出:“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意思是,真正善于养生的人,都很注重调息、吐纳,养气之法从会呼吸开始。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的衰老,是从人体内不断聚集杂质和废弃物开始的。

而人一呼一吸之间,就是在为身体排浊排毒,呼出废旧气体,纳入新鲜空气,完成身体的吐故纳新,对保养身体很有帮助。

一代文豪苏东坡,不仅诗词造诣深厚,对医学养生也颇有见解。

他在《上皇帝书》中阐述了自己的养生理论:“人之寿夭在元气……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其中,“吐故纳新”指的是静坐调气养生法,这是苏东坡一生坚持最久、最见成效的养生法。

中医能够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它自有自己的一番道理。

静心养气是中医始终推崇的养生方式,自然有着非凡的意义。

养生,从呼吸吐纳开始,让静心养气成为我们的养生小妙招。

养气

静心养气,生活好

元代诗人马钰曾写道:“处身心清静,便是仙方。调息如同,龟息命灯内、性月圆光。”

通过调息让身心清净自在,对生命的滋养效果,堪比灵丹妙药。

嵇康也曾在《养生论》中写下:“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

调息静气,让人快速从坏情绪中抽离,让内心清净宁定;能够养气养身,对健康大有裨益。

静心养气,就是对身心最好的保养,是对自己最好的富养,也是解决繁琐问题的最巧妙的方法。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静心养气吧~


作者简介:青欢,用真挚、温暖的文字,做你素未谋面的知己好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吐故纳新   神思   马匹   焦虑   大脑   情绪   呼吸   内心   紧张   身体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