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对于战败容忍度有多低-盘点历史上三大国衰落的起点

题记

大国崛起总是让人兴奋不已,可是哪个落魄大国没有过睥睨天下时刻。当时,指哪打哪,但有不服者,直接开打。这种小爽剧一样的时段不是历史的常态,更不是国家的常态。月有圆缺,人有起伏。国家也是如此,这里盘点一下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英帝国的由盛到衰的转折事件,总结一下规律。

帝国扩张的动因有哪些

扩张是人类团队发展的本性

人如果长大了,会有换大房子的想法。如果恰好手里有钱,会很快行动。企业都有做大的冲动,谁不想做1万员工的老板。相似的,在古代一个国家从诞生时起,就有扩张的冲动。在扩张中诞生,在扩张中发展,在扩张中鼎盛。因为古代社会,聚集财富最快的方式不是放牧和耕地,而是抢劫。在部落出现灾荒时,渡过难关最好的方式也不是忍一下,而是向其它部落掠夺。帝国扩张的根本动因是因为劫掠收益高。

扩张的边界是劫掠收益低于成本的地方

古代社会是什么样子,看历史书里的描述不好理解,类似的,观察前几年看看ISIS在中东怎么发展起来了,会明白的,帝国扩张的终点是劫掠收益低。比如扩张到了经济发展太过落后的地方,无法劫掠,兵一到,别人会躲进山里,林中。看下面俄罗斯早期对抗蒙古人的方式,就是跑到树林中。奥斯曼帝国一路从巴尔干攻打到维也纳,在维也纳的失败,表示太过遥远了,也就成了帝国的边界。同时,军队打仗需要大量的补给,在古代,一般是通过打到哪里,吃到哪里的方式进行劫掠式的补给。同时,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将攻城池的人全部变成奴隶,奴隶贩卖的收入是军队不停进行军事行动重要原因。

帝国在扩张边界战争的失败意味着开启衰败进程

奥斯曼收取垄断收税的失败导致了无法挽回的衰败

奥斯曼帝国正是军事劫掠所形成的帝国,所以,他扩张的方向都是有可以劫掠百姓进行奴隶贸易的地区。因为从教义上穆斯林不可以成为奴隶进行买卖。只是从欧洲巴尔干扩张,将那里的人变成奴隶。所以,奥斯曼早期的版图是这个样子

攻占维也纳失败,表示奴隶贸易这条路走不下去了,如果干过企业应该知道,早期的市场扩张到达一定的市占率之后,就进行不下去了。这个时候要么进行企业转型,可以开拓新市场。奥斯曼帝国是怎么做的呢?一开始是向北非扩张,后面开始向阿拉伯世界扩张。可是这些地方又是穆斯林地区,人口也不够多。不得已,进行了转型之路,因为在东西方贸易的商道上,开始收过路费。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说明奥斯曼的统治阶层对商业并不精通。随着收税的税率越来越高。西方开启了新航道。这条路也走不通了。帝国的衰落无可避免了。

俄罗斯吞并更先进的文明导致消化不良

新商道有两条,一条是通过俄罗斯进行商品贸易,这条路唤醒了另一个扩张的灵魂,从此,俄罗斯也开始沿着贸易路线开启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扩张之路。俄罗斯作为后发文明,却没有像奥斯曼那样,收过路费进行发展,反而,希望更多的商品通过俄罗斯进行贸易,原因无非是有另一条绕过非洲的海路进行竞争。这里也表明了,奥斯曼之所以选择过路费这种方式,是因为作为垄断者,采用最粗暴的方式,成本最低,而且不用考虑竞争。可见垄断多么可怕,而且不可持续。俄罗斯扩张的顶点是因为遇到了更先进的文明,同时自身作为学习者和模仿者,吞并了比自身更优秀的国家。这导致了内部的不稳定和消化不良。最终在一战后,吐出了消化不良的部分,比如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中亚地区。虽然,有苏联的反复,最终,主体民族主动放弃了些地区。

英国二战时期财富消耗过多导致殖民体系解散

英国建立了很成熟的殖民体系,在一战结束后,达到顶峰。他在二战时,被消耗太多,英法虽然是二战的战胜国,却不是受益国,最大的受益国只有美苏,或者可以加上中国(原因是日本这个最大的敌人战败了)。英国没有因为二战获得什么,却付出了所有本钱。战后,印度这个最大的提款机无可挽回地独立了(印度1947年独立,二战45年结束),这里有个对比,二战后,英国人只能保证最低的衣食,印度的官员仍然可以大鱼大肉,所以,隆巴顿夫人到印度后,仆人发现饭凉了,打算倒掉。夫人急忙制止,将仆人支开后,自己吃了。可见,当时的大英帝国真的什么都没了。

如果一定要找原因,只能说,英国的殖民体系类似于奥斯曼垄断收税的模式一样,都落后于时代了,当时已经是工业时代了,德国凭借自己的工业实力,将英国彻底拉下马。相反,如果英国也和德国一样,是强大的工业国,德国是不敢发动二战的。英国当时很像现在去工业化的国家,依靠金融市场,就可以赚大把的钱。金融市场是一种更先进,更高级的资金配置方式。就像人不能只有聪明的大脑而没有强健的体魄一样,英国工业生产早就落后于德国了,实际上,在德国崛起过程中有大量的英美资本的注入。德国发动二战,有点像手脚反抗脑袋,导致两败俱伤。被美国收了治疗费。

大国战败历史的总结

大国一旦战败,如同太阳被乌云遮住,会损失不可挽回的财富和实力。也会引来其它有实力国家的攻击,内部形成反叛势力。历史上有个特别鲜活的例子:突厥打劫隋朝失败,并不是战败,只是没有抢到多少财物,竟然导致内部互抢,最终分裂出西突厥。大国的战败往往意味着一种模式失效了(奥斯曼),吞并了更先进的文明导致内部动荡(俄罗斯),国家发展模式进入垄断时代,不可避免的落后了,在遭受新兴力量打击下,解体了(英国)。国家如果想保持强大富有,需要不断革新自己,保持进步,不可以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国家犹如大河上的行舟,不进则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奥斯曼   维也纳   容忍度   帝国   俄罗斯   印度   英国   德国   奴隶   大国   起点   方式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