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彩礼难倒江西男人,陋习为何再次兴起?背后最大原因是“穷”

“因付不起彩礼新娘被砍”,“临时加价新郎愤怒出走”,这些看似离谱的新闻近年来屡次登上媒体头条,而发生的地点多数是江西。天价彩礼逐渐成为了江西男人终身大事的拦路虎,很大原因是经济因素!

传承3000年的陋习

说起最早的彩礼,可能自夏商时期就已经风靡中华大地,是华夏文明中婚嫁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公在辅佐周武王推翻商纣政权后,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礼仪制度,这些大部分被后世继承的礼法被记录在《周礼》当中。《周礼》中关于婚嫁的部分非常经典,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被统称为“六礼”,时至今日中国老百姓除了自由恋爱以外,其他步骤还在使用。

“六礼”中的纳征就是今天的彩礼,一般出现在订婚阶段的结尾,代表着婚姻关系确定,双方不可以再毁约,静待新娘过门的仪式。《晋书》中对纳征的描述很多,记录了王公将相得很多“天价彩礼”,算是陋习的鼻祖,不过这些记录的男方通常非富即贵,出手阔绰也不足为奇。

古时老百姓的婚姻大概也是如此,《金瓶梅》中两段描写很耐人寻味。一段是西门庆的女儿嫁人,男方是官家子弟,聘礼备得很是周全,无外乎金银首饰,西门庆更关心的是官商勾结赚取更大利益,压根没放在心上。另一端是张大户怕大老婆发现自己和潘金莲的奸情,急于找老实人接盘,所以没要彩礼就把她转手给武大郎。

民间彩礼传统到了民国时期发展到顶峰,很多地区出现了女方狮子大开口的情况,无外乎家中男孩子结婚同样需要巨额彩礼,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新中国成立后,彩礼的风气一度绝迹,但是在经济改革到来后,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尤其是最近的20年左右,成为了很多情侣走到最后的绊脚石。江西的彩礼话题不断,隐隐成为中国此类话题最多的地区。

全国第一的尴尬

凭借一张《各省彩礼排行榜》,江西再次被推上热搜,以均价35万遥遥领先,在婚嫁花销方面颇有盛名的福建、浙江分别以30、25万屈居榜眼和探花。虽然这张图片的来源很可能是网友拍脑袋想出来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江西在彩礼问题上的“豪横”。

根据网络上不断曝出的彩礼纠纷推断,江西普遍的彩礼价位在20万元以上,少数地区更是要求66、88、108等谐音数字,意图用好的寓意逼迫男方家庭掏出更多的钱。婚庆礼仪更是推出一款专用箱子来码放钞票,彰显彩礼的“震撼感”,而且盒子越做越大,很多男方家庭为了面子,不得不把积蓄掏空,很多还为此背上外债。

这种现状逐渐成为了江西的一个怪圈,那就是女孩子不愁嫁,因为单身汉很多,而单身汉的家里一般都有同辈女孩子,娶不起媳妇就等姐姐妹妹捞一笔彩礼再结婚。于是巨大的资金从一家转移到另一家,流通在无数有适婚年龄青年的家庭中间。网络上流通一句俗话:“有男不娶江西女,有女不嫁江西汉。”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家庭加入这个金钱游戏中。

江西的天价彩礼其实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逐年递增的态势也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出现的。

过去的纯粹爱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经济迈入高速增长阶段,江西的工业体系也飞速发展,由“鱼米之乡”向综合产业转变。在那个时候,江西的彩礼价格似乎和全国统一,老一辈的江西人口述,那个纯粹的时代,结婚男方只需要满足首饰和衣服就能娶到媳妇。

即便到了2000年以后,江西的彩礼也只有几万块,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远低于浙江、福建、广东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在那个经济爆发增长的时期,这笔彩礼钱对许多家庭来说并不算压力,婚姻似乎是恋爱后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不需要考虑太多其他因素。

最近十年以来,江西彩礼一路高涨,从8万到10万,最后到如今的动辄百万的天价。似乎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彩礼的增长速度,成为了江西男人的痛。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众多,但是都离不开人和钱这两个重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封建思想作祟

生男孩传宗接代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思想,江西地区尤其严重。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江西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一家两孩成为常态。原因是江西作为农业大省,有粮吃不怕罚,一孩制度很难执行。作为对比,工业重镇辽宁自计划生育起,人口增长率就没超过2‰!

同时江西省的黑色生育产业链也没闲着,只要花上几百元,孕妇通过检查就能得出是男是女的准确情报,很多女孩子根本没有出生的机会!这也就是很多江西家庭只有男孩,女孩成了稀缺资源!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西男女比例达到了离谱的1.3:1,也就是说每130个江西男孩,需要竞争迎娶100个江西女孩,注定有30个会成为光棍!中国男女比例的安全数字是102~107:1,江西已经严重超标,天价彩礼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竞争择偶的标准之一。

“邻居”的对比

2013年江西南昌和安徽合肥几乎同时起跑,在几乎相同的基础产业和资源条件下,争相发展各自的经济。不到十年时间,合肥已经在科教、加工制造、新型产业、高新技术等方面全面破冰,GDP成功迈入万亿俱乐部,而南昌动作迟缓,只有合肥的一半。

南昌仿佛就是江西的缩影,在全力发展经济的时代,江西在中部地区逐渐落后,经济实力开始暴露出问题,那就是周边省份的外地女孩不想嫁到江西。这不是说江西太弱,只能说周围省份太强。

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为主的省份,形成了“环赣经济圈”,囊括了全国GDP前十名中的8个。这些经济强省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周围的各种资源,江西逐渐地丧失了主动权。

江西人的婚姻在这种被包围的经济圈和男女失衡的前提下,形成了尴尬的风气,那就是依靠彩礼来衡量男方家庭的实力,确保女儿以后生活不会太差。至于是否存在嫁不出去的情况,完全不用考虑,因为太多男孩子在排队等待了。

彩礼的本质不能变味

古代嫁女儿意味着家庭中劳动力损失,男方付出彩礼作为一定补偿,在农耕时代十分合理。现代社会由于婚后小夫妻独立生活,需要共同承担照顾双方老人的责任,彩礼的“讨彩头”意义大于补偿的意义。

女方家庭对彩礼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很多人反对彩礼的根源所在。部分女方家庭会把彩礼补贴给小两口,用于置办家当,改善生活条件,这种做法相对而言很合理,相信也不会有人反对。另一部分则把彩礼用于其他孩子的婚礼支出,这种做法无疑会造成争议。

婚姻如果被蒙在金钱的阴影下,势必会给未来带来隐患,或许就脱离了婚姻的本质了。

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又远比爱情复杂,中国式婚姻需要考虑今后生活的质量和两个家庭的发展。天价彩礼并不可取,但是对于躺平中的年轻人,不给家乡经济做出贡献,未来将会娶媳妇成本可能会越来越贵。

作者:旧时梦话 校稿:川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彩礼   江西   周礼   原因   江西人   合肥   陋习   福建   男方   婚嫁   浙江   女方   婚姻   家庭   地区   男人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