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召开,知名企业分享湿地保护成效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水资源、生物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11月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围绕主题“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功召开。

主办方供图

作为全球第一部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由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海滨城市拉姆萨尔签署,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经过50余年的发展,缔约方发展到目前的172个。中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成为公约第67个缔约方。《湿地公约》通常每三年召开一次的缔约方大会。

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2022年11月5日至13日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两地举行。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

据悉,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恰逢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会上,中国知名企业纷纷受邀并分享湿地保护成效。保乐力加中国作为切实推进湿地保护的企业代表之一受邀参加大会“跨区域湿地行动:连接人、物种和栖息地”边会,分享旗下品牌马爹利在中国开展的红树林保护项目一年来的收获,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机构代表等深入探讨湿地保护的协同机制。保乐力加中国公共关系与传播副总裁王珏出席表示:“可持续发展一直根植于保乐力加的基因之中,‘滋养风土’更是我们深耕的领域之一。通过旗下品牌马爹利这次针对红树林保护开展的有益尝试,我们希望凝结社会力量,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与传播,帮助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去年6月,马爹利携手保护国际基金会、科研机构专家等社会各方,对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湿地公园开展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工作。自启动以来,该项目修复和管护约1.88公顷红树林湿地,改善了附近滨海生物的栖息环境。此外,项目团队也密切关注项目点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定期开展生态监测,为评估项目生态效益积累基础数据,也为改进保护地管理提出科学依据。

作为此次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保护国际基金会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和支持。保护国际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晓海表示:“互花米草入侵是中国乃至全球湿地生态修复的重大挑战之一。与马爹利的战略合作是在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为之后的红树林相关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实践与操作经验。”

在开展湿地修复工作之余,马爹利也致力于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携手社会公众助力大美湿地的建设。自开展以来,项目持续鼓励周边社区协同参与,不仅为湿地公园一线管护人员提供生态监测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还聘请当地居民参与红树林治理和种植工作,提供额外收入。此外,项目走入当地社区,汲取经验的同时科普红树林相关知识,增强居民湿地保护意识,并赋能当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共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为在更大范围内提升公众的认知和参与,马爹利充分调动品牌资源,面向消费者开展了多元化的科普宣传和体验活动,如推出以红树林为灵感的马爹利限量环保酒袋,并与芭芭农场携手开展虚拟种植等趣味活动。新一轮的消费者互动活动——“马爹利蓝氧骑士”也即将推出。消费者打开互动小程序,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即可随时随地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里“种植”属于自己的树苗,并通过微信步数兑换等方式为自己的红树换取成长“水滴”,获取骑士勋章。

未来,马爹利将秉持集团“滋养风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基于第一年的经验和成果,继续深耕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扩大新造林面积,做好红树抚育工作,并加强与各方的深度合作,在中国拓展新的项目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湿地   公约   大会   红树   缔约方   红树林   中国   基金会   知名企业   可持续发展   成效   生态   经验   项目   全球   工作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